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吴亚平: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投融资政策
2020年7月30日,以“后疫情时代,代理商如何求存思变”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工程机械精英代理商热点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匠客工程机械传媒主办、北京恒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国的代理商精英与行业专家,首次实现线上线下创新联动,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如何重振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的渠道价值,为代理商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拨云见日。会上,发改委吴亚平主任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投资形势做了深入分析。
吴亚平: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投融资政策
中国经济和投资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趋缓:2019年为6.1%,今年H1为-1.6%
中国经济今年能完成5~6的增长,我们完成十三五计划,实现小康的目标是有把握的,但是压力有点大。一季度负增长;上半年有改善,GDP增长实现-1.6%。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反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
十四五期间,后工业时代,制造业投资逐步下降。整个工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在降低。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V型反转:H1增速为-2.7%
2017年基建投资是19%,2019年直接降到3.8%,主要的原因是去杠杆。还有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奉献的管控。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为了实现十三五和小康目标,去年和年初准备的投资项目,到目前来看已经不够用了。7月基建投资增速会与去年持平,下半年会大幅上涨,增速达到6%~8%时有把握的。十四五的增速会实现5%左右,即要看供给端的可能,又是内循环增长的需要,与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同速,会为十四五GDP的增速实现有力支撑。
制造业反弹缓慢,形势严峻:H1增速为-11.7%
看制造业投资就是看民间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45%在制造业,55%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2020年底制造业投资会回到-5%左右,从政策上没有太多的抓手。
这几年房地产投资还可以,主要取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60.6%,2025年会达到66%,65%以上就进入了后城镇化时代。十四五,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在5.5%左右。未来房地产要统筹存量和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增量增长的政策调整和落地。城市群、都市圈的政策源头是为了减小城市负载和环保的压力。
2020年中国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受疫情严重冲击: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幅度下滑;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施常态化防控,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复工复产难达产。
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疫情形势尚无法预测。中美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是深度融合和互补的,决定了中美关系充分恶化的可能性低。
全面深化改革和预期有差距,有外部环节的压力对改革有促进的压力。在很多领域,放开了外资管制。
2020年国家的目标任务——无GDP增长目标,但有具体任务和重点。突出底线思维,稳住经济基本盘:宏观政策着力点要放在六稳、六保上,突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污染治理,防风险。
2020年经济和投资形势预测
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可比价)是-6.8%,第二季度是3.2%;上半年是-1.6%;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是6%和7%,2020年预计全年GDP增速2%-3%,可能在3%左右。但仍需要作出积极努力。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名义)预计全年达到3%(上半年是-3.1%);基建投资(不含电力)预计全年达到6%~8%(上半年为-2.7%);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全年达到3%-5%(上半年为1.9%);制造业投资预计全年达到-5%(H1为-11.7%)。
其中电力领域的投资是非常热的。
2020年基建投融资政策
扩大赤字率至3.6%以上,增加1万亿元;缓解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适度增加中央投资规模,达到6000亿元,主要用于非经营性基建项目,如水利和污染治理。大幅度扩大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达到3.75万亿元,这是地方政府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重点用于有收益的基建项目,扩大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到25%),让资金跟着项目走(防范资金挪用和还债+落实项目建设条件)。
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达到1万亿元(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30%,70%主要用于投资)。
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西部铁路项目资本金需求高;高度依赖铁路建设基金,铁总缺资本金;省部共建模式难以为继。
开展权益型基础设施REITs试点(预计总规模3万亿)。缓解缺资金、扩投资、降杠杆的矛盾,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建项目。
积极审慎运用PPP模式。实际开工落地PPP项目约4000个,总投资约6万亿元。做好投资项目储备工作,让项目跟着规划走—保障合规,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让项目等资金,让稳投资政策发挥作用。
2020年基建投资重点
基建投资重点领域(有效投资: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创造新兴新型消费,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企业投资,政府通过投资补助或产业基金予以支持。
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县城基础设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群特别是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以及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大工程建设:电力、水利、环保、公路、铁路。
基建投资重点区域。中部地区:人口较多,需求较大,价格较高;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人口流入。
新基建的内涵和投资重点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型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融合发展产物,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传输、储存数据信息和数字计算为主要功能,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夯实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占领新基建的制高点,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引领乃至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新基建分类。新基建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按照服务对象和功能划分,新型基础设施可分为三类,即: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如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创新基础设施,如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人工智能等。
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领域,主要建设目标是支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支撑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
新基建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给予适当投资补助,政府出资设立产业基金。
“十四五”投资预测
近几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十四五”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尤其是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潜在投资需求巨大,每年投资需求预计都将超过1万亿元。
“十四五”时期,新基建重点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预计约14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2.8万亿元。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