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玉柴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了!”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负责宣传部的领导激动地说。
2014年1月10日,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玉柴、山东富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个奖项主要是表彰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据了解,此次获奖项目的研究方向属于国际前沿与热点,主要应用在高强化、高原性能要求高的车用柴油机上,对于降低油耗,改善发动机的高原能力,打破国外增压技术垄断局面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实现产业化。
强强联合 携手攻关高增压技术
内燃机技术的提升是降低汽车油耗的关键。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性较大,解决内燃机在高原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早在2002年,玉柴就与清华汽车工程系、潍坊富源增压器等单位开始合作进行“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玉柴该项目负责人、轻型车发动机燃烧开发技术总师王辉认为,通过高增压提高进气密度是解决内燃机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的技术关键,并且不断提高增压比、缩小排量也是内燃机节能的主要技术途径。“这个技术主要优点是能够大幅提升增压比和改善发动机的高原能力。”王辉补充道。
据了解,压比大于4.0的高增压技术是当前内燃机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而我国内燃机增压水平为3.5,压比大于4.0的高增压技术则完全依赖国外企业。该项技术的成功及其应用,打破了国外增压技术垄断局面。根据研发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发动机,其高原性能较为卓越,能保证在3500米海拔环境下不降功率。
在笔者看来,该项目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其参与者的实力息息相关。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研发能力无需累述,玉柴和潍坊潍坊富源增压器则均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如今,合作研发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从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来看,多方合作完成的项目在获奖名额中的比例逐年增多。“只要对技术本身有完整把握,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角色分工清楚,齐心合力协同发展,那么这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对于参与方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性。”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说。
其实,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与其它企业或高校合作攻克关键技术,不仅可以缩短技术创新时间,分摊创新成本,还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多方优势互补,因此合作研发模式比较适合当下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
技术扩散 助推成果积极效应
技术创新已经被视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各主流零部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但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它就不能带来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技术扩散是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价值的关键。
谈到中国科学技术奖,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表示,该奖项十分注重申报项目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只有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色的项目才有资格获奖。
“除了高压比匹配仿真、性能优化等技术方面的工作,玉柴在此次项目中还承担着市场推广工作。”玉柴负责宣传的领导李春梅说,“项目的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我们基于该成果开发出了多款性能先进的高增压发动机。”
据了解,该技术已应用到玉柴4F平台全系列发动机中,轻型柴油机是主要产品。目前轻型柴油机市场主要是某外资企业发动机占据高端市场,其次由各国内自主厂商产品补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的产业化的确对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其节能环保功能也发挥了社会、经济效应。资料显示,采用增压技术可以使汽油机降低油耗5%-10%,使柴油机降低油耗20%左右,而该技术在中小型的内燃机应用比较少。玉柴将该技术应用轻型柴油机产品中,将有助于轻型卡车、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