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尽管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性质、基础、现状和所处的环境都各不相同,但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所处的困境以及寻求出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建立能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文化。而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完全发展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等高端技术。其具体表现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和实实在在的服务,以及服务产业化基础工业企业。
从中国各个行业的企业来看,市场发展最快,资本、市场、技术以及国际化整合度最高的,莫过于我们工程机械行业的大企业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系列重工企业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成了国际知名企业。当然,这的确借助于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经济发展有其周期和自己的客观规律,无论是高速发展、还是市场遇冷,都是自然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审时度势,寻求、利用并为自己制造机会。练内功、抓管理,创新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最终承担者,一方面在全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和评价,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优胜劣汰”这个市场竞争规律的支配。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能够看准大众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又能够用科技手段把这类产品和服务“优质”地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地供应给社会,而且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质企业,就能够在竞争中赢得市场,获取回报,大获全胜,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相反,没有能力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或者坚持保守、落后的“文化”,或是过于投机,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劣质企业,就没有市场,没有利润,就必然失败,被淘汰出局。回顾一下当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企业及明星企业家,多数都似“流星”般的闪过,成为了过眼烟云。“沈阳飞龙”、“三株帝国”、 马胜利、牟其中等等,也包括资本时代造就的一批批金融大亨,轰然倒塌、江河俱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产品的更新,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一项新科技成果,企业只有最先、最全面、最透彻地掌握了它,才能抓住机遇。如果不能掌握它,那就会遇到威胁。或者,虽然能够掌握它,但却掌握得慢了一步、或者掌握得不全不透,企业都将处于前途未卜之中。
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有不停地紧紧追赶第一生产力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尤其是想要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走出困境,除了拼产品、拼市场外,长期发展必须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挖掘潜力、制造需求,立足国内的同时,要把目光放远、放长,面对国际上巨大的需求,能够彻底地整合好市场,配置好相关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企业的产品优势和特长,齐心协力、超越自我,同样可以迅速做大做强。在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和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向第一工程机械网供稿,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原稿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