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搜索:   产品搜索:  
首页 > 起重机械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2010宝马展 挖掘机 宏观经济 租赁 十二·五

中联重科:深度解析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生存

2010/12/07 10:51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核心提示:

武汉是传统机械制造业基地,但鲜见做大做强的机械制造企业。而在湖南,一个脱胎于研究院、靠50万元贷款起家的机械制造企业却异军突起,在18年内变成了一个年销售收入近500亿元的巨型公司。中联重科的成长,值得湖北省众多的研究院所思考。同时,它通过股改建立长期激励机制,通过事业部改革提高管理团队执行力,通过并购成功实现国际化。这些都为湖北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应用型研究院的市场化破题

1992年,中联重科从50万元贷款起家,今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500亿元。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财富聚集的神话,一个品牌成长的传奇。

中联重科脱胎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1985年之前,该院与中国大多数研究院一样,靠全额拨款维持生存,靠科研项目和卖技术、卖图纸维持发展。

1985年,中央进行科研体制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削减事业费,即由全额拨款变成差额拨款,并允许科研成果有偿转让。当时,全院每年所需事业费约120万元,1985~1990年削减了70%的事业费。

事业费的削减,增加了研究院的运转压力。幸运的是,技术转让还能够弥补事业费削减带来的差额。但好景不长,一些简单的、没有创新的图纸越来越不值钱。到后来,6个技术人员一年设计一套图纸,只卖了3万元。能干的技术人员有的出国了,有的南下北上了,建机院面临垮掉的危险。

当时,湖南、山东等省份的许多企业靠购买建机院的图纸,迅速实现了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张。身为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再也坐不住了,他带领7名员工,靠50万元贷款创立了中联公司。

1993年7月,中联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输送泵诞生,当年销售了10台,利润达到230万元。此后,中联走上了企业发展的良性轨道。截至目前,销售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60%。

通过股改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根据国际经验,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是市场需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按照这种惯例,建机院应该走技术成果产业化道路。

搞产业化的思路明确了,建机院也从产业化中尝到了甜头。但企业如何运作又成了一个问题。

詹纯新认为,不能少了一个传统的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国企。管理国有资产,不能静态地看它持有多大比例,还要总的资产规模是否每年都在增加。只要总资产规模增加了,即使国家持股比例少一点,国有资产也能够实现保值增值。

从1996年开始,中联重科开始进行股份化改造。2005~2007年,公司加大了股份化改造步伐,按照动态国有资产管理原则,增加管理者和员工持股,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联想弘毅,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明晰的产权结构,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从2006年开始,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实现了“陡峭式”增长。

不仅如此,中联重科还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事业部制是高层集权下的一种分权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

中联重科拥有10多个系列产品,公司为每个产品设置一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模拟的利润中心,部门经理承担利润责任。这种组织架构能够提高每种产品的销售额,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拓展公司的边界,同时也有利于CEO评价各级部门的绩效,提高管理团队的执行力。

重组并购的加法与乘法

要想扩展企业的规模,需开发系列产品,或进行兼并重组,走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相结合的路径。

依靠兼并重组的外延式增长,能够迅速扩大一个企业的销售额。但两个企业的重组并不仅是资本的粘合,还有利益的分配、文化的认同、领导人的配置等许多“消化不良”的后遗症。

2003~2008年,中联重科共进行了9次收购,且每次收购都很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联重科集团市场总监戴钢说,“中联重科的收购是一种基于核心技术的战略收购,它收购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其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基本相同,只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不同。这种战略收购保证重组之后没有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既然是战略收购,就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戴钢说,“收购不仅仅是做加法,更是做乘法。加法实现专业领域拓展、产品系列增加,企业规模扩大。乘法通过输入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资源,使被并购企业迅速融合,效益实现成倍增长”。

以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为例,通过收购CIFA,中联重科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分布欧洲的市场网络。戴钢透露,CIFA泵车的碳纤维比价、混凝土搅拌主机、泵车臂架防抖动技术等3项技术全球第一。CIFA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而要重新构建这样一个销售网络需要很高的成本。

不仅如此,CIFA公司还在长沙建立了“厂中厂”,利用CIFA的技术和零配件供应网络,成品在长沙生产运至欧洲,制造成本只是CIFA在意大利的60%-70%,通过CIFA的采购渠道进口零部件,成本降低20%-50%。

中联重科的全球化战略

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这会诱使许多企业进入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同时也吸引跨国公司的涌入,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密度逐渐增加。

然而,中国的发展步伐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按照基建项目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的结束,2-3年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长率就会下降,而整个行业的投资却增加了,每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风险都会增加。

为对冲国内经营风险,或拓展公司的成长边界,大公司都是进行全球布局和市场多元化,抵消单一市场波动的影响。统计工程机械全球前20强,国内销售占总销售比重一般在30%-50%之间,而国内工程机械国内收入占比普遍在80%-90%左右。因此,布局海外市场是国内工程机械公司成长的必然之路。

中联重科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国际化战略,但国内销售偏重的市场结构仍然没有多大改善。戴钢透露,近日,中联重科获得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批复,此次发行H股所募得资金的一大部分将用于拓展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建设和完善公司的境内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和支持体系,以加快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进程。

中联重科集团市场部部长助理史伟志介绍,全球化的公司要同时具备市场份额的全球化、思想观念的全球化、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和融资的全球化。未来,中联重科还会加大对零部件企业的收购力度,降低顾客购置整机和零配件的置换成本,向真正的世界级企业迈进。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