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亿!连续5年全球第一!什么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开放共赢,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已连续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资保持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

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而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国更是释放出积极信号,让世界看到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放宽市场准入

近年来,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2017—2020年,我国连续4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33项、30项,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开放举措,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提高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精准度、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等。本次修订,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了长度、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精准度,首次明确对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进行差别化管理,为从事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提供了政策空间,支持境内企业依法合规选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融资,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列出了我国针对外商投资的特别管理措施,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直接的体现。”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道。

用好对外投资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全球跨国投资波动很大。但是,中国利用外资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一直是外资投资的热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达到了1.15万亿元,是近十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速达到了14.9%。

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与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分不开。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新的外商投资法取代了“外资三法”,对外商投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系统的、统一的规定。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持续完善配套规定,落实外资企业依法平等享受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项目申报、人力资源等各类支持政策,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和政府采购,着力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2021年10月,商务部发布《“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指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开放平台功能,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孟华婷说,“从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扩大鼓励外资目录范围,从提升监管水平到加强外资服务,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到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都是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

共建“一带一路”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倡导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促进经济资源在区域层面乃至全球实行更加有效的配置,实现联动的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长29%

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长29%

这一中国方案的提出,迅速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目前,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长29%。

商务部部长助理盛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克服疫情等困难,不断走深走实,为全球开放合作、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自沿线国家吸收外资112.5亿美元,增长36%。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7亿美元,占我方总体比重达到57.9%。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盛秋平表示,今年商务部将立足“三个重要”新定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巩固合作基本盘,二是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三是高质量打造标志性工程,四是更好发挥机制和平台作用,五是全面强化风险防控。

(来源:中国工业报)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解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结合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目标,系统地制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提升我国外商投资吸引力的系列具体举措,对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动方案》是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世界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全球跨境投资波动有所加大,2021年上升到较高规模后持续回落。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第46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数据,2023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依旧疲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境直接投资流入额下降9%。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做出重要工作部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行动方案》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关精神,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切中了外资在深度融入我国新发展格局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将为提升我国引资新优势,促进利用外资量质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行动方案》着力解决外资企业在华开展业务面临的具体障碍 一是《行动方案》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行动方案》在继续引导外资有序流向高端制造业,助力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提出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范围等一系列工作指引,为我国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巩固我国开放发展优势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是《行动方案》切实要求做好优质外资项目生产要素保障。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条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动方案》全力做好外资企业用电、用能、用地等要素保障,有效推进优质外资项目资源配置,可以进一步激活外资企业“敢投”“敢干”动能,助力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行动方案》顺应全球跨境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大趋势,放宽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活动范围,规范境外有限合伙人在华投资行为,有利于我国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行动方案》将便利人员、数据等关键要素跨境自由流动。《行动方案》在充分了解外资企业具体诉求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覆盖范围广的政策举措。例如,针对外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出入境便利化等问题,明确要求持续优化入出境政策措施。在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在规范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做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前提下,允许外商企业有关研发、生产、销售等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同时探索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制度,体现了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前瞻性部署,也为政策执行者准确认定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当前,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已不再主要看重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更看重在深耕我国市场的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行动方案》针对以上形势,推出了制定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提高行政执法科学化水平、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体系等举措,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是《行动方案》要求积极推动国内规则与国际高标准规则对接。《行动方案》提出了未来我国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标准的重点合作领域。按照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工作部署,提出对接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加大涉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关于提升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水平,增加了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谈判、探索与《数字经济伙伴协定》成员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加快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国家和地区建立数据跨境流动试点;为全面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针对性提出积极推进高标准经贸协议谈判和加大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力度的若干举措。 三、《行动方案》将有效助推我国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将持续释放出巨大需求。展望2024年,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继续深度参与我国先进产业链的打造和创新链的升级,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随着《行动方案》中一系列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举措逐步发挥效力,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谋划经济发展陆续制定更为细化、实化的支持政策,外资企业在我国开展业务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来华深耕的动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作者:尹佳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大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详细]2024-03-22 11:19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详细]2024-03-21 15:11

进博时刻:高扬互利共赢之帆,国机集团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五届进博会 第五届进博会如约而至。国机集团第五次深度参与其中,积极搭建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详细]2022-11-07 10:15

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9年11月5日,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马克龙总统, 尊敬的霍尔尼斯总理、米佐塔基斯总理、布尔纳比奇总理, 尊敬的各位议长, 尊敬的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各代表团团长,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多彩的深秋时节,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黄浦江畔。现在,我宣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去年,我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5方面举措,对上海提出了3点开放要求。一年来,这些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其中,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已经正式设立,我们还在其他省份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正式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出台;扩大进口促进消费、进一步降低关税等取得重大进展。去年,我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双边活动中同有关国家达成98项合作事项,其中23项已经办结,47项取得积极进展,28项正在加紧推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距离近了,交往多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面对矛盾和摩擦,协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 第二,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创新发展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了更好运用知识的创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 第三,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我们应该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共产党刚刚举行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很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将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中国将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表《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上个月,中国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后,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中国将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相关执法,增强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司法保护力度。 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中国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让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今天下午,中方将主办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我们期待各方坦诚交换意见,共同采取行动,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正能量。我高兴地得知,昨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5个成员国已经整体上结束谈判,希望协定能够早日签署生效。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中国将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第五,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 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新华网 )[详细]2019-11-05 14:37

牵手“一带一路” 沿边“桥头堡”加快对外开放

在“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扩围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对外开放成为不少沿边省份召开的地方“两会”中讨论的[详细]2015-01-28 09:4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