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角逐
“中海油此次9个招标区块的水深在300—4000米,适合应用半潜式钻井平台进行开发。若每个区块需要1个半潜式钻井平台,则至少需要9个。从国内海工装备制造实力和政策支持海工装备的角度看,中海油与外资合作开发将倾向于采购国内装备。”信达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
根据海洋油气开发的不同阶段,涉及的海工装备主要包括四大类:勘探设备,如勘探船等;钻井设备,如各种钻井平台、钻井船等;生产设备,如各类生产平台;辅助设备,如铺管船、起重船等。
海工装备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高回报”的特点,资金实力、科研实力雄厚的国企率先走在行业前列。
中集集团收购的烟台来福士是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商,其2010年交付了1艘散货船、3台半潜式钻井平台,使中集来福士成为国内首个交付深水半潜平台的海工企业,拥有批量化、产业化建造高端海工产品的能力。
振华重工2010年收购的美国F&G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和服务公司之一,目前全球10%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和20%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由其设计。银河证券认为,振华重工在海工辅助船领域有传统优势,收购F&G将助力其进军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在船舶制造上分庭抗礼。前者拥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拥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两者在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FPSO的设计、制造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其中,由中国船舶旗下上海外高桥厂制造的“海洋石油981”已于今年5月9日正式在南海开钻,迈出了我国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的第一步。
“就对公司业绩贡献而言,辅助领域的小公司所受影响,要比大公司更大一些。”一位券商分析师说道。在辅助领域,拥有专长的中小企业独具优势。如生产船用锚链、海洋工程系泊链的亚星锚链,进行索具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的巨力索具,进行船舶工程设计、海洋工程设计及船舶建造监理的上海佳豪,生产海上风电起重机、特种船舶起重机等海上起重设备的润邦股份等。而在油气开采业务上,拥有深水物探技术的中海油服、具备页屑回注技术的杰瑞股份等颇具优势。
在卫星导航、测绘测量方面拥有专业技术的公司也有望分享南海深水油气开发蛋糕。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作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测绘测量产品和海洋声纳装备领先厂商,中海达的测量产品能够提供海上油田工程建设所需的测量与定位支持,而其海洋声纳产品能够刻画海底地形地貌、采集水深等数据,公司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油的钻井勘测、平台建设以及航道建设、海底资源环境勘探、海底管道铺设、码头建设等领域,若南海资源开采与建设进入实质发展,公司将有广泛参与空间。
不过,目前我国在深水油气开采方面的技术和装备仍存在自主研发创新不够、高端制造水平不足、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欠缺、进军深水能力较弱等问题。“以海工装备为例,目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钻井平台的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而就应用于深水区域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而言,除船体、锚链等为中国制造,其他主要设备均有赖于外国进口。”赵志明称。
“中国公司要想分享更大的南海油气蛋糕,还需加快练好内功,才能在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份额。”一位业内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