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梁文灏、郑颖人、王景全,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等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云集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山论剑”,探讨盾构技术创新及掘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今后修建特长海底隧道提供技术储备,为加速我国盾构产业化进程出谋划策。
在开幕式上,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继奎表示“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发挥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进一步推动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引领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发展潮流”。
据悉,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隧道大国,隧道施工进入穿江越洋时代。经过十多年实践,我国盾构及掘进技术取得突出成绩,一些领域走在国际先进行列。但在施工智能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等方面还需加快发展和提高。
此次论坛,就是为了探讨解决极度软硬不均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难题,加强我国盾构及掘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王梦恕院士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不同地层条件下的盾构和TBM选型》的学术报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和TBM施工提供了设计施工优化方案;洪开荣做了题为《盾构及掘进技术平台建设创新与研究》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创新与研究现状;杨华勇就企业和高校如何进行技术研发、人才团队建设、开放交流等方面的协作提出了思考建议。
论坛上,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在记者提及盾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相关问题时说“盾构机施工面临地面变形、设备失效、方向失准等三大国际公认的难题,我们攻克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我们是隧道专业施工队伍,要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必须做隧道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数百年来遇水架桥的思维正在被打破,从大江大河甚至海底下面穿越已不再是梦想。“人在地上走,车在地下行。江河湖海任我游,岛峡相连新大陆。这是中隧人的梦想,也是隧道科技未来使命之所在。”洪开荣自豪地说。
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河南省科技厅、中铁隧道集团主办。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丁荣富主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