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误读深度分销
一些工程机械制造商实施深度分销初期,呈现出了一些表面上的虚假繁荣:“老大难”市场与空白市场被启动、终端商数量增加、销售人员增加、终端促销攻势如火如荼……但是,工程机械制造商很快就会发现问题:销量上去了,服务却下降了;成本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企业的劲头上去了,代理商的积极性却下来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把握好“度”。
深度分销要有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总体来说,要把握好5个方面:第一,没有把握好资源“投入”的“度”,导致投入产出比不合理;第二,没有把握好渠道“掌控”的度,浪费了代理商的资源与能力;第三,没有把握好渠道的宽度与深度,使渠道结构优化度不够;第四,没有把握好执行的度,或越俎代庖,或过度依赖;第五,没有把握好组织扩张的度,营销组织人员膨胀,成本居高不下。正是上述原因,才导致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大量工作后却发现没有了效益。这样,不但让工程机械制造商倍感疲惫,代理商也被折腾得不轻,甚至恶化了厂商之间的关系。
工程机械厂商欲防止在深度分销上“过度”,就需要正确理解与操作深度分销。
第一,深度分销不是一统天下。深度分销不是要取代代理商而独立操盘,而是要尊重并正视代理商的存在,并以代理商为核心与主角。其实,工程机械制造商直接操盘往往只是暂时性的过渡措施,最终要交给具备能力的代理商来打理。而对于弱势代理商,工程机械制造商还要致力于提升代理商素质与能力、资源储备,使其成为主导区域市场的核心代理商。
第二,深度分销不是不计成本。深度分销的关键是精益化分销,任何操作都要进行效率、效益评估,充分衡量投入产出。只有小投入大产出,或者以场开发维护管理;代理商素质与能力提升等几方面。
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
工程机械制造商在区域市场上的组织形态以及与代理商的合作模式,决定了工程机械制造商与代理商的“共生”状态,即是共荣、共赢还是互猜、互残。笔者认为,深度分销可能的组织合作模式有六种。
一是互补型。这种模式下,工程机械制造商与代理商彼此操作不同类型的渠道,各自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内嵌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区域经理驻扎在代理商内部,把代理商视为办事处,参与指导经代理运营、辅助代理商管理,这是典型的“一家人一家事”。
三是联合型。工程机械制造商与代理商之间以资本为纽带深度合作,联合组建区域分支机构,以精耕细作区域市场。通过合资合作,形成价值共同体,容易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
四是帮扶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驻外机构或区域经理行使营销“帮扶”职能,或者说助销职能。但是,区域经理并不与代理商“合署办公”,在组织边界上泾渭分明。
五是接力型。对于空白市场或疑难市场,工程机械制造商可以成立市场先锋团队,负责打前阵。在打下市场后,代理商负责接盘。
六是竞争型。工程机械制造商拓展新型渠道,或者直接把握关键终端与重要终端,以及对终端拾遗补缺式地开发,难免会影响代理商的市场销售。如此,代理商就会暗中把工程机械制造商视为竞争对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增加制造商合作成本甚至葬送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