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务实笃行 奋力开创中国工业新局面

2018/12/27 15:52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如何发展工业,是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外部环境巨大变化的中国工业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工业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构建工业新生态提上日程

在2018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表示,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瞄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的战略布局,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构筑工业数字经济的产业新生态。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和推进相关工作,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工业运行格局的变化。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织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谋求高质量发展,其战略策略内涵、任务目标和实现路径均将发生深刻变革,产业运行的内在结构、运行逻辑和价值模式发生深刻转变,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以及企业的生存形态、经营哲学和制胜策略发生深刻调整。

对于工业领域来讲,适应变局,需要积极构建工业新生态。工业新生态是新时代条件下对原有工业生态的继承、改革和创新,构建工业新生态的过程是健全工业生态体系、重塑工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工业企业适应未来市场竞争规则和经营哲学的过程,致力于构建更有利的产业生态环境和更高效的产业健康有机体,形成更密切的利益关系以及更大的竞争与合作实力,营造有利于特定工业领域或企业的“大气候”和“小气候”。在实际构建中,需要综合用市场、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逐步培育工业新生态,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

回顾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构建工业新生态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相关文件显示,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25个;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70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9个;确定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个,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50个,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31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6个;本年度公布的两批绿色制造名单中,绿色工厂合计599家,绿色设计产品合计533种,绿色园区合计5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合计25家;授予“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的平台174个;在钢铁、乙烯、原油加工、合成氨、甲醇、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铜冶炼行业,遴选出达到行业能效领先水平的“领跑者”企业19家,达到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先进值要求的入围企业2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8家;在公布的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势类)共计1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类)共计36个。

服务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是资本市场使命和职责所在。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工业互联网产融结合座谈会,确定要切实发挥产融结合的重要推动作用,打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形成产融结合、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为做好规章立法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向社会公开征集2019年规章立法项目建议。

振兴实体经济频出实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经济,避免经济脱实向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改革是微观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总和。实体企业的改进和完善,将是保持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综合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也是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有效路径。在2018年第一期《求是》刊登的对苗圩的专访中,谈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策略时,苗圩表示,制造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促创新、强基础、促融合、抓示范、育人才。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首款按国际适航标准自主研制的民用涡轴发动机,实现100%设计转速稳定运转;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我国首艘专业极地科考破冰船下水。这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于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战略价值和带动作用不容低估。

我国制造结构调整在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走上从制造到创造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苗圩今年在《求是》撰文,指出解决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准确把握和抓牢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着力点,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制造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和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没有民营企业的振兴就没有国家经济的振兴,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就业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苗圩表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军工领域;通过降门槛、降成本、强担保、防拖欠,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体基金设立运营,完善基金治理机制,扩大股权投资规模;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集中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坚持政策措施要实化、具体化,更具含金量,要让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具获得感。

为企业减负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日前,苗圩为《中直党建》撰文时指出,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协调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为企业减负超过1000亿元,取消涉企保证金项目150项以上。为进一步做好企业减负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做好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和第三方评估工作,聚焦末端用户获得感,发现和解决政策传导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推动各项降电价政策落到实处,要强化督促检查,开拓思路,多拿出一些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政策措施,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推向深入。

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让我国制造业深深融入全球体系,与全球制造业构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并使我国企业家在持续地放眼世界、深入合作、大胆求索过程中,重塑了企业家群体的精神素养、文化内涵和经营合作能力。同时,改革开放开辟了全球制造业在国际规则秩序下竞争合作的新舞台、新机遇,为我国制造业在新形势下谋求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市场、技术、人才、文化、国际融合等各种物质和人文基础,成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前,全球范围内先进制造业竞争加剧,主要工业大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抢占竞争制高点。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业改革开放,加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工业资源。今年4月,苗圩在中国日报刊文指出,纵观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国制造业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结合,逐步从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

40年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推动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苗圩在为《中直党建》撰文时表示,在“引进来”方面,建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近2000家。在“走出去”方面,201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783倍。制造业占海外投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在协同发展方面,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一批境外产业园区相继落成。与德、法、美等国在战略对接、标准制定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对话合作务实开展。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壮大。正如苗圩在带队参观“激荡与辉煌——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览时所说,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继续奋斗,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关于遴选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级考试考核站点(第一批)通知

各有关单位: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批评价机构目录的通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工联院”)入选成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评价机构。 为做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评价工作,根据《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人社部发〔2024〕37号)、《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人社厅发〔2021〕71号)及相关文件要求,工联院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遴选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级考试考核站点运营单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类型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级考试考核站点运营单位。 二、遴选范围及数量 主要面向具备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考核能力的培训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团体组织等。 遴选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1-3个考核站点运营单位,承担所属区域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实施任务,考核站点目录向社会公开并动态调整。 三、申报条件 1.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的独立法人机构,建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申报单位及其法人无违法、失信、重大经济纠纷等不良记录,社会信用良好。 2.申报单位应具备开展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工作所需的相应场地、设备和工具(软件)系统以及考核制度文件体系等,能按要求开展相关考核工作;各考核站点配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以上。 3.优先遴选已入选各省市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构,工业互联网产业龙头企业、院校,以及参与人社部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和教材的研制单位等作为考核站点。 4.自愿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联院的监督管理。 四、申报材料 1.考核站点申报表; 2.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印章); 3.信用中国报告。 4.附件2中所需要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专职工作人员劳动合同扫描件,场地和设备台账、图片等)。 五、有关要求 1.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可提供相关材料自愿申报。 2.工联院审核确定考核站点目录并在官方平台面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后无异议的,在官方平台公布。 3.请申报单位于2024年5月29日前,根据《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级考试考核站点建设指南》(附件1),填写《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级考试考核站点申报表》(附件2),按要求将加盖公章的书面材料(一式两份)寄送至工联院,电子版材料(申报表提交word格式,其他材料为pdf格式)发送至电子邮件(pxzx@china-aii.com)。[详细]2024-05-15 09:43

关于征集工业互联网实训设备检测认证指标体系参编单位的通知

关于征集工业互联网实训设备检测认证指标体系参编单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工业互联网[详细]2024-05-06 09:46

赛轮集团获评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1月14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第二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上发布了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详细]2024-01-21 09:45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重磅发布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网络[详细]2023-12-25 19:20

“数字赋能 智创未来” 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地方赛站决赛收官

11月24日,以“数字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详细]2023-12-04 09:4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