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放松的微调开始实现 铁路投资寒冬已过

2012/05/14 10:46中国新闻网

在目前仍然趋紧的宏观货币环境下,政策放松的微调开始实现,但我们认为短期难以扭转机械行业盈利的下滑趋势。我们认为机械的细分行业煤炭机械下游旺盛的需求、工程机械行业对信贷放松的较高的弹性,铁路装备制造行业将受益于铁路投资重启,走出寒冬。

3月份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延续下滑趋势,但环比大幅上升,考虑到2011年年初的基数较高,下滑在预期之中,从一 季度累计情况来看,下滑趋势有延续,但环比有所改善。一季度挖掘机销量同比下滑41%,装载机下滑27%,推土机下滑47%,起重机下滑45%。下滑幅度略超市场预期,下游拉动乏力是主要原因。目前看整个行业的下滑趋势短期内没有好转的迹象,但同比数据二季度以后将有改善。我们继续看好混凝土机械龙头公司的表现。

近期政府频繁表态铁路建设将有所保障,今年预计投资5000 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00 亿元。随着营业里程的逐步增加,对机车车辆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铁路投资重启的序幕即将拉开。今年新线投产6366公里,其中包括3500公里高铁线路,保在建的推进将刺激未来2~3年铁路设备的需求,动车组招标重启的预期越发强烈。

评级风险因素

信贷紧缩持续时间更长,公司下游需求放缓超过预期。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低于预期,导致对机械设备需求低于预期。

首选买入

我们本期建议重点关注的个股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天地科技、郑煤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时代新材。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铁路投资 宏观政策
相关阅读

一季度全国铁路投资完成1065亿元 出疆入藏重点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4月9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详细]2022-04-12 09:15

2021年铁路投资以投产新线为任务,不设具体投资目标

近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国铁集团负责人表示,2020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71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50亿元以上,超过2019年水平。在疫情之下,坚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的部署,投产新线4933公里。 好成绩也宣告了“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国铁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铁路发展动力和经营活力不断增强。 圆满收官 2020年,仍旧是铁路建设大年。 京雄城际、银西高铁、郑太高铁、连镇高铁、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格库铁路、大临铁路等多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累计投产里程4933公里,全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 国铁集团相关人士介绍,2020年,铁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首都北京与雄安新区间第一条开通运营的现代化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12月27日全线开通运营,努力在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好开路先锋;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月20日挂牌成立,这是国铁集团加快构建长江沿岸绿色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年中获批复,将与大湾区内的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形成多层次铁路网络,“轨道上的大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同时,经营结果好于预期。国家铁路完成经营总收入11344亿元,其中,运输收入6501亿元,较调整目标增收347亿元;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5.8亿吨、同比增长4.1%;全年实现节支创效1130亿元。 在走出去方面,《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中欧班列开行取得了逆势增长的好成绩,2020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56%,综合重箱率达98.4%。年度开行数量首次突破1万列,单月开行均稳定在1000列以上,有力服务了新发展格局和国际防疫合作。 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发起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全年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3600列、发送1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80%。 境外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老铁路土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万象至琅勃拉邦段提前铺通;雅万高铁全线237处工点全部开工,关键控制性工程——1号隧道顺利贯通;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和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泽、泽巴段左线开通运营;中泰铁路等项目积极推进。 按照“十三五”规划,铁路建设圆满收官。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较“十二五”增长1.7%,完成旅客发送量149亿人,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较“十二五”分别增长41%、152%;运输安全持续稳定,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布局新规划 按照工作会议的要求,2021年,铁路安全要保持持续稳定;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1.12亿人、同比增长43.7%,货物发送量37亿吨、同比增长3.4%;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全面完成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完成铁路经营总收入11770亿元;努力实现铁路节能减排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国铁集团将“变革”作为新一年的重点任务,努力释放铁路改革创新红利。 比如,要求深化运输组织变革,释放发达路网红利。优化高铁和普速客车、客运和货运列车开行结构,实现运力资源协调配置。科学调整东部高铁网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高铁干线运行图结构,合理安排枢纽客站分工,增开贯通列车,综合提升高铁网利用效能,释放普铁繁忙干线货运能力。适应货运上量需求,加快实施短平快项目,打通能力堵点。 深化管理变革,释放先进技术装备红利。扎实推进高铁综合维修一体化改革,加强高铁基础设施段试点建设,坚决实现工务大修、技改工程的修用分离。坚定不移推进动车组、和谐型机车修程修制改革,巩固拓展改革成果。 深化机制变革,释放新体制红利。适应铁路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稳步调整站段布局。贯彻“去机关化、去行政化”的要求,制定站段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指导意见,优化站段管理人员结构,加强生产车间和作业现场管理力量配备。 深化交通运输结构变革,释放铁路多式联运红利。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组建多式联运公司,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量。加强铁路快运能力建设,落实安全质量保障措施,加快布局高铁快运货柜箱,扩大铁路快运受益面。推进95306网站功能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服务需求。 深化经营方式变革,释放资源政策红利。充分用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出台的支持铁路发展的政策,更加重视优质资产股权化经营,有序推动相关企业股改上市,推进既有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发挥铁路市场和资源优势,通过混改、合资合作等方式,贯通铁路市场和产业链,促进多元经营发展壮大。 运输主业上,要求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市场化经营红利。深入实施货运增量行动,优化铁路货运布局,加强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组织,用好货运大通道能力,稳定煤炭运量;强化总部营销职能,与煤炭、粮食等行业性重点企业开展总部合作,稳定大客户运量。深入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利用客运大数据,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建设完善12306科创中心,构建客运联程联运信息平台;稳步扩大互联网订餐等服务范围,探索无感进出站、智能安检、静音车厢等服务举措,保障老年及脱网人群线下服务。深入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深化复兴号动车组系列化研制和产业化运用,优化复兴号列车开行结构,扩大复兴号运行覆盖面,提升运行品质,打造服务品牌,“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上见成效”。[详细]2021-01-08 10:53

从挖机销量出发,综合铁路投资加速,探讨后续挖机销量走向

⊙核心摘要: 一、解读7月份销量意义:创历史同月新高、超过月中预期:2018年7月,国内挖掘机销量达到1.1万台,同增45.3%。其中,国内市场销量9316台,同增33.2%;出口销量1786台,同增171%。从数字本身来看,7月销量创同月历史新高,我们合理预测18年全年销量(国内+海外)将落在18.2-21.8万之间。从市场需求来看,7月销量比月初预计更乐观。首先,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提振了客户(尤其是涉及到基建部分的客户)的信心,继续推动中大挖购机需求;其次,农村建设市场购机需求助力,小挖从年初的持平增长到7月份实现44%增长;最后,出口销量增长加速,尤其是卡特、山河智能、徐工增长明显,带动整体7月份挖机销售增长略超于此前预期。 二、开工预期触底向好,促进未来新增与更新需求:贸易摩擦叠加消费略显疲软、地产仍旧严厉控制背景下,未来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依靠基建托底经济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作为一个铁路设备的研究员,我们首先看到轨交板块对于基建拉动的作用先行体现。一方面,部分地方近期在修订中长期铁路规划,新增了部分铁路项目;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十四五项目有望提前动工。而草根调研显示,当前时间段,各地经销商对下半年预期也由前期的相对保守上调至部分乐观。 三、预计8月份全月销量环比将小幅增长,对应同比增速在30-40%左右:进入2018年8月中旬,一方面工程机械行业即将走出销售淡季(由于夏季高温、南方多雨天气等,6-7-8月份一般为挖机销量淡季),另一方面终端客户反馈下半年PPP等项目加速落地,即使还没有反映到真实的对应需求上,但足以提振客户购机信心。预计8月份全月销量环比将小幅增长,对应同比增速在30-40%左右。 四、投资建议:总体来看,近期资管新规边际放松,基建投资增速触底反弹,自上而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制约工程机械板块的宏观悲观预期,利好整个产业链。近期陆股通连续两周大幅净买入工程机械标的,判断板块进入右侧行情。此外,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即使18年下半年起挖机销量增速回落,但中长期股价驱动力更多来自于自身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和全球化拓展,周期预期扰动将逐步淡化。持续重点推荐三一重工、艾迪精密、恒立液压、徐工机械。 ⊙正文: 一、解读7月份销量意义:创历史同月新高、超过月中预期 1.1 从数字分析,18年7月销量创历史新高,预测全年销量落在18.2-21.8万之间 1、先看7月份单月销量。从历史数据看,上一次7月份销量高峰在2010年,单月销量8964台,占2010年全年销量比例约5.4%。上上轮7月份销量高峰在2003年,单月销量2270台,占2003年全年销量比例约7.5%。自2005年起,按照历史数据规律,7月份销量占比约在4.3%-6.1%之间,若以此倒推,判断2018年全年最终挖机销量将落在18.2-25万之间。(仅具有统计意义,作为一个参考数字) 2、再看1-7月总销量。从历史数据看,上一次1-7月销量高峰在2011年,总计销量135295台,占2011年全年销量比例约75.9%。自2005年起,按照历史数据规律,1-7月份销量占比约在58-76%之间。其中最低值57.5%出现在2009年,主要由于09年下半年起销量高速增长,处于一个快速上行周期的初期;而最高值75.9%出现在2011年,自2011年下半年起销量开始下滑,处于一个快速下行周期的初期。由于行业已经经历了近2年的快速增长,考虑到2018年必然不是一个快速上行周期的初期,我们剔除掉这个最低值,以60%-75%这个占比倒推,判断2018年全年最终挖机销量将落在18-21.8万之间。(仅具有统计意义,作为一个参考数字) 1.2 从市场分析,7月销量比月初预计乐观,预测8月销量同增30-40% 1、本轮挖机销量高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仍然是国内更新需求托底+新增市场需求助力。其中更新需求的核心起因是2016年下半年起,基建房产、矿山资源需求综合增长,催化剂是环保标准趋严;而新增市场包括了来自乡村市场与来自海外市场的增量需求。7月份月初,一方面,由于前瞻指标之一的小松挖机开机小时数已连续三个月小幅下滑;另一方面,经销商月中至月中反馈普遍保守,因此行业在月中时对于7月份销量预计并不算乐观,销量的一致预期中枢在1万左右,对应增速在30%左右。 2、7月份中旬以后,首先,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提振了客户(尤其是涉及到基建部分的客户)的信心,继续推动中大挖购机需求;其次,农村建设市场购机需求助力,小挖从年初的持平增长到7月份实现44%增长;最后,出口销量增长加速,尤其是卡特、山河智能、徐工增长明显,带动整体7月份挖机销售增长略超于此前预期。 3、进入2018年8月中旬,一方面行业即将走出销售淡季(由于夏季高温、南方多雨天气等,6-7-8月份一般为挖机销量淡季),另一方面终端客户反馈下半年PPP等项目加速落地,即使还没有反映到真实的对应需求上,但足以提振客户购机信心。预计8月份全月销量环比将小幅增长,对应同比增速在30-40%左右。 1.3 海外出口增速创下近年来最好水平,重视海外出口对于国内企业的增量贡献 2018年7月,国内挖机出口销量共1786台,同比增长171%,创下历史最高增速。而1-7月挖机共计出口销量10681台,同增长119%,占国内挖机总销量比重达8.1%。但实际上,18年海外出口增长最明显的公司为卡特(+267%)、山河智能(+163%)、徐工机械(+121%)。如果剔除掉卡特,国内1-7月份出口增速约为79%,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创下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展望全年,从需求的角度看,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经济复苏明显(卡特彼勒Q2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4%、特雷克斯Q2整体销售额增长19%);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代表的新兴海外市场高速增长;从供给的角度看,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等在内的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海外市场逐渐从布局期走向收获期,未来将对企业的总体销售形成有效补充,支撑企业长期发展。 二、开工预期触底向好,促进未来新增与更新需求 2.1 政策预期边际加强,下半年项目开工有望加速 贸易摩擦叠加消费略显疲软、地产仍旧严厉控制背景下,未来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依靠基建托底经济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7月23日,国常会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并提出要加快1.3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川藏铁路考察时表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要加快补齐短板;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同时特别提出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后续政策有望继续向稳增长方向演化,修复市场对于需求端的预期。 除了宏观政策端的边际改善之外,直接针对PPP项目端的政策也在边际改善。7月19日,人民日报提到地方隐形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遏制、PPP泛化滥用现象被及时纠正。判断在控制泛滥趋势后,合理的基建PPP项目可以适度加快开工,叠加H2财政基建有望发力、利好基建增速筑底回升。 2.2 轨交作为基建重要部分先行发力,部分项目提前动工 作为一个铁路设备的研究员,在政治局会议强调基建作为“补短板、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后,我们首先看到轨交板块的先行发力。2018年初,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计划投资额最低的一年。2018年1-7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0亿元,确实保持了较低的投资额,完成了全年目前计划投资额的46.9%不到。以此判断,下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必将加速。 此外,我们观测到,一些地方在修订中长期铁路规划,新增了部分铁路项目。比如山东中长期铁路规划原先是“四纵四横”,目前是变为“四横六纵”,增加了“两纵”,其中滨州-淄博-临沂通道,作为与京沪二通道的平行高铁,在国家中长期规划中并不存在,目前为新修订增加的项目。判断在加快基建补短板的要求下,有的项目将提前动工。 2.3 草根调研数据向好,经销商信心回暖 当前时间段,各地经销商对下半年预期由前期的相对保守上调至部分乐观。草根调研数据显示,一方面,中西部部分基建项目回暖,包括煤矿、铁矿等矿山项目复工,带来大量的基建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前期暂缓的PPP项目有复工趋势,带动下游市场需求。 三、重点推荐与受益标的 总体来看,近期资管新规边际放松,国常会“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基建投资增速预期触底反弹,自上而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制约工程机械板块的宏观悲观预期,利好整个产业链。此外,对于龙头企业来说,中长期股价驱动力更多来自于自身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和全球化拓展,周期预期扰动将逐步淡化。具体来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应该分三个层次看国内工程机械市场: 第一层:周期性偏强的传统工程机械行业。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受益于矿山开工+基建+市政工程+房地产投资需求等影响,另一方面受益于行业二手机的出清及存量更新周期的到来,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品种新机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在基建、设备更新以及环保三大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挖机市场行情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仍会保持稳步增长。进入2018年,我们认为行业将从“更关注销量增速”转换为“更关注龙头企业的利润修复”,对于龙头企业来说,中长期股价驱动力更多来自自身基本面持续改善和全球化拓展,周期预期扰动将逐步淡化。看好头企业历史包袱出清带来的利润弹性。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受益标的:中联重科。 第二层:周期与成长性兼具的液压零部件行业。目前全球的高端液压件几乎被博世力士乐、川崎等少数几家液压生产企业所垄断,并占据了相当的国内市场份额。2017年挖机行业超预期回暖背景下,川崎、博世、KYB等企业产能严重不足,主动选择向小松、日立、斗山等日韩主机厂供给倾斜。在此情况下,国内主机厂受零部件掣肘问题日渐突出,转而向国产液压件供应商寻求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国产领先厂商恒立液压已率先实现突破,中小挖泵阀成功实现放量,并有望向更高机型突破。而艾迪精密目前生产工艺及生产经验加速积累,与主机厂合作也日益紧密,在中挖液压件上成功实现新机配套。判断国产液压件崛起将成为2018年挖掘机行业的工作重点,重点推荐:艾迪精密、恒立液压。 第三层:成长性偏强的新兴工程机械行业。高空作业平台作为“工程机械最后一片蓝海”,自2012年开始就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具有极强成长性。尽管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仍然有5-10倍成长空间。无论从人力成本上升、作业效率要求提高、安全作业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等角度,还是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角度来看,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需求想象空间巨大。2018年,预计国内市场需求约为25000台,同比增长40-45%。我们认为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租赁商这一环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回报率,利好国产领先厂商。重点推荐:浙江鼎力。[详细]2018-08-13 09:55

长三角年内将开工建设12条铁路项目 总投资2262亿

今年长三角铁路建设将再掀高潮,年内将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盐通铁路、沪通Ⅱ期、安九铁路、昌景黄铁路、黄池铁路、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庄桥至宁波增建三四线、水蚌电化蚌埠外绕、大丰港支线、湖州西货场等12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262亿元。 据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看看新闻网3月16日报道,来自上海铁路局的消息,今年长三角铁路建设将再掀高潮,年内将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盐通铁路、沪通Ⅱ期、安九铁路、昌景黄铁路、黄池铁路、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庄桥至宁波增建三四线、水蚌电化蚌埠外绕、大丰港支线、湖州西货场等12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262亿元。 备受关注的沪苏湖铁路即新建上海至苏州至湖州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新线全长164公里,总投资约418亿元。 沪苏沪铁路起自上海虹桥站,经苏州吴江至湖州,建成之后,从湖州到上海将在一小时以内。 而沪通Ⅱ期则是在建的沪通铁路的延伸段,即江苏太仓至上海奉贤四团段线路,全长112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总投资353.4亿元。[详细]2017-03-17 10:10

江苏2016年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45亿元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20日在南京表示,2016年,江苏“公铁水空”建设完成投资为年度计划的107.6%,占“十三五”投资规模的18.8%;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345亿元,是近年来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当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游庆仲介绍说,2016年,沿江、沿东陇海交通走廊建设取得新突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初步贯通至南京。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开通动车。郑徐高铁通车运营,连徐高铁开工建设。去年,江苏省新增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268公里,新增时速350公里的高铁36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19公里,建成以枢纽集疏运公路为重点的普通国省道44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104公里、桥梁1039座;新增港口货物通过能力8000万吨,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完成三级航道整治25公里,新改建船闸3座;建成苏州西站等综合客运枢纽;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在港口方面,去年,江苏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1亿吨,同比增长3.3%;集装箱吞吐量1622万标箱,同比增长1%,其中内河集装箱吞吐量18.2万标箱,同比增长7.4%;外贸吞吐量4.5亿吨,同比增长12%。全省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6%、13.8%,业务量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其中,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9%、16.7%,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江苏省日均快递业务量达到777万件,年人均快递业务量突破35件。据游庆仲介绍,在航空领域,去年,江苏新开国际及地区航线19条,开通南京至温哥华洲际航线;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725.7万人次(7个机场达到百万级,其中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分别突破2000万人次、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增幅达60.5%。[详细]2017-01-23 10:1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