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取得阶段性进展 五大工程扎实推进

2017/05/08 11:08证券日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2月份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

“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11个X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目前均已发布实施。

虽然“中国制造2025”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档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同时,科学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有待加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为促投资、稳增长,有‘一哄而上’的冲动。制造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下滑趋势、部分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过大等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及时出台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就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上述负责人表示,将从六方面着手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是加大“五大工程”等实施力度;二是扩大试点示范城市(群)覆盖面;三是加快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四是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五是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性、功能性转变,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联动配合,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动落实已出台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六是务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智能制造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投资合作,推动落实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实现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中国制造2025》2017版技术路线图发布

1月26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简称战略咨询委)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重点对两年多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战略咨询委主任路甬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据介绍,本次修订沿用了2015年版技术路线图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及23个优先发展方向,并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各个发展方向的具体情况,补充了关键材料和关键专用制造装备等内容。并对《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中的9大领域,20个重点方向,数百项重点产品、技术的种类、参数、量级、目标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整和优化。 新版技术路线图将继续发挥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教育等专业机构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向国家的战略重点有效聚集,更可以成为政府部门设计公共政策的有力工具。 路甬祥表示,新版技术路线图发布以后,要多措并举,深入做好后续的宣传、解读和辅导工作,充分发挥技术路线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引导作用,切实把院士、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动能。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解读和辅导工作,加快引导市场主体理解、掌握和使用新版技术路线图;二是要加快把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相关重点工作,特别是实施五大工程、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等,与新版技术路线图结合起来,引导相关重点任务的实施,及时根据新变化、新趋势,对技术研发、重大专项、人才培育、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三是要根据技术路线图确定的重点领域或方向,在战略咨询委研究设立若干专业分委会,进一步充实战略咨询委的专家力量,提高决策参谋的针对性和专业化能力。 《中国制造2025》实施成绩显著 辛国斌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2015年9月,第一版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我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加快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向国家战略重点有效集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发布实施两年多来,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一是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绘就制造强国建设蓝图;二是狠抓重点领域发展,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四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制造业”,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五是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明显提速。 辛国斌强调,这些进展和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加快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性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国斌表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为及时反映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情况、新问题,向各界提供与时俱进的参考和指引,战略咨询委于2017年初启动技术路线图的修订工作。参与本次修订工作的400多位院士、专家在深入调研我国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密切跟踪全球产业技术最新进展,认真梳理各个领域存在的短板瓶颈基础上,对企业技术需求和各领域技术创新发展目标、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装备等进行细致的修订,形成2017年版技术路线图。新版技术路线图是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中最具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成果,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创新决策依据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个格局仍然没有改变 辛国斌表示,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不仅重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制造强国强大合力的良好环境。战略咨询委组织研究编制和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是发挥第三方咨询机构和专家的智慧,为市场主体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一个重要体现。 辛国斌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有三个格局仍然没有改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改变;三是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外部竞争环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当前我国制造业的重点领域还有很大一部分与世界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要看到这个差距,保持清醒头脑,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 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个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战略咨询委委员屈贤明介绍了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的修订情况,并展望了2025年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趋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吴有生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杜善义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王建民院长分别对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天装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领域的新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和解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卢山院长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十大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变化情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吴金城副主任结合上海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情况,介绍了当地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做法和成效。[详细]2018-01-31 10:53

“十三五”开启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新征程

  为指导和推动我国工业园区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信部从2009年起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至今已有六批共300家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面向未来,示范基地将成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载体,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开启新的征程。一、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行 我国工业园区虽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但对于2008年刚组建的工信部来说,抓工业园区建设还是一项新工作。在部党组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一是形成了一套创建工作的基本规范。2009年,工信部制定出台了《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明确了示范基地的内涵、范围、创建原则、基本条件、工作程序及管理要求。2011年,针对军民结合、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补充制定了相应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标准和规范。二是建立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机制。工信部制定了示范基地创建评审的工作程序,健全了组织体系。通过司局审查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定量打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部内审查与社会公示相结合等方式,力求创建评审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程序,坚持从严审查、宁缺勿滥。三是形成了部省两级创建、梯次发展的工作格局。在国家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引领下,各地陆续开展了省级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基本都制定了省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开展了相应的评审创建工作,有的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工作体系,形成了梯次发展、稳步推进的格局。四是加强对已授牌示范基地的动态管理。为提升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工信部建立了对示范基地定期复核、动态管理的机制。2013年,制定印发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工作方案》。在各地工信部门和示范基地的大力配合下,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两批示范基地的复核工作。五是积极探索对示范基地进行指导和支持的有效方式。2012年,工信部与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同年3月,制定了《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各地工信部门也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示范基地发展。#d1cm#page#二、“十二五”期间示范基地创建取得了积极成效 几年来,示范基地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是示范基地成为引领带动我国工业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14.9%,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5.7个百分点;示范基地技术改造投入超过4.8万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四成。2014年,示范基地平均工业总产值和平均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示范基地销售收入比重超过一半的示范基地达68.7%,特色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不断显现。比如,目前36家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行业规上企业的比重分别超过了80%和90%。二是示范基地成为创新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5年来,示范基地研发投入超过2.8万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2%左右,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得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89万件,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接近20%。同时,示范基地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示范基地数量占总数的近1/3。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销售收入占全部示范基地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40%,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发展平台。三是示范基地成为构建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示范基地规模以上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内部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军民技术双向应用和军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转化和应用比例大幅提升,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军民互动、良性发展的格局。示范基地还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四是示范基地成为产业集约绿色安全发展的典型代表。2014年,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近4800万元/公顷,单位土地平均产值超过4900万元/公顷,分别比2010年提高60%和30%。示范基地还特别重视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10年以来,示范基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累计降幅达到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持续提升,2014年达到了92.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五是示范基地成为各类企业创业发展、做强做大的重要平台。示范基地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截至2014年底,示范基地拥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000多个,平均每个示范基地16家,比2010年增加了5家;其中,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800多个,5年内增加了374个。在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山东烟台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建立的创业孵化平台,累计创办科技型企业400多家,实现工业产值近180亿元,开发新产品523项,填补国内空白86项,拥有专利或专有技术近500项。#d1cm#page#三、“十三五”基地园区工作要开拓新思路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要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目标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完善政策,以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一是在工作重心上,逐步向精细化指导和管理方向转变。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发展的研究和对示范基地的分类指导。对工业园区,尤其是示范基地发展,既要研究提出一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也要针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园区给予针对性指导。要加强对基地园区发展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把工业园区作为了解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不断完善基地园区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基地园区逐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在发展导向上,引导工业园区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在基地园区内选择已有较好基础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或产学研创新联盟做试点,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发展一批为工艺研发、成果转化、小试中试等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中心和平台,鼓励企业和园区建立工业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应用等新型平台。三是在支持方式上,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发挥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为基地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要充分重视采用市场化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基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是在创建方式上,积极探索部省合作共建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上下联动、合作共建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部分省市在示范基地建设上已经就省市合作共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十三五”期间,要借鉴这些经验,围绕示范基地创建和工业园区发展,完善部省联动机制,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详细]2015-10-13 15:39

柳工主导编制的3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详细]2024-08-06 17:09

bauma CHINA 2024 观众预登记全面开启!

bauma CHINA 2024观众预登记  现已全面开启! [详细]2024-08-06 09:49

填补行业空白!首批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在徐工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详细]2024-08-06 09:4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