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助中联重科走进去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中国企业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足够多的事实表明,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去了,但却没能融入当地社会,出现诸多的水土不服。这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了,却没有走进去。”
中联重科是中国企业“走进去”的样本。2008年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的案例曾被收入哈佛大学经典案例库。
在并购CIFA的案例中,中联重科借助弘毅投资、高盛和曼达林基金三方PE各自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此次收购因并购双方商业环境、文化理念、法律法规、会计税务制度以及工会制度差异所带来的诸多融合性风险。
并购双方利用各自在资源、品牌、渠道、技术上的优势,做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CIFA通过稳固新兴国家市场、控制成本、加大研发力量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主要产品的传统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在独联体等重点市场的开拓上也取得突破。中联重科则把CIFA在混凝土泵车领域领先于其他企业的行业尖端技术拿到了手,并利用CIFA的采购平台,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使中联重科年采购费用降低上千万。
中联重科至今没对CIFA公司派驻一名中方员工,但CIFA却在严格按照中联重科的制度体系运行;虽然CIFA是独立的法人,但每年会接受中国总部的全面审计,对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复盘;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CIFA每天的运作都与总部遥相呼应,步调统一。
在当日的研讨会上,孙昌军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所有制本身体现了一种包容开放的精神。正是在观念、人力、资本、文化上的“开放”精神,帮助中联重科实现了“本地化”,使之开始成为一家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撑起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
“两条腿”走路 中联重科向世界第三目标加速迈进
孙昌军也给出了中联重科国际化具体的战略路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资本平台,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并购,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整合资源。另一方,通过自建海外研发平台、装配基地、合资工厂、市场渠道,完善跨国运营体系。
2013年,中联重科在通往世界前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12月25日,中联重科宣布并购世界干混砂浆设备领域的第一品牌,德国M-TEC公司。市场分析认为,通过并购,中联重科在该领域的产品品牌和技术竞争力将得到快速提升,而销售渠道的互补,更能帮助中联重科将干混砂浆设备业务拓展至全球领域。与此同时,中联重科首个海外自建生产基地—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巴西子公司正式投产,预计未来将有60%以上的元器件实现本土化生产。
研讨会上,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张美诚认为,中联重科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经验表明,实现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各种资本优势互补,这也是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必由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而借助混合所有制,在世界级企业道路上不断迈进的中联重科也为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双重”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