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全国两会十大看点解读中国经济新动向
看点之九
鼓励种业兼并重组
看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
专家观点:近年来,我国种子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全国种子市场价值由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是我国种子产业整体还处于转型期,面临种子企业“多、弱”、创新能力差、企业的科研投入不足、育种和推广相脱节等诸多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民建中央在有关提案中建议,农业科研项目评审要以应用为导向,借鉴国外经验,应用型课题由科研机构和地方单位联合申请,研究资金由政府和企业等共同出资。
专家还表示,应提高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企业退出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
“要将现有的超级稻育种研究优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的关键在于国家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龙头种子企业,并鼓励他们以市场手段将这些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使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著名超级稻制种专家、神农大丰种业董事长黄培劲说。
事实上,国家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种子企业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去年12月13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种业生产及经营准入门槛。根据规定,种子公司取得全国经营许可证须有1亿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而今年2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在良种补贴、农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专项资金上应当加大对重点龙头种子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辽宁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何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各种资本进入种子产业科技创新领域,要积极鼓励种子企业大力开展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鼓励对种子产业的风险投资,积极为有自主创新实力的种子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支持上市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创业板。
民革中央在有关提案中提出,建议将种业作为国家“十二五”的重点新兴产业,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发投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材料、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加大生物育种的研发力度,为培育重大新品种奠定基础。
记者点评:种子是农业增产的根本,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国家提出,要发展现代种业,这充分体现了对种业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
看点之十
环保产业有望成为市场“新宠”
看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大环保力度。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环保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专家观点:有关专家认为,“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重点,这一重点包含五个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保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其中,环保产业或成为重中之重。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由2项增加到4项,水污染约束性指标在化学需氧量的基础上增加氨氮,重点解决水质黑臭和富营养化等问题。而大气污染约束性指标在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氮氧化物,重点解决酸雨、城市灰霾天气问题。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燃煤电厂和非电行业氮氧化物治理,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重点控制城市群大气污染。这将对从事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上市公司带来较大影响。
民革中央在有关提案中建议,“增加不同地区特征污染指标,纳入国家污染减排规划和计划,实行区域差异化管理。区域特征减排指标既要有约束性指标,也要有指导性指标。特别是涉及环境安全、危及人民健康的污染指标,可先行开展区域和行业试点工作。”
民革中央称,要根据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增设地方特征性污染物控制因子,视污染严重情况分别由国家和地方实施考核。另外,也要考虑地区发展平衡问题,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状况,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和差异化减排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不仅要考核减排数字,更要考核环境质量是否改善。”
记者点评:不少券商研究所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一年来,他们大力加强了对于环保产业的投研力度。甚至有些原来研究电力产业的分析师也纷纷转型搞起了环保研究。一些分析师认为,环保产业将是一个蕴含大量机遇的新兴产业,比新能源概念更值得期待,其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本报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Joh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