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研究

共有3171条相关内容信息

稳居“智”造顶流!中联重科获评2022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日前,2022年度湖南省拟认定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标杆车间名单“新鲜出炉”,中联重科荣耀上榜,被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再度彰显了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示范作用和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大实力。 中联重科入选2022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 此次评选旨在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为基本要素,面向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创建若干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具

智能引领新发展 上汽红岩H6智能重卡荣获科技智能重卡金灿灿奖

2022年是我国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刻,整个商用车行业正朝着“新四化”方向大步迈进,上汽红岩更是使命在肩,正以技术不断助推行业前行。11月20日,由商用车实用技术研究院主办、智通传媒承办的“首届商用车实用技术大会”在浙江千岛湖隆重举行,旨在引导商用车设计制造、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上汽红岩H6智能重卡一举夺得“2022科技智能重卡金灿灿奖”,彰显出上汽红岩的智能化硬核实力。

中联重科司庆三十年,混凝土机械钜惠三十天!多买高返,限时惊喜

中联重科司庆三十年,混凝土机械钜惠三十天 1956年,作为中国创立最早的,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长沙建机院(中联重科前身)正式成立,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发源地”。 1966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971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座混凝土搅拌站,1972年,研制出国内首台机械式混凝土输送泵,拉开了中国混凝土

启航新征程! “科技月”,西筑科研发展十年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为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作用,借助今年“科技月”活动,今天我们回顾过去十年公司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为新时代公司科技创新再上新征程聚力领航。 一、搅拌新产品 十年来,公司先后研制了JD5000、DB270、S3000、SG4000、SG5000X、SG5000、SG

2022年同力股份非公路用车新产品鉴定会成功举办

同力重工非公路用车新产品鉴定会 11月19日,同力股份研发的“TL885T非公路宽体自卸车”、“TL89系列非公路宽体自卸车”、“TLE105纯电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TLY751非公路移动式加油车”、“TLD125非公路矿用自卸车”5项新产品项目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其中,1项产品主要技术性能国际先进,4项产品主要技术性能国内领先。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本次的

赋能公路建养!徐工协办江苏省第六届交通信息化论坛

11月19-20日,江苏省第六届交通信息化论坛暨智慧交通产品技术博览会在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启。 江苏省第六届交通信息化论坛暨智慧交通产品技术博览会启动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分别致辞,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凌耀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耿

谭旭光:潍柴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再破52.28% 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54.16%

“连续三次突破全球纪录,还是自己破自己的纪录!” 11月20日下午,潍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业化产品。这不仅标志着潍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无人区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更是潍柴迈向世界一流科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潍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业化产品

柳工欧维姆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高宗余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11月17日,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小明等自治区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等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见证下,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祥全代表欧维姆公司,分别与张喜刚院士、高宗余院士签署了《高性能、长寿命缆索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超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2100MPa抗疲劳耐久型平行钢丝斜拉索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到潍柴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11月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带队到潍柴科技一线调研,向潍柴科技工作者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志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山东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潍坊市委书记江敦涛等陪同调研。 李晓红一行先后考察了潍柴产品试验测试中心、智能化工厂和科学技术研究总院,详细了解企业技术研

中联重科员征文: 大型模块化整体吊装成为建筑吊装新趋势

全球最大上回转塔机中联重科W12000-450上回转塔机,是全球超大型塔机创新升级的里程碑式产品。攻克了超大载荷下塔机强度和刚性的技术难题,首创分体式平头单臂架技术、杆系单销榫头/特大标准节技术、“八金刚”平滑大变小/顶升过渡等专利技术,运输便捷,装拆高效。荣获“2022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技术创新金奖。 中联重科全球最大上回转塔机W12000-450 本期

铁建重工智能型凿岩台车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1月16-17日,2021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暨中国交通运输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由铁建重工牵头,联合中南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智能型凿岩台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

“国四”将至,看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如何实力护航

潍柴雷沃“国四”农机 依据《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自2022年12月1日起,农业机械产品的排放标准将由目前的“国三”升级为“国四”。当下已经进入11月中旬,可以说“国四”排放升级切换已经近在眼前。然而,农机行业从业者却都在焦虑:明年“国四”发动机稳定性、可靠性能否靠得住? 其实,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四”排放标准升级,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早已做好了“国四”产品的

徐工挖机G系列新品惊艳首秀,全速竞跑“国四”新赛道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11月10-12日,国内年度首场专业展会“2022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交易会”在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以“到徐州,销全球”为主题,聚焦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为行业企业面向广大市场搭建了专业、开放的交流服务平台。 徐工展台现场 开展首日,无数目光聚焦徐工展台,徐工挖机G系列新品的首次惊艳亮相,在这个国四切换的时

纯电环卫,“双碳”先锋:福田普罗科新能源产品推介会成都隆重召开

11月12日,福田普罗科新能源产品推介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推介会旨在与环卫事业同伴们交流探讨环卫行业新发展,环卫技术新升级。四川省市政市容协会会长李辉,伏泰云(成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鲁峰、福田普罗科营销副总裁程小建,福田普罗科营销公司总经理雷领冬,福田普罗科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知平,伏泰云(成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华锋以及环卫行业服务商代表等出席活动。 福田普罗科新

中国制造如何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山东潍柴的创新实践

有研究者系统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布特征、低端锁定效应后,提出了从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四个方面的跃迁路径。 潍柴无疑选择了一条更为复杂的产业融合模式,并通过延伸动力链、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掌握了话语权。 一、系统性创新:延伸动力链,重塑价值链 潍柴的每一步资本运作都蕴含深意和长远价值,以至于资本摸不透,对手跟不上。 2005年,潍柴以10.233

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发改投资〔2022〕16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工商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着力做好“六稳”、“六保

矢志创新铸重器,中央宣讲团在中联重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侧记

11月5日,“新湖南”客户端“风向标”栏目以《牢记嘱托走在前 矢志创新铸重器——中央宣讲团在中联重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侧记》为题,聚焦中联重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聆听中央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收获与体会,以下是报道全文。 11月4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中联重科生产车间宣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中联智慧产业城内,重型机械霸气“列队”,工业机

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生产的全过程数字化,使得制造业具备了“生产、制造、物流、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特征。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模拟真实世界,展示仿真过程中的实时变化,实现生产全流程控制。数字化浪潮之下,制造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数字孪生技术是指以虚拟的工业设备为例,通过三维空间模型模拟出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状况,以此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设备运行状态管理。 数字孪生分为两个层次:一

西安市55个重点观摩项目,陕建参建项目占一半

11月2-4日,参加西安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三季度总结调度会的与会人员利用3天半时间集中观摩了产业、民生及生态等领域55个市级重点项目,实地领略了重点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切身感受了全力推动高质量项目的决心干劲。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陪同市领导观摩了部分项目。在这些重点项目中,由陕建控股集团承建参建的20余个项目接受西安市各级领导的观摩,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如火如

绿色发展,碳路中国:临工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挑战之一。而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力量、实体经济的制造根基,工程机械行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 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 近日,在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上,临工获颁科学碳目标证书,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首家获批加

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动力电池产业调查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增强产业对绿色消费的有效拉动和汽车强国的创新支撑,新能源汽车具有风向标意义。 扩大内需,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汽车强国,离不开产业配套。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

经济参考报:中联重科卅年的笃定前行与精神内力

10月31日,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专版刊发《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中联重科卅年的笃定前行与精神内力》文章,立足于公司的核心文化理念,解析中联重科三十年来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以下是报道全文。 ▲《经济参考报》专版报道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这是“四书”之一《中庸》中描述

谭旭光十年磨一剑,投资110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创新能力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 2022年10月30日上午,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在山东潍坊正式揭牌启用,从规划建设到正式投入使用,软硬件总投资超过110亿元。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涵盖发动机、新能源、液压传动、未来技术等方向,全面整合发动机研究院、大缸径发动机研究院、液压传动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电控与软件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智慧农业研究院、工艺工匠研究院、产品试验测试中心等平台,形成了“八院一中心

从潍柴动力“八院一中心”看谭旭光的科技布局

10月30日上午,潍柴全体科技工作者迎来了一件大事、喜事——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正式启用,潍柴人才公寓同步投入使用。这是潍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坚实行动。 启动仪式 记者了解到,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历时10年规划建设,总投资超过110亿元,自主研发能力在全球同行业迈入了领先地位。 潍柴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全面整合了发动机研究院、大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肖刚:研发一流燃氢发动机是玉柴的使命担当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命名表彰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其中,玉柴先行柴油发动机性能开发首席总师肖刚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肖刚 “其实没有什么‘最’,因为在玉柴能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很多,比如燃氢发动机的点火、柴油机热效率提升,包括国际标准修订、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开发等;也没有什么所谓的‘骄傲’

潍柴“四位一体”创新体系爆发科技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很多企业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何创新?就不一定都有清晰的战略要领和战术路径。潍柴通过多年创新实践,逐步构建起“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基础创新+工匠创新”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牢牢抓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自主创新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中 潍柴始终保持研发高标准、大投入,仅发动机业务近10年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全球拥

谭旭光: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落实到底!

2022年10月30日上午11:00,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暨人才公寓正式启用仪式在潍柴工业园区举行,谭旭光出席活动并讲话。潍柴全球科技工作者共计10000多人线上线下参会。 谭旭光出席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暨人才公寓启用仪式并讲话 潍柴动力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文淼,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王树军为潍柴动力科

杭叉集团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日前,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基于电助力转向的智能化站驾前移式叉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据悉,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登记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奖项,是我国机械工业领域最高的行业科学技术奖,在行业中

从德国宝马展,看世界动力格局|潍柴打造最强“中国动力心”(三)

10月24日,为期7天的bauma 2022展会在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十余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组成“硬核军团”精诚携手、联袂出击,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全新产品、前沿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展现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崭新作为,尽绽中国之风、尽显中国实力。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潍柴通过为这些国内主机厂提供高端定制化、极具竞争力的动力解决方案,以及出兵林德液压、欧德思、

高远圣工批量设备集中发车,助力国家公路建设

作为国内施工与技术研究经验丰富的养护机械设备制造商,在严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各部门积极配合,近日,高远圣工旗下纤维同步碎石封层车、钻石款稀浆封层车等开始有序发货,披红挂彩,整齐列队,分别发往华东、西南等地,交到客户手中,陆续奔赴施工一线,保障客户工期,助力国内公路重点项目建设。 深耕行业多年,随着国内公路养护装备日臻成熟,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高远圣工大浪淘沙,凭借着核心的技术优势

在沃尔沃集团,怎样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在大沃(沃尔沃集团)的数字与信息技术部门,我们希望用数字化能力为集团创造价值。通过以新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和数字技术,带来可盈利、可延展和差异化的数字产品。 在大沃,我们有着超过百万台联网车辆和设备。背后的宝贵经验,在数据分析的加持下,螚为未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来更多的智慧选择,进一步赋能我们的客户和驾驶员。可以说,在实现大沃2030年的绿色减排愿景方面,数字与信息技术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凡十年,徐工非开挖机械的奋进之路

新时代十年,徐工非开挖机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围绕绿色环保、智能化等内容,成功研制系列水平定向钻机、顶管机、斜井钻机…成为推进地下管网、雨污分流高质量建设的“尖兵利器”。 全球最大吨位:XZ13600水平定向钻机 该产品的回拖管道直径1422mm,总长度1150米,一共用时11个小时,这是徐工XZ13600水平定向钻机在唐山曹妃甸穿越管道项目中的大手笔之作。面对复杂的地质状况,全球最大

2022年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2022年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工作推进会于2022年10月11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在京召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集团总部、各省分公司近千人参加。 2022年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2022年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详细流程、工作方案以及相关细节进

聆听二十大报告丨党的二十大代表付玲谈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0月19日,《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刊文《议报告·创新驱动发展》,刊载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付玲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感想与体会。 《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议报告·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付玲表示,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她切身感受

迎“篮”而上展风采,山东临工2022年篮球赛精彩落幕

为充分展现职工充满活力、富有激情的精神风貌,山东临工2022年篮球联赛在近日举行。比赛共有7支代表队报名参加,分为AB两个小组。 比赛现场 经过9场小组赛的角逐,技术研究总院、营销后市场、挖掘机事业部、机关联队4支队伍杀入半决赛。随后,技术研究总院和挖掘机事业部代表队击败各自对手挺进决赛。 比赛现场 10月13日下午16:00,广大篮

【奋进卅载】中联重科起重机研发大拿刘宇新:二十八载持续耕耘展匠心

“全球首台纯电动汽车起重机诞生”“全球首台混合动力全地面起重机下线”“全球最大全地面起重机批量交付”……近年来,一系列闪耀夺目的明星产品陆续在中联重科下线。荣耀的背后,是无数起重机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其中,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刘宇新就是典型代表。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刘宇新 1994年,刘宇新从湖

柳工获批广西重点实验室!持续发力新能源与自主作业赛道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公布2022年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柳工建设的“广西工程机械新能源与自主作业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是广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技强桂”战略的关键举措之一;重点实验室围绕九大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择优组建。 广西工程机械新能源与自主作业重点实验室 广西工程机械新能源与自主作业重点实验室依

中联重科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助力河南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

目前,河南省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丰收在望。10月10日,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省重大公益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项目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暨工作交流会在鹤壁市召开。 专家组用一台中联重科CF50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进行实打测产。最终结果显示:收获面积0.51亩,机收籽粒鲜重616.2公斤,测定籽粒含水量为30.9%,按14%标准含水量折合产量达到了970.8公斤/亩,创下产量

三一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应用现状及优化方案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

10月10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新型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三一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应用现状及优化方案论证会”,30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共同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参会领导及专家合影留念 智能建造代表了建筑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当前,创新突破智能建造相关核心技术

卡特彼勒“制造月”系列故事:执着匠心书写彪“焊”人生

卡特彼勒“机械手技师”李春虎 十月,是2022卡特彼勒“全球制造月”。卡特彼勒“制造人”眼中的“制造”是什么?走近制造人,聆听他们的心声,讲述他们的故事。 “制造月”系列故事第一期,且看“机械手技师”李春虎的彪“焊”人生。 在装备制造业中,焊接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制造工艺,随着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对焊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优秀的焊工工匠更是不可多得的人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