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跨国群雄参战的技术争锋的市场,中联重科的身影还会出现在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扶贫帮困的慈善募捐场所、死神肆虐的灾害重地。记者发现,这些跨度极大的“征战”却没有令这家多次荣登“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的企业顾此失彼。董事长詹纯新的解释是,中联重科不仅要生产高科技的精品设备,更要造就高素质的精品人。
中联重科成套混凝土设备承担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浇筑任务。
图为浇筑有“世界梁王”称号的混凝土箱梁的盛大场面
中联重科新型设备下线
有人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和影响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市场及财富实力。本月21日荣登“最具影响力企业榜”的中联重科,给出的丈量标准有点“另类”:经济指标的攀升只能说明一个企业“赚钱能力”的增长,不能代替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如果灵魂、信仰、价值观的修炼落后于物质财富创造的步伐,企业和企业中的人只会沦为物质财富的奴隶。这种沦陷是中联重科决不允许的。
不允许沦陷于财富之门的中联重科,如何丈量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改制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价值与影响力?
出生入死
全行业最全产品系列为生命而战
盘点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十强的产品家底,你会发现,目前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不是“老大”卡特彼勒、“老二”小松,而是位列第六的中联重科。截至2012年底,中联重科已研制生产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系列的近800多个品种的产品。
对于一家规模还不是全球最大却拥有最多产品系列的企业,以规模效益理论来分析,大而全显然不是企业最经济实惠的理想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颇受经济和管理界诟病的大而全发生在中联重科身上,却为何鲜有人对之批评非议?
翻阅中联重科产品系列家谱,你能看到的产品都有着几乎无可争议的“就业”方向——国家重大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各类应急救援,如突发事故、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告诉记者,很多救援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工程师们在重灾一线参与生命救援时,在救援现场获得经验并经研发完善完成的。
我们把时间拨回那个曾令世界震惊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川西北山崩地裂,汶川瞬间成为令世界谈之色变的死亡之地。
当晚,长沙。中联重科高管紧急会议向距重灾区最近的中联四川分公司发出第一道指令:急速组成先遣队,就地反租客户设备,立即驶往重灾区救援;总部捐赠的29台救援设备即刻从长沙开拔前往灾区接应。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四川分公司经理李俊红接到总部指令后,就地组织一支抗震救灾突击队,自己夜闯四川省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会场,请缨前往北川,理由是“我们有唐山大地震救灾经验,首批征来的10台汽车吊肯定用得上”。获准参战后,中联重科先遣队十万火急赶赴重灾区。
就在先遣队启程的同时,另一支装备最精良、规模最庞大中联重科救援“装甲师”在总工程师王春阳指挥下飞赴汶川,这也是那场重灾救援中惟一挺进震中汶川的机械救援部队。
由公司技术灵魂人物领队在余震活跃的地震核心区穿行900多公里,以不惧死亡的勇气冲过岌岌可危的桥梁,冲过正在崩塌、滑落、泥石俱下的山体。在北川中学已垮塌的废墟上,最早抵达的10台中联重科大吊车,没等喘口气,就火速投入寻找生命的72小时连续作战,中联重科总指挥与机手,饿了就拿方便面往肚里塞,没舍得耽误哪怕几分钟吃饭的时间,先后协助救出200多名被埋的学生和教师。
这就是中联重科创办二十年来为之努力要造就的高素质的精品人的一个群体。詹纯新将之称为“大爱”。他认为,人因为心存大爱,所以可以置生死于度外,无畏前行,不辱使命;企业因为心怀大爱,所以甘愿倾尽全力,不计得失,追求着一种超越商业目标的价值公理。企业不仅要做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当国家和人民面临危难时,更要做勇于担当的脊梁。
从救援生命的死亡线上凯旋,各位参战勇士又回到各自平凡的岗位,继续履行自己作为产业员工的一份职责。当然,他们的归来也带回一批新的成员——各种更适合救援的工程机械产品。譬如,在已有的用于城市道路、广场、机场、港口码头、施工场地等使用的低压清洗、洒水作业车基础上,开发出用作旱灾地区送水、加装自吸功能后可以进行排涝减灾的抢险救援车辆;在原有用于环境监测的车辆基础上,开发出用于灾后城市地下管道等消毒、灭蚊处理的救援车辆,等等。
在中联重科产品目录上,每一件抢险救援新产品的诞生,都有着一个不同寻常、催人泪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