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十二五继续提速 迎发展“第二春”

2012/04/26 09:09人民日报海外版

科技部4月印发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将“继续提高列车速度”,“实现高速列车谱系化、智能化”。中国高铁在经历“刹车”后迎来发展“第二春”。

技术当先 高铁“智商”升级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以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速铁路能力保持技术和高速铁路可持续技术为重点,以高速列车谱系化、智能化和节能降耗技术为核心,完善、提升并基本形成我国高速列车相关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丁荣军介绍,智能化具体表现在对列车速度的控制以及列车的状态和故障的判定等方面。列车各部位的监视系统依靠计算机而不是人来进行。

据悉,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500公里高速试验列车试验速度近日已达到575公里/小时。南车集团董事长赵小刚说:“试验列车融合了以太网、物联网等技术,今后风霜雨雪等气候参数都将直接传输上车,雷击后列车也可自动控速,优化多项安全指标。”

同时,为了降低智能列车的能耗,《规划》提出将研究基于永磁电机的新型牵引传动技术。丁荣军介绍说,各个部件在这种传动模式下基本没有物理接触,能量的传递快、折损低,节能将达到15%以上。

细化谱系 拓展海外市场

自去年“7·23”动车事故后,高速列车进入了普遍的降速时期,除了京津城际、沪杭高铁仍执行350公里的时速外,其它原时速为350公里的列车按照300公里开行。不少人认为,中国放慢了发展高铁的步伐。

“这是对高铁的误读。”赵小刚表示,在“7·23”动车事故后,南车的海外订单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高速增长,去年的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近2.5倍。“未来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南车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

为了满足海外和国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提出要加快高速列车的谱系化关键技术的开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基础设施条件、不同速度等级的要求,研制高速列车系列车型、常规铁路高速化列车、我国出口型高速列车系列车型等,完善高速列车的谱系。

“未来的谱系还将进一步细化。”丁荣军指出,从速度等级看,在现有200、250、300、350公里时速的基础上,未来可能还有时速180公里、城际160公里等级;而从载客上来看,在现有的8辆和16辆编组的基础上,未来还可能增加6辆和12辆的编组,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面对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业内人士指出,高速铁路要平稳快速地驶向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据中国北车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北车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交通装备出口商,但出口业务占据整体收入的比重,依然不到10%。

责任编辑:Winnie

相关阅读

揭秘铁路界的“变形金刚”:让中国高铁建设不断提速

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超过排名第二至第十位国家的总和。 我国经济版图在交通网络上的不断整合、联通,为机械装备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中国在钢轨上奔跑起来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机械设备。中国高铁建设,和设备研发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么多设备保障,更无从谈起高铁建设。 “大黄蜂”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央视财经《深度财经》记者在昌赣高铁兴国段施工现场,见到了中国自主生产的新一代穿隧道运架一体机,它正吊着重790吨的混凝土箱梁,驶向15公里外的工地。 这个运架一体机,长72米,高9米,有64个大型工程轮胎,工人们叫它“大黄蜂”。沿途的9座隧道,184孔箱梁铺设的桥梁,都是“大黄蜂”在6个月内铺设完成的。 这天,“大黄蜂”要挑战昌赣高铁最难穿越的隧道之一“周角山隧道”,执行“零距离架桥”任务。零距离架桥——一出隧道就是悬空地带,架桥机必须穿越隧道,在洞口完成第一孔箱梁的架设。 整条隧道长751米,架桥机吊着12.6米宽、790吨重的箱梁,在13.3米宽的隧道里快速通过,箱梁两侧距离隧道壁只有10毫米。这样高难度的操作,架桥机就依靠监控屏幕上接收到的感应数据判断运行情况,进行精准控制。架桥机要抵达隧道口,将导梁通过滚轮支腿移动到前方的桥墩上,然后进行固定、抽走导梁、落放箱梁。 这一系列的高难度操作,只需要一个小时,隧道口的第一孔箱梁就架设完成了。 在江苏镇江,架桥机的设计者刘亚滨告诉记者, 他们采用690兆帕高强度钢,制造架桥机长达数十米的承重部件导梁,而此前这种钢材只用于尺寸较小的机械。 用高强度钢制造大型导梁,难度在于焊接,刘亚滨他们的核心突破是确保焊接温度绝对均匀。长达70多米的焊缝,温差必须控制在5摄氏度之内。这种突破,让架桥机的长度和重量即便缩减了1/3,也仍然能够吊起七八百吨重的箱梁。 穿隧道架桥机的研制成功,让中国高铁建设不断提速。现在,中国可以针对任何地形、任何工况,定制专门的架桥装备。 12吨位装载机制造能力,中国也有了! 作为土石方施工的核心机种之一,装载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程建设实力的重要标志。 沿着雅鲁藏布江,有一队工程队正在将世界上性能最为强悍的4台高原装载机,运往海拔3600米处的施工现场。他们要打通山南地区桑竹岭16.4公里长的隧道,这将彻底终结藏东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个工程的主角就是这种大吨位轮式高原装载机。 打通隧道时,每前进1米,就要产生30多立方米碎石。川藏铁路全线需要清理的碎石大约有4000万立方米,相当于15座胡夫金字塔。 普通装备在高海拔缺氧工况下会严重动力不足,而这种中国自主研发的5吨高原装载机,每小时可以高效铲装350立方渣料。装载机的铲斗,作业时瞬间产生的推力能达到50吨,可以轻松铲断全世界大多数种类的岩石。如此强大的威力,竟全靠一个核心传动部件——液力变矩器。 可是,5吨高原装载机还远远不能代表我国的最高水平。现在,在广西柳州的制造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挑战世界上最大吨位——12吨液力变矩器的砂芯制造。 他们把添加了黏合剂的砂子倒进射芯机,压出小块的砂芯,再一瓣一瓣地拼接起来,组成一个涡轮砂芯。分瓣制作、最后组装,这是中国智慧想出来的独有方法。12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组芯达到了27块,拼在一起,要做到零误差。 除了零误差组装,另一道关键工序是给砂芯表面上一层涂料。涂料配方里,添加什么样的成分,可以将涂层厚度严格控制在0.2毫米以内,曾是国外巨头严守的秘密。现在,也已经被国内的生产者们完全掌握。 七大结构件,900多种、3176个零部件,10天组装。中国第一台12吨轮式装载机,正式下线。它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瑞典之后,第四个拥有12吨位装载机制造能力的国家。[详细]2019-07-29 14:15

【微知国机】中国高铁中的“国机制造”

高铁是中国的骄傲,而制动系统是高铁安全运行的保障。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设装[详细]2019-07-15 10:10

卡特彼勒冠名列车成都出发 工程机械实干家与中国高铁并肩前行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2019年4月26日11点28分,卡特彼勒号高铁G1888次从成都东站正[详细]2019-04-26 13:07

卡特彼勒品牌专列广州首发 工程机械实干家与中国高铁并肩前行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2019年4月18日12时16分,搭载“实干成就梦想”口号的卡特彼勒号高[详细]2019-04-18 11:50

助力中国高铁“第一单” 徐工挖掘机闪耀印尼!

海风轻拂水面,浪花拍打礁岩 阳光照耀下的沙滩,温暖柔软 在被称为“千岛之国”的印尼 徐工助力中国高铁[详细]2018-08-29 08:5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