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路径

共有46482条相关内容信息

机械工业到了转型升级关口 提高创新能力成关键

“今年前7月,我国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回落,尤其是利润增速回落幅度大于产销,产能扩张过猛,恶性竞争加剧,行业转型升级已越来越紧迫!”在8月26日由无锡市机械联合会主办的“无锡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的一席话,引来在座业内嘉宾的一致认同。降,成为行业趋势 “降,正成为机械工业变化趋势的首要特点。”蔡惟慈不无忧虑地表示,机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虽然总量再创新高,但

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寻求突破之发展路径

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兆帕为分界,20兆帕以上和以下的零部件将采用不同的支持政策。兆帕是指工程机械零部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 苏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重点解决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他说,目前是投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最好时机。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

中联重科“十一五”:释放科技创新巨大能量

在“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众多代表了最新科技水平的展品中,一件庞然大物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这就是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臂长最长的60米X支腿六节臂泵车。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泵车在结构、泵送液压和电控等方面都采用了许多的全新技术,是国内目前惟一的X支腿六节臂泵车,可大大扩展超长臂架泵车的工地适应性。这一款款产品的背后是中联重科强大的研发能力,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企业

三一重工:从技术“被”创新到自主创新

虽然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落下帷幕,然而关于科技创新的话题仍在延续,尤其是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自主创新改变世界市场格局所引来的思考。 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项评选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继2005年获奖后,三一重工在国家级科技奖项上的又一重要斩获。 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三一重工,力求再现该公司自主创新之路径。 创新之

三一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成就企业软实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在通往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光靠几个硬项目、几个独立的技术是无法支撑的。而一个系统的创新工程,则是催生成果的沃土。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这种创新组织的管理行为,使企业的“软实力”得到提升。这一创新创新平台的搭建,是企业从战略层面系统地加强技术创新谋划,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最好诠释。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持续探索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三一重工形成了

一高双核攀高峰 创新战略助力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的创新能力何以源源不断、与日俱增?总裁向文波的解释是:我们始终坚持“一高双核”创新战略,并构建了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三一重工在创业之初,就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启动了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制定了“一高双核”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品质的产品定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核心部件自主研制。根据创新发展战略,三一重工先后编制出台了《三一重工研发体系规划》、《产品“数一数二”战略》、《知识

太重新春第一会!韩珍堂主持召开科技创新专题会

韩珍堂主持召开科技创新专题会 鸣枪起跑,开局起势!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太重召开了科技创新专题会,凝聚新共识、拿出新举措、点燃新引擎,奏响了科技创新舞龙头、凝心聚力开新局的太重声音,全力吹响公司立足新起点、再战新征程的冲锋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堂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实干争春早,奋斗向未来!近两年,公司每年新春第一会的主题都释放出鲜明信号,此次也不例外。一开年

柳工65周年·创新篇:以中国心,创世界新,谋未来兴!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机遇期,“创新”处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工视察时也曾作出重要指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回望柳工65年光荣与梦想的征程,“创新驱动发展”正是最好的总结词;再看今朝叱咤全球,“客户至上,创新驱动未来;奋斗为本,合作创造价值”亦是柳工最强劲的发动机。 65年前的星星之火,犹在柳江之畔闪烁。一

星邦智能十五周年,进入新时代、构建新链接、勇创新高度

15年发展路,星邦智能始终坚守客户第一初心,秉持“专业星邦、匠心品质”的理念,持续突破创新,谋求企业与用户、员工、产业链以及社会多方的彼此成就。 15年的砥砺奋进,星邦智能实现了从开拓者到引领者的跃迁蜕变,也带动了中国高空作业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站在下一个15年的入口,我们有了新的思考。 5月11日,以新时代·新链接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2022)》工程机械领域组评审会在浙大召开

2023年2月24日,“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2022)”(以下简称“绿皮书(2022)”)工程机械领域组专家评审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联合举办。组长、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杨华勇院士主持会议,副组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工程机械领域相关专家,以及机械工程学院龚国芳教授、院长助理王柏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大脑”,让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焕然一新。“以前要获得一组生产数据,工程师得到现场花6个小时收集,现在只要1分钟。”指着百余块屏幕上显示的生产控制信息,公司炼铁厂厂长孙智强说。 沈阳五颗珍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发的100名“数字员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能帮助疾控部门进行疫情流调排查。传统产业在创新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在创新中加速崛

达刚装备勇当先,环保创新再领跑!达刚控股集团开展“渭南行”活动

达刚控股渭南总部基地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中心 达刚控股渭南总部基地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中心现场拍图 2022年6月22日,“达刚装备勇当先、环保创新再领跑”渭南行活动在“达刚控股渭南总部基地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中心”隆重举行,达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各事业部管理团队和全体成员均参与了本次活动。 孙建西董事长:“下定决心、一干到底” 这次到渭南“大练兵”,集团公司

以科技创新引领,走“双循环”道路——湖南日报特刊发表何清华署名文章

2021年7月1日,湖南日报推出《百年风华湖湘潮》百版特别报道,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特刊第35版发表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教授署名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走“双循环”道路》,并以《风起山河,乘风破浪》报道山河智能。 湖南日报特刊发表何清华署名文章 全文附后: 以科技创新引领 走"双循环"道路 何清华 去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河智能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湖南

人民日报:长沙展成为展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对外开放成就的窗口

2021年05月24日,人民日报第09版本特别报道《湖南奋力攀登新高地》,原文如下: 湖南奋力攀登新高地 5月19日至22日举办的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吸引了超过1400家国内外企业,32家全球50强工程机械企业参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4家长沙本土企业带来的新一代产品一亮相,就受到参展者关注。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正在成为湖南一张新名片,成为湖南展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对外开放成就的一个窗口

牢记总书记嘱托|只有创新才能自强 才能争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视察,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柳工以及广西工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一股“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磅礴力量在八桂大地喷薄而出,激励广西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

创新求变,聚焦“双碳”目标 第十届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启幕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内燃机是全球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的核心部件,是材料、机械、电子等高度集成的产品,其可靠性水平集中体现了国家的制造业水平。 4月23日,第十届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4月23日,第十届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会上,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在致辞中阐述了内燃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内燃机可靠性直接影响

《新闻联播》重磅报道中联重科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在头条推出重磅新闻——湖南:创新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5分45秒的大幅报道中,长沙工程机械王牌产业被点名表扬。 △央视聚焦中联重科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于《新闻联播》截图 该报道中,中联重科近年来取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生动地呈现给全国亿万观众: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制造车间忙碌有序,热火朝天;泵车、起重机等小绿军团臂指苍穹,气势恢宏,尽展一派欣欣向

【2020两会】创新加满油,徐工跑出制造业升级“加速度”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会议现场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围绕“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李克强总理指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

中大机械两项世界级创新成果闪耀济青高速公路绿色科技示范工程

12月19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暨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在济南召开。 大会现场 中大机械首创的水稳三层变两层双机组快速连铺连压初凝期内一次整体成型技术、沥青面层“一字坡无纵缝”整体成型摊铺技术,在济青高速309公里施工中成功应用,闪耀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中大机械集团董事长綦开隆,长安大学教授、中大

【K到King20年】创新再加码 徐工起重屹然砥柱立中流

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起重机行业曲折前行。这其中,1999—2019年,中国起重机市场潮起潮落,品牌格局几经更迭,或新进,或淡出。有这样一家企业,历经沧桑与博弈,却从未迷失,应势而动,砥砺前行,雄霸市场20年仍岿然不动,为中国起重机产业树立了一面标杆旗帜。 徐工起重机械 他就是徐工起重机械。 而这与其一以贯之

江苏省委书记高度赞扬徐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突破创新勇气与实力

为期三天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WIMS)在江苏南京举行。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围绕“聚·融·创·变”主题,解析智能制造未来趋势,共谋合作发展。 12月8日上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莅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智能制造与模式创新馆,娄书记和吴省长亲临徐工信息展区,重点考察了Xrea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省市领导莅临徐工信息展区参观指导 工业互联网、大

推进调整改革创新 大连重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重工)在重机行业经营大幅度下滑,盈利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下,通过狠抓提质增效、市场拓展、科技创新、风险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企业经营规模和运行质量位居重机行业前列。特别是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研制出一批重大高端技术装备,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大连重工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功能航天发射移动平台脐带塔,助力“长七”火箭发射升空;为FAST工程配

潍柴70年创业路探寻:何以历久弥强?唯有创新!

  国内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   国内第一台大功率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   国内第一套自主ECU电控系统;   行业内第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如果问及潍柴的技术实力,潍柴人或许会一口气罗列好几个“第一”来问答。这些耳熟能详的“第一”,是近年来潍柴自主创新路上最闪耀的几颗明星。而与这些“第一”相呼应、相交织成一片熠熠星辉的则是: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全系

潍柴70年创业路探寻: 何以历久弥强?唯有创新!

  国内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   国内第一台大功率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   国内第一套自主ECU电控系统;   行业内第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如果问及潍柴的技术实力,潍柴人或许会一口气罗列好几个“第一”来问答。这些耳熟能详的“第一”,是近年来潍柴自主创新路上最闪耀的几颗明星。而与这些“第一”相呼应、相交织成一片熠熠星辉的则是: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全系

人民日报:国家电网依托自主创新扬帆海外

7月初,启动不久的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设,地质勘探、塔基定位等施工准备工作正紧张进行,这项工程是我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国门的首个工程。9年来,国家电网依托自主创新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投资运营了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香港6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承揽了埃塞俄比亚等多国骨干能源网建设,境外资产突破1000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90亿元。 国家

施工企业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0次年会将于2015年4月25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年会的系列活动之一,23日上午, “第五届工程设备物资管理论坛暨施工企业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鸿庆出席会议并致词。协办单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中国新兴建设开

鞍山撬开海外并购市场 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做大做强

“自2008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海外并购项目35项,其中海外科技型并购项目30项,并购总额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亿元);已获省财政补贴1.8274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市财政配套补贴8557万元,居全省第二位。海龙重工(美忱集团)的美国智能工程机械多元化并购、鑫普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并购,鞍山钦元(磁谷集团)对美国麦格纳永磁传动节能技术的并购等项目,成为鞍山省海外并购的成功典型。”2014年岁末,鞍山市

中联重科车桥公司狠抓创新 实现绝地突围

在中国汽车工业60华诞之际,湖南中联重科车桥公司已经走过了改制从组以来的第六个年头。六年风雨同心,励精图治。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以持续翻番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联重科车桥以文化深耕助推战略落地,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几年来,中联重科车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公司从原来的4.66亿元到现拥有总资产11. 56亿元。自改制重组进入中联重科以来,公司坚持走创新路子,积极谋求公司发展

湘潭工业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制造逐步走向创造

湘潭工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怎么样?从“湘潭制造”到“湘潭创造”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连日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创新 去年11月21日,湖南(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和工程机械展在湘潭举行,以江麓、江南、湘电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带着普通市民难以见到的矿山装备一一亮相;以平安电气、恒欣公司为代表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带着过硬的产品和国家级荣耀参加了矿山展。这次展会不但集中展

三一侨联:创新成就侨界标杆

12月5日,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三一重工与无锡市、杭州市一道被命名为新侨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一重工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同时,三一集团侨联还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荣誉称号,三一集团侨联主席郑建明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三一集团侨联副主席王立和当选为中国侨联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自成立以来,三一侨联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突出推动侨联工作的机制

山东常林钟默:现代制造业实现创新的思与行

日前,在2013装备中国创新企业年会上,山东常林机械集团总裁钟默就“现代制造业实现创新的思与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发言的部分内容: 其实,在现代制造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至少能影响产品成本的50%以上!这是我们过去容易忽视的。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财务和成本,并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考虑工业配套体系,而不能先设计出产品,再去寻找供应商。这里,我想站在一个中小型企业的角度,谈

三一获全国唯一殊荣:新侨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 三一获新侨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成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 12月2日,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到会祝贺。会上,三一重工与无锡市、杭州市一道被命名为新侨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一重工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同时,由于在侨联组织及思想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三一集团侨联还荣获了"全国侨联系统

转型特征彰显 制造业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渤海新区已经成为河北沧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凭借综合大港、便捷路网、产业基础等优势,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又一个新“高地”。日前,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在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召开。 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表示,创新是制造业永恒的主题,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强调,中国制造业已经到了

阶段性特征彰显 制造业创新发展箭在弦上

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渤海新区已经成为河北沧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凭借综合大港、便捷路网、产业基础等优势,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又一个新“高地”。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9月15日在沧州渤海新区召开。主办方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表示,之所以选择渤海新区,正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

中国工程机械TOP50(2013)技术创新金奖榜单发布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3月29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年度盛典——“2013工程机械产品发展(北京)论坛暨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在技术创新、市场表现、应用贡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50款工程机械产品荣登“2012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榜单。能够获此殊荣的产品可以说是代表了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的最新技术以及最新动态。 同时,除年度产品奖外,评选活动还特设四类金奖,

太重集团依托自主创新打造装备制造业旗舰

太重集团依托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旗舰。山西台记者刘海峰报道: 前不久,由太重集团独立研发制造的75立方米特大型矿用挖掘机正式投产。这标志着太重已跨入世界最大矿用挖掘机制造公司行列,其规格、技术性能、生产能力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5立方米挖掘机主任设计师王晓明表示,将大功率的交流变频传动技术,成功运用到工作环境恶劣的露天矿山设备上,整机参数经过最优化设计,包括它的工作尺寸,性能参数,使整个设

太重集团依托自主创新打造装备制造业旗舰

太重集团依托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旗舰。山西台记者刘海峰报道: 前不久,由太重集团独立研发制造的75立方米特大型矿用挖掘机正式投产。这标志着太重已跨入世界最大矿用挖掘机制造公司行列,其规格、技术性能、生产能力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5立方米挖掘机主任设计师王晓明表示,将大功率的交流变频传动技术,成功运用到工作环境恶劣的露天矿山设备上,整机参数经过最优化设计,包括它的工作尺寸,性能参数,使整个设

北新路桥中标国外5.36亿道路改建工程项目

北新路桥(002307)10月9日午间公告,公司于10月8日收到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发来的《中标通知书》,通知公司被确定为艾尼-彭吉肯特-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道路改建工程项目中标人,中标价为847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36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12年10月8日发布的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中间价,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34元)。总工期3年计1095天。 公告称,

自主创新:中国重汽让民族重卡走向世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重型汽车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做强自主品牌,牢牢占据了行业发展的主动权。中国重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自主创新、资本运作和国际化战略成为企业近10年来发展的关键词。 面向市场的自主创新 中国重汽大胆创新、勇于突破,闯出了民族重卡提升发展的新天地 1985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整

熔盛重工:以创新和实力抵御行业下行压力

“过去只闻其名、未见其实,今天第一次来到熔盛重工,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的宏伟气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熔盛重工注重科技创新工作,以此助推转型升级,必将实现更大发展。”28日下午,当在熔盛重工考察的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来到四号船坞,几艘同时建造的38万吨超大型矿砂船让她大为震撼,不禁拿起相机拍照留念。 在一路参观中,中国熔盛重工集团公司总裁陈强从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