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立法提速 重大项目批量落地

2022/06/29 15:03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城市更新立法再提速。《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发布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北京成为继深圳、广州、上海之后,第四个针对城市更新立法的一线城市。此外,南京也将城市更新立法提上日程。

立足于扩大有效投资,不少地方还在加快酝酿并批量落地城市更新项目,并纷纷成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等。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在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正在加快构建。

G60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丰台站缓缓开出

G60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丰台站缓缓开出

6月20日,随着G60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丰台站缓缓开出,改建后的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以全新面貌开通运营。据了解,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周边将启动站城一体化建设等城市更新项目。

城市更新立法提速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发布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起草说明显示,城市更新立法是推进城市更新制度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北京城市更新的实践支撑和政策基础来看,立法的基本条件已比较成熟。《条例》明确了5大类12项更新内容,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

这意味着,北京成为第四个针对城市更新立法的一线城市。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3月起,《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开始施行;2021年7月,《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9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开始施行。

今年以来,城市更新立法持续提速。《辽宁省城市更新条例》自2月1日起施行。南京也将城市更新立法提上日程。为了让城市更新可以顺利实施,南京提出研究出台南京城市更新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南京城市更新政策“工具箱”,适时启动城市更新立法研究。

从立法内容看,各地城市更新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北京指出,北京城市更新进入减量双控、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上海强调城市更新应当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广州重点关注解决“拆迁难”等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制定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更是制定城市更新条例,为解决城市更新中的难点、堵点设定法规依据,从而指导城市更新行动依法合规推进。在一线城市率先行动下,各地有望加快跟进,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城市更新法规,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法治化保障的新阶段。

重大项目频频落子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内需潜力巨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

而根据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调研和估算,城市更新过程中将撬动十万亿级的内需空间。

进入2022年,城市更新项目频频落子。今年5月底,上海发布《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城市更新成为一项重点内容。方案提出“未来将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年内新启动8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

青岛今年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一季度在建项目已达到641个,完成计划任务的124%。烟台今年全面推进12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截至目前,6个项目已开复工,其他6个项目已开展设计、招标、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成都在持续推进50个既有片区更新项目基础上,新启动片区更新项目30个以上、改造老旧小区600个以上。广州2022年涉及城市更新类的重点项目有54个,合共总投资额超过一万亿。

此外,根据近日公示的《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到2025年,滨海新区将重点实施十大城市更新项目,总规模将达到15至18平方公里,预计项目总投资达1000亿元左右。

图为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后的重庆南岸区黄桷垭老街

图为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后的重庆南岸区黄桷垭老街

“城市更新项目的加快落地,一是有利于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投资潜力,城市更新中的优质项目可以形成较大的投资规模。三是可以推动城市中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激发城市新的经济活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不过,范若滢也提出,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城市具体特征,进行城市更新相关规划,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深入关注城市不同主体的诉求,进行系统性、全局性、协同性设计,真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刘向东则强调,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要坚持“留改拆”并举,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模式,依法依规对未签约的部分留守户实施房屋征收。城市更新项目的征收补偿也要依法依规推进,确保拆迁补偿的利益平衡问题,避免变成简单的土地收储和商业开发行为。

多路资金加快进入

面对规模巨大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完善包括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同样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了解到,辽宁省财政安排城市更新专项资金5亿元,遴选出绿色低碳、历史文化、城市活力、安全韧性、老旧小区改造等五大类40个优质项目予以支持;筹措省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36.7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1109套。

烟台通过成立城市更新基金、银行贷款、发行专项债等方式,全市累计达成融资意向1249.58亿元,已获批298.38亿元,实际到位90.97亿元。

此外,河北提出,整体运作城市更新项目,争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双重信贷支持,整体推动城市更新单元内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的提升。天津提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体检评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开展产业导入、配套服务等经营活动。

“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解决城市更新资金来源问题。”刘向东认为,可根据项目特点分类分级进行投融资设计,如对准公共品的城市更新项目可采取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具有较强公益性特征的更新项目可由政府配套资金和发行城市更新专项债融资,并在运营方面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维护经营,对具有营利性的更新项目也可以由国有企业为主体进行投融资或者直接交给地产开发商为主进行商业化开发。

对于投资来源,范若滢建议,一是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解决项目资金压力较大问题;二是更大程度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通过专项建设基金等措施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支持;三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引导、鼓励金控平台、信托公司等多方机构参与,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新年抢跑新征程 多地重大项目出炉

新年伊始,地方陆续公布2023年产业发展重点,其中以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详细]2023-01-10 14:32

经济日报: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临近年末,重大项目建设吹响了冲刺全年目标的“冲锋号”。继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动重大项目[详细]2022-12-14 16:56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 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 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扭转二季度前期经济下滑态势、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前期推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是促投资带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还有很大潜力,同时各地情况有差异,由于多种原因有部分没落到位,要继续狠抓落实。 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目前两批金融工具共支持重大项目2700多个,开工率超过90%。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推动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带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投资,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逾期未兑现承诺的地方予以通报,对确实无法按期开工的项目予以调整。加强监管,打造廉洁工程、质量安全工程。 二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三是稳定和扩大消费。实施好生活服务业纾困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指导地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不间断协调,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环畅通,保障港口、站场等集疏运正常运行,及时打通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进出口通畅。 五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六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力度,依法依规惩处欠薪行为,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会议强调,要强化督导和服务。11月底前,国务院各督导工作组赴有关地方,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需要的服务帮助,认真听取地方反映的情况,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偏慢的地区和领域,要找准问题和原因,对症施策。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新华社[详细]2022-11-24 10:49

基建投资“五连升” 为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达到307627亿元,同比增长3.9%,与二季度相比,经济回暖[详细]2022-10-26 13:18

中交集团:勇担新时代使命 奋力谱写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视察中交集团承建的国内外项目,见证签署集团境外重大合作协议,作出[详细]2022-09-23 19:0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