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大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为落实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物流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加强行业交流合作,研讨智慧物流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创新。8月24日下午,广交会展馆,时值一年一度的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之际,由中国叉车网、中国AGV网、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智慧物流新机遇、新发展、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大会”在这里召开。现场座无虚席,智慧物流行业领导、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大会。大会组委会特邀嘉宾、深圳唯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保平主持大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秘书长赵春晖,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副院长郑荣部,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春榕,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主任赵赢,中国叉车网、中国 AGV 网总经理胡扬波,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分别为大会致辞。

福建省特检院副总工傅顶和、国家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春榕、国家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照春、同济大学驱动系统创新研究所所长宋珂博士应邀出席大会。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通过视频为大会致辞,她认为:通过大型展会广邀专家学者、行业同仁、展商嘉宾举办行业智能化发展大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仓储物流发展新机遇、新能源叉车发展及应用以及叉车的智能化变革,广开言路,乘势而为,高度契合行业需求;当前,物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智慧型”转变,一体化升级、数字化升级、供应链升级大势所趋,智慧物流驱动管理与决策智慧化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 致辞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 致辞

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秘书长赵春晖在致辞中表示:中叉网成立23年来,第一次举办大型行业论坛,为行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推选先进典型,树立行业标杆,线上线下结合互动,体现了中叉网作为行业媒体智库的服务意识,以及作为行业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希望一届一届的办下去,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秘书长赵春晖 致辞

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秘书长赵春晖 致辞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副院长郑荣部在致辞中表示:市场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次大会,就是大家充分交流、协同创新、增进共识、共克难题的难得机遇,我相信,此次大会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一定能够促进我国智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副院长郑荣部 致辞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副院长郑荣部 致辞

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主任赵赢在视频致辞中谈到智能化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加强行业合作、交流研讨,为智慧物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主任赵赢 致辞

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主任赵赢 致辞

大会主办方中国叉车网、中国 AGV 网总经理胡扬波在致辞中谈到,作为工业车辆行业专业媒体,23年来,中叉网始终坚持为行业搭建专业线上宣传平台,以平台之力助推智慧物流产业发展。为加快物流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加强行业交流合作,主办此次大会,共话行业发展与未来。

中叉网、AGV网总经理胡扬波致辞

中叉网、AGV网总经理胡扬波致辞

大会主办方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在致辞中谈到,在 2022 LET 广州物流展现场,展商展示了过去几年智能化转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坚定了未来继续顺应行业发展潮流、坚持产业升级的决心。在这里,又有一大批行业佼佼者蓄势待发,准备分享他们在工业车辆与移动机器人领域智能化发展的心得。正是这种前赴后继、百花齐放的热烈氛围,造就了过去十多年来,物流装备行业的兴盛,我也相信只要保持这种热情,无论遇到再多困难险阻,工业车辆与移动机器人行业,乃至整个物流装备行业,都能披荆斩棘,踏出一条条康庄大道,通往智慧物流的新征程。

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 致辞

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良 致辞

大会组委会特邀嘉宾、深圳唯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保平主持大会

大会组委会特邀嘉宾、深圳唯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保平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主题演讲部分,共有8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上台精彩分享。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春榕,演讲主题是《AGV叉车质量评估与风险管控工作探讨》,黄主任就行业与产品风险管控,智能搬运机器人在安全隐患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春榕作主题演讲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春榕作主题演讲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苟华进,作《工业车辆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通过对工业车辆电动化技术趋势、电控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服务、电控可配备网络模块接入车辆管理云,以实现远程监控、参数设置、故障分析与诊断、信息采集、数据统计等功能、嘉晨智能网联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国四排放检测,安全监控管理以及车队管理系统,让车辆驾驶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通过嘉晨的分享,我们看到嘉晨在为提升车辆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而不断努力!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苟华进作主题演讲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苟华进作主题演讲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AGV 车体销售经理方宇作《赋能 AGV 产业价值链的“本手”与“妙手”》演讲,从AGV改装行业痛点及行业趋势分析,基于“本手”,升华于“妙手”,让AGV成为专业的搬运设备解决方案,与复杂逻辑过程及丰富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经验的智慧结晶。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AGV 车体销售经理方宇作主题演讲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AGV 车体销售经理方宇作主题演讲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任海华作《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演讲,任总从制造、流通两方面谈智慧物流,从仓、配、转三方面谈场内整体智慧物流分享,让我们对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及杭叉集团都有了新的认识。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任海华作主题演讲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任海华作主题演讲

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品事业部总经理何梓杰作《开放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赋能AMR在制造业中柔性应用》演讲,何总从标准AGV/AMR在制造业的柔性应用,再谈到牧星以开放、好用、高效、安全、柔性的特性,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其仓储系统专家。

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品事业部总经理何梓杰作主题演讲

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品事业部总经理何梓杰作主题演讲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建雪,作《激光雷达3D SLAM技术赋能智慧仓储》演讲,3D SLAM定位方案已成为趋势:3D SLAM定位方案较2D SLAM、反光板等传统方案具有突出的优势,定位精准度高、部署简单、投入少、适用范围广,实现降维打击,已被越来越多行业应用。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建雪作主题演讲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建雪作主题演讲

上海强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叉车行业总监张洪瀚,作《强田助力智慧物流液压电气化升级》演讲,他分享到,智慧物流的大势所趋是逐步实现无人化,而无人化的基础是控制电气化,强田做高可靠的机电液产品以助力智慧物流液压电气化升级。

上海强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叉车行业总监张洪瀚作主题演讲

上海强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叉车行业总监张洪瀚作主题演讲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陈志贤作《新一代绿色智能物流机器人赋能现代物流》演讲,他从企业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主要问题及现状分析,谈到新一代绿色智能物流机器人将如何赋能现代物流。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陈志贤作主题演讲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陈志贤作主题演讲

随后,大会进入精彩的圆桌对话环节,互动主题:《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圆桌对话由同济大学驱动系统创新研究所所长宋珂博士主持,宋博士分别就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发展前景、发展趋势抛出问题,展开对话,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谢立、浙江科钛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朝光、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MO王川龙、安徽宇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叶丰、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X-Mover事业部总监邱方长、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丁南各自作了精彩分享。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嘉宾合影

圆桌对话嘉宾合影

在“双碳”新形势下,国家进一步加大内部物流的结构调整力度,场内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从有人驾驶叉车到无人操作的AGV,自主研发硕果累累,解决方案耳目一新,行业同仁们不遗余力为推动行业发展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大会嘉宾对企业创新成果信心满满,观点新颖,思想深邃,对智慧物流行业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视野、新方法。大会效果超出预期,成果颇丰。

为弘扬先进、树立标杆,凝聚共识、勇开新局,为促进智慧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由中国叉车网、中国AGV网发起,自2022年起推出行业“金力奖”!旨在推选先进典型,树立行业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动能,表彰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行业年度标杆企业。

晚会现场

晚会现场

当晚6时,由中叉网、中国AGV网、汉诺威米兰佰特展览(广州)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物流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汉诺威LET之夜-2022中国工业车辆和移动机器人暨‘金力奖’”盛大举行!经过三个多月酝酿,由中叉网、AGV网推介,行业专家评选,行业品牌20强、行业贡献奖、技术创新奖、行业新锐奖、优秀供应链奖等,中国叉车、AGV/AMR等100多家企业摘得荣誉(获奖名单另附)。

同时,盛典上中叉网还为林德(中国)、凯傲宝骊(江苏)等公司颁发了2022凯傲·中叉网 I 叉车和移动机器人安全品质万里行纪念奖。

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得到了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同济大学驱动系统创新研究所、广州市物流技术与应用协会、重庆市无人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凯傲宝骊(江苏)叉车有限公司、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深圳唯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瑞来特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合肥环信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上海宇帆电气有限公司、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以上单位的大力支持。

来源:中叉网I叉车网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央视《焦点访谈》关注中联重科创新成果

6月22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区域经济新格局 如何落子全国一盘棋”讲述了我国各区域板块经济发展的[详细]2024-06-25 09:39

方大集团北方重工:沈阳向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迈进的靓丽名片

3月6日,《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沈阳向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迈进的报道。北方重工盾构机产品作为沈阳[详细]2024-03-06 15:53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科〔2024〕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各有关单位: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为牵引,以标志性产品为抓手,遵循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前瞻谋划、政策引导,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前瞻部署、梯次培育。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系统谋划,超前布局。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规律,分阶段培育,动态调整。 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以前沿技术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场景为牵引,贯通研发与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生态协同、系统推进。汇聚政产学研用等资源,融合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开放合作、安全有序。主动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和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统筹技术创新和伦理治理,营造包容审慎、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打造百家领军企业,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制定百项关键标准,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四、重点任务 (一)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1.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地方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发挥前沿技术增量器作用,瞄准高端、智能和绿色等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力。 专栏1:前瞻部署新赛道 未来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未来材料。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未来能源。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 未来空间。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装备,加快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等研制及创新应用,推动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领域装备研制。 未来健康。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2.提升创新能力。面向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用,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产学研用资源,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推动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举办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各界创新动能。 3.促进成果转化。发布前沿技术应用推广目录,建设未来产业成果“线上发布大厅”,打造产品交易平台,举办成果对接展会,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构建科技服务和技术市场新模式,遴选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专业机构,开拓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材料激励政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三)打造标志性产品 4.突破下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量大面广、智能便捷、沉浸体验的消费级终端,满足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新需求。打造智能适老的医疗健康终端,提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质量。突破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入口等具有爆发潜能的超级终端,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5.做优信息服务产品。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构筑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推广开源技术,建设开源社区,构建开源生态体系。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数字化生态。面向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鼓励新产品示范应用,激发信息服务潜能。 6.做强未来高端装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软件等短板,夯实未来产业发展根基。 专栏2:创新标志性产品 人形机器人。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量子计算机。加强可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技术研发,提升物理硬件指标和算法纠错性能,推动量子软件、量子云平台协同布置,发挥量子计算的优越性,探索向垂直行业应用渗透。 新型显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突破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实现无障碍、全柔性、3D立体等显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远程连接、文化内容呈现等场景中推广。 脑机接口。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 6G网络设备。开展先进无线通信、新型网络架构、跨域融合、空天地一体、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技术研究,研制无线关键技术概念样机,形成以全息通信、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特色应用。 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加快突破GPU芯片、集群低时延互连网络、异构资源管理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满足大模型迭代训练和应用推理需求。 第三代互联网。推动第三代互联网在数据交易所应用试点,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重点行业及领域各主体平台数据,研究第三代互联网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建立数据治理和交易流通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高端文旅装备。研发支撑文化娱乐创作的专用及配套软件,推进演艺与游乐先进装备、水陆空旅游高端装备、沉浸式体验设施、智慧旅游系统及检测监测平台的研制,发展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文旅设备。 先进高效航空装备。围绕下一代大飞机发展,突破新型布局、智能驾驶、互联航电、多电系统、开式转子混合动力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推进超声速、超高效亚声速、新能源客机等先进概念研究。围绕未来智慧空中交通需求,加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智能高效航空物流装备等研制及应用。 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围绕深部作业需求,以超深层智能钻机工程样机、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等高端资源勘探开发装备为牵引,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 (四)壮大产业主体 7.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引导领军企业前瞻谋划新赛道,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实施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企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培育多元化的未来产业推进力量。 8.打造特色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产业链,建设先进技术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化的供应链产业链,促进创新资源汇聚,加速数据、知识等生产要素高效流通。 9.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标准互认和要素互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产品配套、软硬协同的产业生态。 (五)丰富应用场景 10.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围绕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领域,面向设计、生产、检测、运维等环节打造应用试验场,以产品规模化迭代应用促进未来产业技术成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推动产业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开拓未来制造新应用。发挥中央企业丰富场景优势,加快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以场景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11.打造跨界融合场景。依托重大活动,实现前沿技术和产品的跨领域、综合性试点应用,打造示范标杆。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加速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打造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创新未来信息服务场景,加速形成普惠均等、便捷智慧的信息服务新范式。 12.建设标志性场景。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引导地方开发特色化的标杆示范场景,依托场景组织高水平供需对接活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鼓励企业面向应用场景开展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建设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六)优化产业支撑体系 13.加强标准引领与专利护航。结合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布局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路线,加快重点标准研制。针对重点标准适时开展宣贯和培训,引导企业对标达标,加速未来产业标准应用推广。促进标准、专利与技术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融合。完善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及储备机制,深化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组织协作,构建未来产业高质量专利遴选、评价及推广体系。 专栏3:强化标准引领 前瞻布局标准研究。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制定标准化路线图,研制基础通用、关键技术、试验方法、重点产品、典型应用以及安全伦理等标准,适时推动相关标准制定。 推动标准应用试点。组织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和技术组织,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未来产业领域标准的宣贯、培训,将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方法以标准形式导入企业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 深化标准国际合作。支持国内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化活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国际标准研制,探索成立国际性标准化联盟组织。 构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未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风险监测与评估。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产业专利池,开展重点产业链专利分析,建设高质量专利遴选、评价及推广体系。 14.同步构筑中试能力。按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提升精密测量仪器、高端试验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供给能力,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加快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一批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高工程开发、技术熟化、样品试制、测试验证等中试服务水平。 15.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未来产业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优化鼓励原创、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大前沿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16.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5G、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千兆光网等建设,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引导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未来产业,深化设施、设备和数据共享,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融合赋能,发展公路数字经济,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在中央科技委领导下,按照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形成部际协同、央地协作的工作格局。以实施意见为指南,围绕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推广先进的典型案例,营造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金融支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优化风险拨备资金等补偿措施。 (三)强化安全治理。坚持包容审慎的治理理念,探索跨部门联合治理模式,构建多方参与、有效协同的未来产业治理格局。加强伦理规范研究,科学划定“红线”和“底线”,构建鉴别-评估-防御-治理一体化机制。引导企业建立数据管理、产品开发等自律机制,完善安全监测、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置手段,防范前沿技术应用风险。 (四)深化国际合作。依托“一带一路”等机制,鼓励国内企业与研究机构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我国建设前沿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举办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组建未来产业国际创新联盟。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治理规则和国际标准制定,积极贡献中国产品、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交通运输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24年1月18日[详细]2024-01-30 09:23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详细]2024-01-24 09:0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据了解,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制造业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发展中试产业: · 强化政策协同。完善中试政策体系,促进中试与高新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政策有机结合,加强中试信息交流、资源共建共享、产业链对接协同,优化配置要素资源。 ·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以产业化为目标,凝练中试共性需求,推动中试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重点突破极端复杂环境试验、可靠性仿真分析、数字孪生等中试关键技术和计量、标准、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用户单位联合攻关,解决中试瓶颈问题。 · 突破软硬件产品。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锻长板,以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为导向,推进软硬件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成套化发展。组织实施一批满足应用场景要求的软硬件产品示范项目,推进中试软硬件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 打造自主中试线。提升中试线系统集成能力,促进优质自主产品在建设中试线过程中先行先试,提升中试线自主可控水平。推动中试线软硬件产品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基础设施的集成应用。打造行业中试线示范样板,遴选一批中试示范线,并组织推广。 · 培育优质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仪器仪表、计量标准装置、试验检测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中试软硬件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拓展全链条服务。鼓励各类平台形成覆盖工程开发、技术熟化、工艺创新、样品试制、试验检测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设备租赁、远程运维、共享实验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遴选中试服务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详细]2024-01-23 15:3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总注册资本3.86亿元,下属一家合资公司、44家控股子公司和2家参股子公司,现有员工2500人,是2009年中国最大1000强大企业集团之一,在2009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排名第35位。其母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杭州叉车总厂经改制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400万元,是中国叉车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企业,2008年已跻身世界物料搬运设备制造企业前14强。公司(母公司)实施“两头强、中间精”的发展模式,拥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全球供应商队伍、一个精益高效的生产支持系统和一支由50多家销售服务型分子公司和140多家国内经销商、50多家国外经销商组成的强大的营销服务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主导产品为叉车及其他物料搬运设备,已形成1-25吨内燃叉车、1-5吨蓄电池叉车、牵引车、仓储物流设备等全系列、多品种的产品结构,产品已遍布全国,并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近30%,出口占到国内机动叉车出口量的1/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叉车出口基地之一。2009年集团营业收入40.34亿元,其中叉车30.05亿元。公司以“做世界最强的叉车企业”为努力方向,专业于物料搬运,致力于品质进步,积极实施“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全球化整合”的公司战略,以“进取、务实、创新、和谐”的企业精神,创造价值,回报社会,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