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走势看好 景气指数持续回升

从2016年5月份开始,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有所复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挖掘机销量2016年2、3月就已出现大幅回升,7、8月连续增长。其中,8月挖掘机行业销量同比增长45%,9月同比增长71%,连续几个月的增长使全行业为之一振。

挖掘机2016年11月单月销量6664台,同比增长72.7%,已经连续3个月实现70%以上增长。2016年1~11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7%,好于预期。2016年11月挖掘机出口725台,出口占比10.9%。装载机2016年11月销量5176台,同比增长21.9%,1~11月累计销量仍下降6.6%。装载机出口数量也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出现同比增长,11月装载机出口数量1143台,同比增长30.5%。

从单季度看,2016年7~9月,徐工实现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增长11.14%,净利润同比增长319.34%;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10.36%,净利润同比增长525.45%;中联重科在2016年上半年业绩巨亏8亿元之后,在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单季度实现收入50.99亿元,同比上涨16.37%,单季度实现净利润0.34亿元。三大巨头相比2015年同期均大幅扭转,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回暖有待观察

尽管宏观数据和微观企业均露出制造业转暖迹象,向好趋势固然喜人,但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客观看待中更多了一份冷静。大家认为,目前支持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反弹的基础仍不稳固,行业仍处于触底阶段,是否真正回暖还有待于更长期的观察。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也表示,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仍在底部区间运行,如果市场需求回升,企业业绩增长能够持续一个季度、甚至半年以上,才能判断是否真正回暖。

2011年4月至今,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微观产业环境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正一步步走下神坛,从“井喷”到“低迷”,疯狂过后,全产业黯然神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在此期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累计销售收入从6000亿元降至近5000亿元。在面临国内市场成本上升、订单减少且利润率下滑的情况下,许多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艰难曲折,制约中国经济启稳回升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工程机械行业有效需求不足、落后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将延续。

面对市场的变化,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很难再通过简单的规模化生产和低价格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专注于对品质、品牌、服务、市场持续提升的同时,顺应未来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的趋势,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向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传统要素主导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定位转变,从注重短期利益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加强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的开发与推广运用,以创新驱动引领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为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结构调整,传统工程机械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工程机械装备和施工作业流程的深度融合,推动工程机械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以摆脱传统需求下降、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

发展需要谋划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型施工项目的落地实施必然能够消化国内工程机械产能过剩问题,从而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祁俊表示。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整体上是大而不强,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当前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环境中,有的企业开始选择转型退出市场,有的企业选择创新坚守市场。

对此祁俊建议:“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愿意一些企业退出或者重组。应当把优良的资源集中在优良的企业身上。原因是我们企业每一种产品制造企业数量都比较多,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进而导致市场混乱。”

除此之外,产品线多元化道路也成企业为转型升级走出困境的选择之一。据了解,目前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在产品线已经采取多元化战略部署,例如,农机设备、港口设备、煤矿设备以及风电设备几大主要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均有所接触。对于此,祁俊会长表示:“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人才储备、资金以及视野等多方面考虑其自身是否适合多元化,不要盲目跨界去实现多元化,每个企业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量身定做。”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应当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加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加快实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战略,使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成为制造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祁俊还特别强调企业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指出在转型过程中人才缺乏将会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国际化需有序

近两年,为化解市场下行压力与挑战,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度推进国际化战略已然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进程依然处于基础阶段,出口销售占企业总销售30%的企业少之又少。

为此祁俊认为:一是企业应当实施海外人才本地化;二是企业理念要和当地文化有所融合;三是要熟悉当地的法律、人员运作。只有遵循以上三点,企业才能在未来国际化战略发展中提速。

作为企业希望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竞争,提高自身销售水平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也要符合自身定位,进入陌生市场不仅是依赖产品本身,还需要在资本、品牌、运营和企业战略等多方位的综合能力都过硬的情况下才更容易实现盈利。对此,祁俊会长直言:“不希望国内企业为了市场去国外打价格战,应该从成本定价法转变为品牌定价,并且要给自己的产品留出充分的利润空间,从长远来看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对企业自身负责。”

有业内专家认为,除了政治原因、海外巨头竞争原因之外,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限,完全寄望于海外市场扩展,对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并不现实。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国内市场成本上升、订单减少且利润率较低,许多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有序的竞争才是行业良性发展基础。

对于近年及2017年的发展,祁俊表示:“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来说是建立信心,逐渐好转的一年,挖掘机、装载机、桩工机械、高空作业平台等均取得了近5年来的最高增长,特别是挖掘机销售自2016年8月份以来的强势反弹,给了行业人士极大的鼓舞,一扫连日压在人们心头上的沉重阴霾,大有拨云见日之感。”对2017年的行业形势,祁俊更是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7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经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创新投入,工程机械行业将迎来全面的复苏与发展。工程机械用户将走出低迷,迎来快速增长。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公示

依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评价办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于2023年3月30日-31日期间,组织业内专家对海瑞克(广州)隧道设备有限公司和广州海瑞克隧道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生产与服务水平壹级复审。经资料审核和现场考核,评价结果为“壹级”。现根据“评价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自2023年4月3日至4月23日)。如有异议,可书面向掘进机械分会秘书处提出。 秘书处联系电话:021-33633696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3年4月3日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详细]2023-04-04 09:22

2023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长沙顺利召开!

春风送美湘江岸,杜鹃笑迎宾客来。4月2日,2023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详细]2023-04-03 20:01

【专栏】反思:论工程机械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关系的硬伤

工程机械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表面上所有主机厂都在高谈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厂商关系[详细]2023-04-03 09:27

谭旭光:拥抱世界,跑赢未来!

三年来,谭旭光首次“出征”海外,选择日本。3月21日至4月1日,先后在日本各地进行考察,与相关企业、[详细]2023-04-03 09:19

2023工程机械租赁分会四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租赁行业峰会举行

3月30日-31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主办,以“洞见·破局”为主题[详细]2023-03-31 17:4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