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煤炭业从红火到冷静:企业发力多元化经营

2016/05/10 16:52国际煤炭网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动实现脱困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钢铁产能增加。对此,也有观点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增速明显降低,经济复苏乏力,基础设施、工业建设、居民消费等都有下降,从而导致全球钢铁需求不振,这是目前全球钢铁和其他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钢铁产业上游产业的矿业,为期十年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相关企业还是个人,都经历了起起伏伏。

行业:从红火到冷静

钢铁业作为矿业高关联度企业,钢铁行业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矿业的发展。

随着黄金十年的结束,其中的从业者的优越感也跟起起伏伏的产品价格一样,从空中落到了地上。来自河北的黑哥(化名)就是众多从业者中的一员。

“我2003年毕业,之后就在河北南部一家钢铁企业工作,其中虽然换了几家企业,但都没有离开钢铁。整个矿业的黄金十年我都经历了。”黑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一直从事的是跟炼钢炼铁有关的石灰生产,从对石灰产量需求上的波动,他就能看出钢价铁价的变化。

黑哥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进入钢铁行业,整个矿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产成品,价格都在扶摇直上,从以煤和铁为代表的原材料,到以钢材为代表的产品都在上涨。

“虽然其中也有动荡和起伏,但总体方向一定是上涨的,2008年、2009年是最高峰,整个行业都处在仿佛高烧的热度中。”黑哥介绍,他毕业后第一个工作的企业主业是炼钢,生产管材和板材,多用在各种管道和高速护栏板上,红火的时候,他管理的白灰厂产量一扩再扩,年产要达到20万吨以上。

随着行业火热,其中从业者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第一家企业工作的时候每月工资是5000元,虽然并不是很多,但以我当时的年龄和学历,在其他行业很难拿到这个钱,并且我想这个数额在当时还是要高出河北省平均工资不少的。”黑哥告诉记者,2011年他到了河北中部一家企业,工资每月涨到了7000元,后来他又去了内蒙古,工资翻倍,每月达到了15000元。

黑哥的个人经历,对那个年代、那个行业来说有标本意义。当时行业内很多人认为,所谓的矿业黄金十年,指的是从2003年到2012年这将近十年的时间。但以从业者的从业经历来看,201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市场还可以,虽然不是很丰厚,但还是有一定利润。但到了2014年下半年,相关企业就开始亏损。以黑哥的话说,到了2015年,他们在包头的企业,已经不能全负荷生产了,从行业内朋友那里听说,很多炼钢企业关闭了部分高炉。

记者从黑哥处了解到,2015年夏天,他所在的整个行业都不好,再加上从业者个人的原因,辞职、休假或换工作的很多。“我从内蒙古回到了河北老家一直到现在,都处于失业状态。”黑哥说。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内蒙古2016年提前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

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获悉,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面对全区工业经济压力较大的形势,狠下决心,多措并举,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煤炭、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在去产能方面,主要推进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关闭煤矿10处、产能330万吨,关停违规煤矿23处、产能1.6亿吨,实现生产煤矿按276天减量化生产,严控煤矿超能力生产;退出钢铁企业产能291.25万吨,较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去产能工作进度、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引导煤炭企业上下游联合兼并重组23起,涉及重组资产1480亿元,盘活煤矿投资和转化项目投资240亿元,可新增产值200亿元,控制新增产能7000万吨,可就地消化现有煤炭产能9286万吨。 在降成本方面,主要采取蒙西电网多边交易、蒙东地区直供电、微电网建设试点、自备电厂建设、售电侧改革等措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全区大工业用电平均每度电价降低7.86分,达到0.32元/度,保持了全国最低水平,预计全年降低企业成本75亿元左右。优势特色产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电石由33.5%提高到37.6%、铁合金由16.4%提高到19.7%。落实国家各项减税清费政策,共为企业降本减负160多亿元。[详细]2017-02-09 11:17

新华社:钢铁煤炭去产能为其他领域探索了可行路径

提前超额完成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年度任务,近70万涉及职工当年得到安排……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开局之年,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一年来,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狠抓措施落实,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撑 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是去产能的重要突破口,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必须顶层设计先行。 2016年年初,国务院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相继印发,明确了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与地方和央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三轮衔接和综合平衡,科学确定了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随后,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专项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八个配套文件,就妥善做好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规范和改善市场秩序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全面的配套政策体系;并专门研究制定了去产能示公告、产能退出验收标准等相关文件,形成有效政策支撑,确保去产能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综合施策 强化督导 去产能工作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相关部门采取法治、经济等多种手段,确保去产能有力有度有效推进。 为确保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产业政策等标准要求的产能依法依规退出,相关部门开展了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发现并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和不达标企业,形成遏制违法违规的强大声势。与此同时,通过资金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落实有保有控金融政策、盘活土地资源等,加大政策激励,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退出、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引导煤炭过剩产能自愿退出。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去产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相关部门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现场督导,并把督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开展重点产煤地区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暗访督查,对未批先建违规建设煤矿进行专项稽察。 抓典型 促升级 宝钢、武钢联合重组,央企煤炭业务专业化重组整合……去产能做的是“减法”,其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加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坚持去产能与促进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与促进产品和技术结构升级相结合,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相关部门一方面遴选一批典型经验,强化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发挥负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 按照国务院部署,相关部门去年调查处理了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等行为,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震慑态势,令各地引以为戒。 2016年,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更重要的是,企业和社会化解过剩产能信心不断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不断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是根本保证,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是基本前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有效实施的基础,强化督导压实责任是推进实施的关键。这些实践为深入推进去产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领域化解过剩产能探索了可行路径。[详细]2017-02-06 09:38

八省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已上报

相关省份负责人表示,安徽、河北、山西、贵州、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八省份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有关部门。“这是全国最早的8个地区。”上述官员表示。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2日报道,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第一要务,去产能已经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全面共识。今年春节前国务院发布两行业去产能意见,明确要求钢铁、煤炭行业3-5年内各压缩产能1亿-1.5亿吨和5亿吨左右。有意思的是,此次去产能大战中,地方力度似乎远超国家预期,一些已经形成方案的地方提出的去产能目标累计总量可观。“现在这八个省的煤炭去产能目标已经占到了国家计划的90%,”上述人士说,“如果31个省市数字加起来肯定是超过国家的,甚至翻番。”上述人士并未透露八省份压缩过剩产能的各自目标,目前可见的地方去产能目标,分散于各地已经公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中。比如山西省计划到2020年压减煤炭产能2.58亿吨,贵州计划用3至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河北则提出到2017年,要减产6000万吨钢铁、4000万吨燃煤等等。“大家都认识到我们的产能是绝对过剩,而不是结构性的相对过剩。”地方政府智囊部门官员表示。查询煤炭、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报表(以2015年三季度报为依据)发现,A股53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仅4家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呈现正增长,其中仅22家净利润为正,也就是说将近60%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亏损。上述53家上市公司中,7家净利润增长率跌入-1000%以下,最低的五矿发展净利润增长率为-4056%,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14亿元,亏损额最大的为甘肃省的酒钢宏兴,亏损35亿。分地域来看,这53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6家位于上述八省份,占到了全国的30%。煤炭行业的数字更为悲观。报告期内,A股煤炭行业3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公司营业总收入正增长,仅3家净利润正增长,92%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亏损。其中,亏损额最大的是山西煤业,2015年前三季度巨亏14亿。这37家公司中位于上述八省份的有21家,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又以山西省最多,共有12家。研究两行业上市公司报表数字发现,屈指可数的盈利正增长上市公司中,中小规模企业占了绝大多数,有的则是通过降低营业总成本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如钢铁行业净利润增速为正的9家公司中,除山东钢铁、凌钢股份外,营业总收入不超过20亿。煤炭行业3家净利润增速为正的公司,兰花创科、宝泰隆、永泰能源,也无一不是中小规模企业。这表明,上述重头地区的重头国企,是此次去产能大战真正的“硬骨头”。而一些产品结构较活,成本把控较好的企业,也因为“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全行业的产能过剩中得以存活。根据目前政策的发布节奏,两行业去产能的意见已经发布,但没有按比例分配各省指标,还需等汇总地方意见后出台实施性的细则。因此在上述八省已经上报的方案中,主要内容概为煤炭钢铁行业五年计划压缩产能总量、大的企业分解到的数量、职工分流数量,以及期望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在这样的博弈之下,一些地方上报方案颇为积极。“很多地方都想争取政策,希望方案报早一点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这也相当于是一个表态。”上述地方政府人士说。[详细]2016-04-12 10:06

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受认可!中联重科“刷屏”长沙市工业企业“三类50强”名单

3月31日上午,长沙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暨“五好”园区创建工作推进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省[详细]2023-04-03 09:42

杭叉集团上榜2022年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家领先企业

3月26日,在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台州)论坛上,浙江省工商联发布2022年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详细]2023-03-31 20:5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