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程机械与维修》 > 产业篇 > 特稿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聚焦2011年工程机械出口市场分析(图)

2011/10/11 09:56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作者:《工程机械与维修》

应对国际挑战的方式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恢复,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在2011年4月召开的109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成交额较2010年春交会增长24.4%。其中对欧盟、美国、金砖国家的成交额占60%以上,尤其与巴西成交额增长约1.8倍,与美国成交额增长77.6%。

但同时,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西亚、北非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灾害,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延续以及美国超宽松的流动性等叠加影响,为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直接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仅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本已高企的通胀压力加大,也使发达经济体感受到了压力。

从国内市场来看,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其中机械工业同比增长41.77%,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与进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人民币升值,部分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银行贷款利率提高,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趋势的愈发显现,也将给出口带来困难,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所以,面对当前国内外的进出口形势,行业应该在提高自身实力、规避汇率风险等方面下功夫,以保障出口工作的良好发展。

应对国际挑战

应对国际挑战

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结构和产品技术含量均在逐步改善,出口价格也有所提高。2011年上半年装载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4.18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3.42万美元/台,提高了0.76万美;上半年推土机出口的平均单价为10.44万美元/台,比2010年同期的9.2万美元/台,提高了1.24万美元等。但是,就目前形势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出口产品中中低档产品占比较重,出口结构和企业发展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目前,面对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关出口企业应及时洞察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如铸件、锻件、结构件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需求,推动出口工作的向好发展。同时,国内企业应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挡次,加强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把握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1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进口增长迅猛,创历年新高,国内企业应把握这一机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持续扩展国际业务。

2011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发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其中工程机械产品包括:全断面掘进机(刀盘直径>13 m);履带式起重机(起重量>300 t);高等级公路稀浆封层机(料仓>10  m3,制浆>3 t);沥青路面铣刨机(铣刨宽度>2.5 m ,铣刨深度>3 cm)。针对这些设备的进口,国家将给予贴息(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政策支持。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将进一步降低进口成本,扩大产品进口量。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