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8000亿元信贷规模,设立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8000亿元信贷规模,设立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政策接连出台。

金融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政策接连出台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政策接连出台

——新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明确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设立3000亿元金融工具

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

金融工具的具体用途:一是补充投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二是对于短期内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无法到位的,可以为专项债券搭桥。对于迟早要干的项目,通过金融工具的支持,能够快速精准打通资本金无法到位造成的堵点,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支持力度

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

金融为市场主体纾困

2022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

2022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2022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扩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业务覆盖面。

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即由人民银行按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包括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形成的普惠小微贷款)的2%提供资金支持,更好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

指导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抓紧修订制度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并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以供应链融资和银企合作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

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涉农信贷计划执行,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停工停产期间应急性资金需求、复工复产提供信贷支持。

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支持银行对暂时受困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梳理一批亟需资金的予以重点支持。

——为疫情受困企业做好金融服务

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倾斜,并适当放宽延期期限。

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对2022年减免3~6个月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人房屋租金的国有房屋出租人,鼓励国有银行按照其资质和风险水平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发展

新增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新增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新增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支持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优先支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关键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参与组建创新基地平台企业以及国家级科技园区内企业。

——新增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

支持领域为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初期选择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省份开展试点。

——新增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

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按月发放。具体支持领域包括:一是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包括现代化煤矿建设、绿色高效技术应用、智能化矿山建设、煤矿安全改造、煤炭洗选、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等项目。二是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

——增加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额度

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道路货运物流行业“两企两个”群体。“两企”: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中小微物流配送和快递企业。“两个”: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个体工商户、个体普通货运车辆车主(简称个体货车司机)。

优先支持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贷款申请,以及道路货运经营者、个体货车司机融资需求。

本文来自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2023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公布,新开工5个铁路项目

通知 3月3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通知,印发2023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通知[详细]2023-03-09 09:30

小绿军团出动!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设备批量交付

近日,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批量交付近200台设备,这些设备陆续抵达客户手中后,将主要发往土耳其各个项[详细]2023-03-01 16:50

重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强信号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全文共九个部分,包[详细]2023-02-15 19:0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详细]2023-02-13 18:40

国资委:加大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国资央企22年工作,部署23年重点任务。 2022年国资央企全年营收情况: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5%。 23年重点任务:国资央企将围绕八大重点内容开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具体包括: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会议值得关注的有四个方面,一是考核思路的变化,由“两增一控三提高”变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二是优化国资布局,加强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三是产业链融通发展,发挥央企驱动作用。四是强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投入: 一是对国资委的经营考核,由“两增一控三提高”变为“一增一稳四提升”。2023年新目标中的“一增”是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一稳”是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是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与2022年整体目标相比,不再强调净利润增长,资产负债率的目标由“控”调整为“稳”,增加营业现金比率这一新指标。 (“以净利润作为衡量中央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的指标失之偏颇,央企净利润的质量高低,也取决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净现金流的多少。”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今年增加的营业现金比率这一新指标,旨在强化现金流的重要地位。) 二是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明确了2023年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国资央企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引导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投向。要制定节能环保、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布局结构调整指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三是重点关注产业链的发展,构建央企带动形成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国资委2022年以来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会议指出,各央企要聚焦重点领域,构建以链带面、织链成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组织系列对接活动,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四是强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来源:工业互联网观察)[详细]2023-02-07 14:1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