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剧透”:三季度经济有了不少积极变化

2016/10/12 10:01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10月11日),在澳门举行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解读,同时就各界对中国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关切予以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预期将在10月19日公布,李克强总理昨日可谓提前对其进行了“剧透”。

他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好于预期,特别是到了三季度,不仅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又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一位统计部门专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预计9月份数据整体上延续8月态势,9月指标与8月持平的可能性大。总体判断,三季度经济增长好于二季度。”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了10.3%,财政支出增速远大于收入。此外,在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8月债务付息支出3252亿元,增长37.2%。

对此,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支出增长幅度远超收入增长幅度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号,预计中国今年的财政赤字有超过预算的可能。”

IMF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则指出,中国的债务正以“危险的速度”增长,IMF总裁拉加德近日也表示要关注中国政府债务的扩张。

针对债务问题,10月11日,李克强在澳门表示,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而且中国的债务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李克强指出,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中央政府负债率只有16%,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高于中央政府。一位财政部官员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全国政府负债率在40%左右,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下一步财政部的主要工作之一。”

不过,李克强同时指出,地方政府举债正日益规范,债务主要用于搞建设而不是搞福利,大部分是有回报机制的资产性债务。

记者注意到,部分地方政府已开始为政府债务设限。比如,10月10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就公开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加强债务管理的限制性措施。

另外,今年10月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华盛顿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正在采取措施堵住非正规发债渠道,规范发债行为。”

此外,李克强表示,中国目前主要是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比较高。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高,而且我们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比较强。

下一步,中国将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途径,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整体好于预期

记者注意到,除政府债务问题外,近期的房地产市场也格外受到各方关注。

昨日,李克强在会上也表示,“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多个城市收紧购房政策,火热的房地产突然有了“猫冬”的迹象。这些祭出调控大招的地区,既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包括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佛山等二三线城市。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前景,李克强表示,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要采取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将要公布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

除了表态我国有决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外,李克强还表达了对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信心。

李克强进一步表示,“进入三季度,中国经济不仅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又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一些前期出现疲弱或下滑的重要指标稳定向好。其中,工业增速、企业效益、投资企稳回升,尤其是民间投资止跌回稳,社会预期得到新的改善。”

李克强称,“总的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特别是到了三季度,是好于预期。尤其是就业,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保持了过去三年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的势头。9月份,我们所做的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失业率已经低于5%,这是近年来的首次。”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公布的7月、8月经济数据和部分9月数据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总理的判断。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与上月持平,并已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周景彤告诉记者:“进入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比较稳定,外部需求回暖,使出口下降压力缓解。同时,投资、消费、工业生产和发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企稳迹象。”

周景彤进一步表示,“特别是民间投资也改变了持续下滑趋势,8月当月增长2.3%,这是经济企稳的重要信号。”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李克强 经济 数据
相关阅读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详细]2022-09-15 10:59

李克强听取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赴地方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赴地方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时强调,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详细]2022-09-13 14:44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 部署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详细]2022-09-01 10:09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 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  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 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  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抓住时间窗口,注重区间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又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物价,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会议指出,扩大有效投资,要注重启动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项目,调动各方积极性。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一要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明确的重点建设领域,选择一批示范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并尽快推出以工代赈具体措施。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民间投资手续办理效率,将大项目纳入地方重点项目库并加强用地等保障。各地要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政策承诺。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三要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续贷、展期等支持民间投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抓紧推出面向民间投资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会议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要结合已部署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收费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金融机构发放长期贷款,对项目主体发行信用债给予市场化增信支持。 会议指出,保住1.5亿户市场主体,就能稳住就业、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政策实施要直达市场主体,免申即享。缓缴不影响医保待遇,保持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确保应报尽报。 会议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领域作为重点。各地各部门要在7-9月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整治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义违规收费、收取明令取消的费用、强制捆绑搭售、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对自查自纠要适时开展联合检查,严肃处理并曝光典型问题,用改革办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各部门要有全局意识、同舟共济观念,系统梳理本领域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原则上缓缴一个季度,不收滞纳金。要制定和公布缓缴清单,并适时督查落实。 (来源:新华社)[详细]2022-06-17 09:48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 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详细]2022-05-25 09:4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