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振兴看沈阳。沈阳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9年,是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改观最大的时期。2011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20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1%,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3%。
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
“沈阳制造”转型升级带动工业整体走强
沈阳是门类齐全的老工业基地,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许多“中国第一”。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沈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困难,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全市30%以上的企业破产,60%以上的企业亏损。
据铁西区老职工苗胜涛回忆,那时,天灰蒙蒙一片,由于亏损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建设大路上经常出现上访堵马路现象,工人的情绪失落到极点,悲观、沮丧、无助、焦虑充斥着这片土地。
中央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给沈阳带来了发展机遇,市委提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振“沈阳制造”雄风。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走出困境的契机出现在资产重组以后,沈一、中捷、沈三三大机床厂合并成立集团,相继并购了德国希斯、重组云南机床、控股昆明机床,形成国际化、世界级的机床企业,去年实现机床销售收入27亿多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其中300多个品种的“沈阳制造”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沈鼓集团、北方重工、远大集团等企业也在重组改造中摆脱困境,如今正在向世界级企业集团迈进。
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崛起提振了沈阳人的信心和底气,其产业的连锁和辐射效应带动了全市工业整体走强。2011年,沈阳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其增加值已占沈阳市工业增加值的89%。2011年,沈阳工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而改造前的2002年还不到900亿元。
在创新体制机制中谋发展
2002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GDP排位中,沈阳市排在倒数第3位,9年之后的2011年跃升至第4位。
老工业基地振兴最缺的是资金和项目。沈阳坚持改革开放,从国内外两个市场寻找发展的“粮食”。“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国内规模以上企业7244个、总投资53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342个,新增世界500强企业30家。
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体制机制创新。沈阳从经济体制改革中找出路,对占绝对主体的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多元成分改造,使非公经济比重占全市经济的65%以上。
从科技创新中寻找经济效益。全市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304家,其中,国家级26家。2011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平均增速近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
沈阳市发改委副主任赵恒波说,目前,沈阳建成了铁西装备制造业、大东汽车工业、浑南高新产业三大聚集区,形成了机械装备、汽车、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电子信息4个千亿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航空、现代建筑等新型产业体系。
东方新鲁尔拔地而起
9年前,铁西老工业区到处是一片衰败景象:区内90%的国有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13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说,沈阳市委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享受市级管理权限,并赋予区域内土地出让审批权和土地出让金收益及配套费支配权,总面积由40平方公里扩大到484平方公里。利用土地级差优势,实施东搬西建,努力破解调整改造“钱从哪来、人往哪去”等世界性难题,即把工厂从老区搬到西部的新区,原地植入现代服务业和改善生态环境。
铁西,这个为工业而生、以东方鲁尔著称的城区,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完成了转型,传统工业向现代制造业全面升级,被国家发改委授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2002年的20倍。
铁西实施了大规模的福民拆迁工程,而受益最多的是建设大路以北的棚户区居民。据统计,铁西区共拆除棚户区、平房连片区和危旧楼房376处,面积达673万多平方米。在工人新村,记者见到41号楼512号的段凤莉。“我参加工作就在铁西生活,过去住的13平方米简易楼里,6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厕所。现在的回迁房是51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楼房,我们老两口住着,生活别提多舒心了。”段大娘说。
和段大娘一样,铁西区6万多户居民告别了过去那种破烂不堪的生活环境,住上了花园式、配套设施完备的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