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从棚户区改造入手解决当前经济(包括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局,可以拉动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304万户的棚户区改造,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建筑成本2000元/平方米),至少可以拉动3000亿元以上的投资……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表示,今后,像棚户区改造这样的国家稳增长政策拉动作用将会逐渐显现,而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也在7月4日的微博上表示,全国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对工程机械行业应该是重大利好……
棚户区是指建筑密度大、人均建筑面积小、使用年限久、住房结构简陋、房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区域及“城中村”(说穿了就是“贫民窟”)。从面积上讲,棚户区一般拆迁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一般至少在5万平方米左右。
目前,我国把棚户区分为城市及国有工矿、林区、垦区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五大类。棚户区多为低收入群体聚集区,是贫困家庭赖以生存生活的地方。
东北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
上海棚户区一角
夹缝求生 棚户区由来已久
占用城市空闲土地、由住户们自行搭建的简易住房,称之为“棚户简屋”。这几乎是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都曾具有的、或者仍旧在继续的经历。只要一个国家有破产的农村和发达的大城市,盲目向城市逃难流动的人口就会在大城市的市郊结合部定居下来,形成棚户区。
因我国各地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各省份对棚户区的定义有所不同。例如江苏省界定棚户区的标准一是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砖墙为承重结构,以油毡或石棉瓦为屋面材料的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二是低洼易涝、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的小平房;三是按建设部《房屋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评定为严重损坏房、危险房的房屋;棚户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为棚户区。
在上海,近代大工业在沪发展起来后,需要大量的工人劳动力,吸引附近的破产农民进城打工。当时的租界壁垒森严,禁止搭建棚户简屋,而工人的工资又不足以支付租界内的弄堂房子的房租,流动的工人们只好暂时租借租界外的上海本地自然村落的农民房子,每天来回于租界与华界之间。久而久之,流动人口逐步定居下来成为一个个棚户区。棚户简屋往往只是用毛竹、芦席、油毡、铁皮之类瘩成的窝棚,俗称“滚地龙(笼)”。
棚户区在20世纪大上海风景线上曾被人称为“都市里的村庄”。1990年代随着上海房地产开发的加速,棚户区才开始得到根本的解决。最大的“潘家湾”、“谭子湾”地区被完全改建为“中远两湾城”,一举成为上海最高尚的社区之一。虹口最大的虹镇棚户区也被部分改建为“瑞虹新城”。现在上海内环线以内中心城区的棚户区仅存一些零星的地段,大规模的棚户区已基本被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