美国制造商需求全球经济好转 制造业就业机会激增

2012/05/22 10:03经济报告

上周许多经济焦点问题是关于法国和希腊选举的结果。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一直是主要问题,似乎总是有新的发展,不断增添了我们对欧元稳定和成员国应对其财政问题能力方面的焦虑。希腊的形势更是岌岌可危,新的选举可能定在六月份,人们公开质疑未来希腊是会否留在欧元区。欧洲经济已经处于衰退当中,其安危难以预料,尤其是如果形势恶化,将会威胁到全球经济增长。

美国制造商需求促全球经济好转,尤其是考虑到国际市场对制造企业的重要性。美国货物出口三月份达到创纪录水平,全面增长,包括在欧洲的增长,这是由于工业用品和资本货物销售强劲,货物进口增长也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增长,并且扩大了总体贸易赤字。美国经济正在适度增长,推动了我国进口;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滞后。

由于三月份耐用品和非耐用品行业招聘更多工人,制造业就业机会激增。制造业增长强劲,加上消费开支增长,推动了招聘更多工人的需求。然而,总体聘用人数并没有需求招聘人数增长那么快。制造商持续努力招聘合格工人,这表明很多工作岗位仍然空缺。

小型企业和消费者较为乐观。虽然小企业主仍然担心经济和政治环境,四月份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小型企业乐观指数上升了两个百分点,这是自经济衰退开始以来的最高点。密歇根大学和汤森路透报道五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增长高于预期,到达77.8,这是自2007年年底以来的最高点。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调查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小制造商,对在未来3个月中招聘和扩大业务量持更加积极的态度。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里曾经最关注的问题是“销售不佳”的问题,现在是监管环境问题。

本周在数据整理方面将是忙碌的一周。纽约和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所编辑的新工业生产数据和所做的区域调查将提供最新的制造业活动信息。人们将密切关注这些信息,尤其是在上个月出现疲软之后。此外,新房屋开工数据应当会报告出在这一依然萎靡不振的行业持续出现的逐步改善情况。由于温暖的天气使一些项目在一月和二月就开始建设,在三月开始建设的项目数量有所减少,这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应当开始减弱。最后,由于能源价格使成本降低并使通胀压力保持适度,消费者通胀信息应当能够反映出上周生产商价格数据。

责任编辑:Amanda

文章关键字美国制造 全球经济
相关阅读

视频:美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扩张 3月新屋销售大跌

  视频:美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扩张,3月新屋销售大跌。[详细]2014-04-25 10:09

美国制造威胁中国制造?

“美国制造”正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American Apparel便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制造”,集服装[详细]2013-12-13 08:37

金融时报称美国制造业正在从中国回流美本土

《金融时报》9月24日文章称,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调查显示,由于中国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美国制造业企业开始从中国回流至美国。 BCG对200家大型制造商进行调查,其中20%的企业已搬回美国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搬回美国,另有33%的企业表示有这方面的考虑。与去年调查相比,有关比例大幅提高。去年近有10%的企业计划搬回,近有27%的企业考虑搬回。今年调查中已宣布将搬回美国的企业包括玩具生产商K’Nex,生物塑料制品生产商Trellis Earth Products和胸衣生产商Handful。 调查显示,中国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竞争力不断下降是导致回流的主因。中国工资水平年均增长15-20%,而自2011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平均时薪仅增长1.6%。 文章指出,尽管美国官方数据并未显示出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但BCG认为回流效应将在未来几年的数据中显现出来。BCG预测,未来十年,制造业回流和出口增长将给美制造业创造60万至120万就业岗位。BCG称,回流效应因产业而异,将主要集中于低劳动力成本、高物流成本和需要缩小与消费者距离的产业。[详细]2013-10-05 15:01

美国制造业上半年逆差缩小 竞争力正逐步恢复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贸易逆差从上年同期的2270亿美元缩小至2250亿美元,且制造业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有分析认为,美国制造业正逐步恢复竞争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制造业生产力与创新联盟(MAPI)经济学家和贸易专家布莱格表示,虽然逆差仅缩小20亿美元,但这至少表示,制造业已经企稳,多年以来逆差不断膨胀的局面已经扭转。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美国制造业将东山再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页岩气开采热潮导致美国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下降,二是国内薪资水平持稳。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称,美国正逐步成为发达经济体中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该公司还表示,制造业岗位正从中国回流到美国,预计到2020年,美国将新增250万至500万个与制造业有关的就业岗位,使失业率降低2到3个百分点。美国目前的失业率为7.4%。目前,美国有约1200万人直接受雇于制造企业,这一数字低于20年前近1700万人的水平。据《今日美国报》报道,在美国十大制造业大州中,印第安纳州、俄勒冈州、路易斯安那州排名前三,其制造业的GDP贡献率都超过20%。奥巴马在第二个任期内把振兴制造业作为首要任务,大型企业正致力于展示其创造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努力。卡特彼勒和通用电气等大型公司近几年已将一些生产环节转回美国。普利司通轮胎等公司扩大了在美国的产能以便为美国客户提供服务。也有媒体提醒称,美国的制造企业依然面临巨大障碍。比如,很多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技术工人来操作和修理复杂的电脑控制机械。对于大型跨国企业而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依然十分有吸引力。[详细]2013-08-21 10:12

美国制造业回流难撼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代表美国硅谷最新技术的“谷歌眼镜”,将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谷歌公司将与台湾代工商鸿海精密(富士康在美国的母公司)合作,在美国制造这款运用了最新“可穿戴计算”技术的产品。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去年12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出于技术考虑,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部分产品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国内”。在此之前,美国通用电气也宣布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开始从海外“回流”了。 市场因素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今年2月,奥巴马在新任期发布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要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使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因此,一些美国企业近期的“回流”举动,被认为是响应了奥巴马政府“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号召。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认为,在推崇自由经济的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使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接近市场,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几个主要动因。 近十几年来,亚洲国家的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工人的薪酬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到2010年,增幅高达每年19%。中国政府近期更是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却上涨缓慢。在美国制造业领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05年以来,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了2.2%。另外,运输成本上升,页岩气开发后大大降低了美国国内制造业所需能源的价格,这些因素都促使美国公司对成本控制作出新的考量。 另一方面,虽然外包公司可使商品价格更便宜,但却不利于产品与技术的迅速更新。因此,一些公司想更接近客户,从而更快速地对客户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设计者与制造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也十分重要。 因此,从这些角度考虑,“谷歌眼镜”选择在谷歌硅谷总部附近进行制造,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流”规模还只是“涓涓细流” 一度被认为“制造业衰退”的美国,现在因“回流”而再度成为议论焦点。不过有专家认为,现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规模,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涓涓细流”,今后是否会形成大规模“回流潮”,还有待时间验证。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引述的数据,目前“回流”美国的企业,大大小小加到一起也不到100家。目前看来,现在这些“回流”的企业,大多数只是将以美国为销售目的地的产品线带回来了,很多大型公司在国外的生产规模依然比“回流”部分大得多。 王孜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的此番“回流”,并不是简单的制造基地转移,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引领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奥巴马“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目标能否成功实现,也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突破,并真正带动制造业发展。 为此,美国已开始进行新的布局。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提振美国经济,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中国制造”仍具独特优势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计,在交通、计算机、合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10%到30%的商品将实现本土生产,可推动美国年度出口额增长2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这让人不免担心: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被撼动。 有批评家认为,这种估计过于夸大。至少在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还是相当理性的。以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为例,虽然它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开设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但它同时也宣布将扩展在中国的研发活动。 也有分析认为,即便出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现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组件供应链,且相对于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要优越得多。目前,有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再外包给东南亚国家,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比例只占28%,日本的这一数据则为83%。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相同发展阶段的日本。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自动化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在市场接近性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单就人力成本上涨这一因素而言,并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 不过,发达国家纷纷吹起“高新技术”的号角,中国也应该有所警觉。王孜弘认为,中国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步伐,应是应对挑战的出路所在。[详细]2013-04-08 09:5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