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娜娜子”主动请缨
在此次三一救援队伍中,有一位来自四川什邡的90后女孩。她也是三一集团挺进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的第一支救援小分队中唯一的女孩——曾丝佳,“娜娜子”是她的微信名。
三一集团方面提供的信息表明,就在此次发生地震不到1小时,曾丝佳接到了所在的三一挖掘机四川公司总经理程吉军的电话,要求她马上去商场超市采购生活必备物资,装备给马上将进入震区救援的首支救援队。
物资很快采购回来了。但曾在汶川地震做过志愿者的曾丝佳主动向三一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欧立请战,“能不能让我也一块去,我做过地震志愿者,我知道受灾群众需要什么,我对付余震有经验,我去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可以做好后勤。”
曾丝佳的坚定最终打动了欧立。4月20日14时许,曾丝佳跟随4台挖掘机,2台服务车,赶往芦山县的指挥中心,与程吉军的先遣队伍会合。同行的操作手、服务工程师、后勤人员一共有13人。曾丝佳是队伍中唯一的女孩,且年龄最小。
从成都到芦山,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整整耗去了近10个小时,凌晨一点,才抵达。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震区条件的艰苦还是让曾丝佳有些吃不消。
“晚上天冷,没有地方睡觉。”在等待芦山县指挥中心下达任务的过程中,救援队伍就在指挥中心旁边,烧了堆篝火取暖,靠吃饼干等干粮充饥。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72小时,曾丝佳几乎没怎么合眼。每天晚上,她就与6个男同事一起挤在一辆服务车内休息。没有水刷牙、洗脸、洗澡,她的眼睛因佩戴隐形眼睛无法清洗感染发了炎,却轻伤不下火线。
直到22日晚上,接到集团指挥部命令,作为受伤救援人员,她被要求强制休息、实行轮换作业,迫于不能抗命,她与3名同事依依不舍离开芦山返回成都。而新一批救援人员也将顶上去,接替他们的工作。
返回成都的时候,“娜娜子”在微信朋友圈日志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感觉生命的可贵,高速口子拦货车,步行在疾驰的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仿佛随时要吞噬生命,我头发蓬松,左眼无法看到任何东西,我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但也从未如此勇敢过……”
专业救援能力获世界认可
历经连续多天的救援,三一救援队紧急投入芦山县至宝兴县的生命通道抢修、救助被困人员和临时安置点、活动板房搭建,以扎实、高效的工作表达自己对受灾群众的关切与爱心。
截至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祝文魁处获悉,为了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经请示集团党委,还特别成立了三一雅安地震救援队前线临时党支部,其中李标志任书记,鞠玉鹏任副书记。
“我们希望把过去几天来形成的‘动作迅速、想灾区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敢于啃硬骨头、善打硬仗’的雅安地震救援精神弘扬下去,全力抢险,救灾,全面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为灾后重建打下坚实基础。”祝文魁说。
三一本次救援创下三项第一:第一支挺进震中芦山的企业救援队;第一支参与打通宝兴生命线并抵达宝兴的救援队;作为最主要、最专业的社会救援力量,三一救援队为芦山县建设了1500亩的第一大受灾群众安置点,是直接归属芦山县副县长指挥调度的大型机械化专业救援队。
事实上,在过往多次重大灾难现场,外界似乎总能看见三一集团的身影。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三一集团第一时间作出决定,成立了以梁稳根为组长、以公司团委为骨干力量的支援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并决定一次向灾区捐赠1800万元,其中设备1500万元、现金300万元;2010年10月,漆成鲜亮中国红的三一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履带起重机部分零件,被6辆卡车组成的车队送往智利矿难救援现场,参与33名被困矿工的最后救援工作;2011年日本地震和云南盈江地震中,三一集团多种设备参与承担了救援的重任,受到世界的认可。
2012年7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三一起重机公司签署协议,购买15台起重机系列设备。自此,三一起重机系列产品成为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吊装救援设备招标的唯一选定供应商。
“地震救援的国家行动有力有序,但民间专业救援亦彰显出企业的大爱和社会责任。除三一重工外,四川路桥(600039)等企业也奔赴芦山地震现场。”评论员邹光祥这样写道。
而三一重工董事袁金华用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表达三一重工全体员工面对灾难的情怀——“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