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技术交流 > 制造工艺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中国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蝶变”

2011/10/08 10:44来源:电气中国

大而不强的尴尬

事实上,智能装备的快速发展在“十一五”时期已经有所表现。其中,在电气工业领域,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高性能输变电设备因科技含量较高,被看作是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上述两种类型装备的自主化成绩显着,装备保障能力显着增强。

目前高效清洁发电设备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同样引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成长。

然而,市场、政策、资本的多重向好,仍然难掩我国智能装备制造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而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总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中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领域还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前端研发设计与后端的销售环节都受制于人,过度依赖投资增长、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基础配套能力滞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装备自给率虽达到了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

对此,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认为,中国传统工程机械行业只有转变为“传统+新兴”的结合体变为高端制造型企业,也就是企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和积淀上,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和提升,才会被市场看好,“既拥有传统产业的较低估值,又享受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这样的企业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指出,现今国内装备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端制造环节主要由国外企业掌握、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而中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标志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第一,超过一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世界前三,成为影响国际市场供需平衡的关键产业,拥有一批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处于全球前列的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原始创新突破,一批独创、原创装备问世等多个方面。

采访中有专家认为,除了企业自己加大研发投入之外,现行体制机制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一是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还较小,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三是符合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如创业风险投资、场外交易等不发达,融资体系不健全,具有创业风险投资管理理念和经验的人才队伍缺乏。四是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等,都是制约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指出。

据悉,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智能装备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将继续增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将明确,“十二五”期间,国内智能装备的重点工作是要突破新型传感器与仪器仪表等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和升级。  据了解,目前在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多家证券分析机构表示应增持智能装备行业股。银河证券等机构预计,“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25%,未来5~10年是智能装备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将达到20%。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