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对话:整合重组、国际化及展望(视频)
巅峰对话之四——企业国际化究竟缺少什么?
主持人:好,第四个关键词是“国际化”。现在工程机械有很多方式的国际化,比如说在海外设立销售渠道、研发中心,进行一些投资设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化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座的各位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如果我们的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应该注意哪些道路,好吗?首先请祁会长简短概括一下。
祁俊:由于现在有的企业在海外发展得比较成功,所谓比较成功是相对的,现在国内企业在海外发展主要是建立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刚才向总说的我们在海外并购这一块,主要从文化上、人流上。我个人的看法,我们海外并购,是我们研发中的技术前端,从工程机械行业来讲,我们的技术前端,真正自主创新方面还是很薄弱的,而生产扩张是没有问题的。我个人的看法是把研发前端放在海外,这样更方便于吸收海外的、高端的技术人才,当然我们也能高薪请海外的研发人员到中国来做研发,但是难度很大,他个人也有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
另外,我想在做海外开发的时候,各个企业一定也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找一个适合于自己企业的营销模式在海外扩张,或者是建点或者是建营销中心。从大的方面来看,包括海外企业到中国来并购和开发,也是要大量的融入到中国的环境里来,也是要人才本土化、文化本土化,还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主持人:不要盲目发展,下面请温总说一下。
温立成:卡特彼勒从开始走出国际化、完全化,这基本是我们的文化。我在卡特彼勒工作20多年,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中国担过不同的职务。首先从员工开始,员工就是完全化,首先要了解,如果你要到国际市场,你一定要首先了解这个市场,还有这个市场的生态系统,从产品的生产、产品的研发开始。当初我们在日本的时候,有日本研发中心,现在在中国也有研发中心。
今天是代理商会,代理商是一个桥梁,如果你要到国外去发展,基本上代理商在其他国家很重要,卖产品,最终还是售后服务。如果你卖出产品以后没有售后服务,那么你很难打出其它的市场。从卡特彼勒来说,我们做代理商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这是我们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主持人:也就是说,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其中包括生态系统工程和代理商系统。
温立成:在座的代理商很清楚,很多代理商去不同的国家去工作,也带动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发展。
主持人:好的,谢谢温总,下面有请蔡总。
蔡奎全: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税,没有办法。有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水准,那没有问题,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可以拓展海外市场。要清楚性价比是什么,他们买中国的产品,看重的是什么,特别是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新兴市场国家,我们要开拓海外市场,不要盲目、不要着急,一步一步前进,我们要确保技术含量、可靠性、稳定性。我们用我们技术的力量、国家技术的力量,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品质水平。我们的价值竞争力应该有,还要继续努力工作,开拓海外市场。我们要完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服务体系,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主持人:好的,蔡总的观点非常鲜明,就是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由于一些客观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加上自身产品的主观因素,持谨慎态度,同时我们还要正视中国庞大的市场。下面请曾总。
曾光安: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和国际上,在早几年我们提出国际化策略的时候,就明确中国企业,包括柳工,都是必然要经历这一过程。如果只是在中国做生意、发展业务,那么说白了,关门打狗,国外品牌在中国,中国的企业核心是在中国本土吗?所以说,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核心和特点,找到全球合适的路径。早年我们走国际化也不是很积极,后来把越南作为中国的南部,到今天越南成为柳工第二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在当地要用当地的资本。
我想中国企业要到海外去发展,同样要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来做当地的事情。第二,走向海外发展切忌按中国人的思路、中国人市场的想法。中国企业大部分产品适用于中国市场的需求,适用于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各个市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产品的适应度非常重要,适应了当地市场的需求,需要强大的营销网络。中国企业能做到卡特彼勒、小松这样知名的企业那样,是需要时间的,可能不是一年、三年、四年,可能需要几代人,需要这几代人持之以恒不断用自己的奉献、不断用自己的心血来打造。
我不赞成大家到欧美去,到欧美去必死无疑,可以做一些代理商国际化。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不光是主机企业,核心是零部件企业,日本企业、韩国企业在中国做的时候,很多零部件供不上。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也有漫长的过程。
我认为现在大家谈得多,成果不大,我认为具体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成就中国企业国际化。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曾总的观点是只要具备了文化的融合能力,一种入乡随俗的融合能力,对本土人才、对本土技术的改造能力,最后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最后请向总来谈一下他的看法。
向文波:我们认为三一的国际化是三一发展的体现,三一的国际化也是成长的一个必要阶段,就像一个人有少年、壮年、成年的阶段。这是对我们企业而言的。从我们行业来讲,我认为有几个概念,第一,企业国际化是以国际化竞争能力为前提的,如果说你没有国际化的竞争能力,谈不上国际化,我认为现在中国真正有国际化竞争能力的企业还是很少的。第二,企业国际化是个很长的过程,要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国际化的服务、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的品牌,这是有路径依赖的,就像一个人必须怀胎十月,而拔苗助长是走不稳的。一个企业要完成这项工作,真正具有国际化的产品、真正具有国际化的服务能力、真正具有国际化的人才,并且你也有国际化的品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
中国企业谈国际化的时候,首先还是要立足于本土,把本土做好,如果说本土都没有做好,没有做到老一、老二,没有这个前提不要谈国际化,我个人认为未来10年能否快速增长很重要,大家都认为金融危机很头疼,我认为金融危机有也好,没有也好。有,也许对世界上的企业,像卡特彼勒、像小松,可能是个(头疼的)问题;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讲绝对不是一个问题,相反是机遇,中国企业出口拉动作用会降低,必须靠刺激内需来拉动,从目前来看,除了投资,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要搞投资,我们就有机会。另外,中国需要大投资,中国的基础建设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现在许多人在胡说八道说基础建设多了。我最近坐两次飞机从长沙到上海,到买不到机票,中国的机场可以说每年都在建。现在很多人说打压房地产,长沙市去年销售房地产面积是1100万平米,1100万平米除以100平米,就是10万套;长沙是千万级城市,长沙每天销售汽车是1000辆,一年36万辆汽车,排在地上,36万辆汽车要多大的停车场;还有我们城市下水道,一到下雨天就淹;中国城市已经承载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速度。我们今后放开胆子开,我们会有非常好的机会,好戏还在后头。
所以,我觉得中国企业,优先抓住发展机遇,这是我们的课题,卡特彼勒、小松也好,在看国际化的时候,会以中国的投资作为考量,那么作为中国的本土企业,为什么不早做工夫把中国市场做好,再做国际化文章。谢谢。
主持人:向总的观点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化道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刚才祁会长的说法是9000亿,这个数字保守了。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