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焦点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中国企业海外频遇险 政府应该扮演啥角色?

2012/03/09 10:16来源:半月谈综合

编者按:

2001年,“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快马加鞭。2012年初,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再掀高潮,先后发生柳工收购波兰HSW、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等多起海外并购。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然而,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新近发布的《2011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调研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在过去三年不升反降,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缺乏和对竞争及政策法规等环境因素理解不充分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主要瓶颈因素。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大多数海外拓荒的中国企业,知道却不在乎自己所面对的风险。能不能准确评估并应对风险,是企业不能逃避的重要责任,在根本上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柳工股份公司与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uta Stalowa Wola公司于1月10日在波兰南部签订《有条件收购协议》,标志着柳工收购HSW旗下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项目基本达成。图为柳工总裁曾光安(前右)与波兰HSW公司总裁克里斯托弗•特洛菲尼亚克在签约仪式上亲切握手。

柳工股份公司与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uta Stalowa Wola公司于1月10日在波兰南部签订《有条件收购协议》,

图为柳工总裁曾光安(前右)与波兰HSW公司总裁克里斯托弗•特洛菲尼亚克在签约仪式上亲切握手。

中国企业海外频频遇险

2月21日,独立不久的南苏丹宣布,驱逐中马合资企业“佩特拉达集团”总裁刘英才;再加上1月29日中国水电工人在苏丹被反政府武装绑架事件,1月31日中国工人在埃及被扣留事件,以及中国在利比亚总价值400多亿美元工程搁浅事件,仅北非一地,中国海外投资遇险之密集已经令人震惊。

当然,中国海外资产的大部分危机都在政府协调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问题在于,想在全球“抄底”的中国企业们,对自己在陌生的海外市场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拥有多大程度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评估?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资本对市场的敏感超过任何其他因素,会对自身的安全负最大责任。质疑大举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似乎有低估其经济理性的嫌疑。

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建筑、能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偏好的投资目的国,并非市场规律起作用的国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与服务的战略取向,也不是利用成熟市场而是更倾向于开创一个市场。

中资海外并购风险与机遇并存

中资海外并购风险与机遇并存

大多数海外拓荒的中国企业,知道却不在乎自己所面对的风险。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在不充分竞争和过度行政干预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对自己在发达市场中的运营能力普遍缺乏自信,却对如何在不完善市场下的生存颇为熟悉。其次,中国市场化进程历时不长,中国企业文化的建构还处于朝气蓬勃的阶段。白手起家的企业精英们,对市场风险有一种百年老店不具备的轻视;同时,中国的企业治理结构也不足以对企业投资风险提供足够的制衡。鼓励冒险家是新兴市场共有的特征,中国则是典型中的典型。

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前所未有之宏大,从另一个侧面看,也前所未有之草率。截至2011年底,中国境外企业已超过1.8万家,员工数超过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2011年中国并购活动相比2010年增长5%;海外收购规模约为429亿美元,收购宗数与并购规模都达到历史新高。即便是“阿拉伯之春”横扫整个西亚、北非,都没有挡住中国企业一头扎进乱成一团麻的危机地区的热情。

我们无法用对与不对简单地评价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但是,能不能准确评估并应对这种风险,则是企业不能逃避的重要责任,在根本上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