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现在各地都有不少建设工地。到工地去转一圈就会发现,大量的工程机械多是国外进口的。而在这些进口机械中,有不少都是二手货。
从国外大量进口二手机械产品,让国内机械行业的企业家坐不住了,三一重工总裁的向文波感叹,“二手工程机械禁而不止,中国成了工程机械垃圾场”。
二手机械进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国内众多的工地上,不少印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LOGO的工程机械产品在服役,大多是国外淘汰而来的二手设备,由于用户体验后认为“性价比”较国内产品高,而备受市场欢迎。
进口二手机械存在的隐患众多。比如:排放多数不达标,牺牲环境;倒卖设备暴利而无质量监管机制;机器出故障,配件维修麻烦;国内产能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2007年起,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然而,市场依然供需两旺。
一句“性价比”高,道出市场活跃的原因,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近年来,出现不少优秀制造企业,如三一重工等。那么,为何我们的企业放着国内新机不用,非要去买国外淘汰品?是进口二手货价钱更低还是技术更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一起来评论。
根据媒体调查,2011年,国内市场挖掘机总销量大约为17万台,其中自主品牌挖掘机新机销量仅占约4成,进口二手挖掘机的占比则超过14%。这组数字的确反映出进口二手机械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很客观。但是向文波说,“中国成了工程机械垃圾场。” 据您的观察,问题真有这么严重吗?
刘澄:随着中国建筑市场比较繁荣,国外二手挖掘机大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中国市场,占比相当大。国外二手机械中质量好坏不一,有的质量比较好、比较稳定,故障率低,价钱比较便宜;但也确实有个别的二手机械出现了环保质量超标问题,是国外已经明令禁止的淘汰货,所以向文波的话反映了二手机械一定的现状。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放着国内的新机器不用,非要去买国外的淘汰品呢?刘澄表示,这需要国内同行反思。
刘澄:这也是国内同行要反思的。一方面,我们国家从政策角度讲要保护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同时要规范二手机械的验收标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中国。另一方面,国内同行要反思为什么二手设备受到国内用户的欢迎。国内用户主要是个体户,他更青睐价格的、质量的优势,而恰恰是国外二手货在质量上、价格上比国内产品有优势,因此受到了用户广泛的欢迎。所以国内同行在加强现有工程机械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客户的服务、维修力量,更好的响应客户、给客户创造方便,以争取客户,一味依靠国家的保护、国家的扶持是没有前途的。
这种工程机械垃圾进入国内,对我们的企业,以至于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刘澄:从宏观上讲,大量的进口无疑会冲击国内二手工程机械市场,不利于中国工程机械自主品牌的发展。从微观上讲,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已经过剩了,大量的二手机械进入中国市场只能加剧国内的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不利于中国企业市场的自主研发和发展。
二手进口机械,如果便宜,性价比合适,耗能、环保以及安全性又不成问题,企业进口使用应该可以理解。但向文波所反映的,应该是多年以来国家一直命令禁止的在耗能和环保上的违规机械产品。既然是明令禁止,为什么这类产品还能大行其道?
刘澄:目前进口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进口渠道比较分散,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二手机械设备的验收标准,尤其是海关放松了对进口产品的质量审查,使得国外很多淘汰的、不合格的、超标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反映出我们监管存在的问题。今后一定在进口的配额、进口质量的监管、检验等多下功夫。
刘澄表示,目前国内机械市场发展的比较快,国民要给国货一定支持,来扭转过多进口二手机械的态势。
刘澄:国内机械市场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像三一重工等,在快速赶超国外的过程中,但赶超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产品的可靠性或性价比上还和国外有一定差距。第一,国内企业快速进步还要努力;第二,我希望国民要给一定的欢迎态度,对国货要有一定偏爱;另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税收上对本土品牌有一定保护。
在这一段过渡期内,对于国外二手机械,第一,要执行国家已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防止中国成为国外二手机械产品的垃圾进口国。第二,进口商要对国外产品有一定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一定要选择那些质量比较好配套比较灵活,比较齐全,在中国有服务能力的企业进入中国。第三,在关税上,国外进口最起码比国内的要稍微高一点,尤其不能用低价倾销,现在有些二手产品对国内的产品进行了低价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