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人为本

2016/03/16 15:5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张伟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处在换挡关键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科技体制改革,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

科技体制改革一直行进在路上,如何进一步深层次推进并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有效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如何进一步继承、发扬和传播科学精神,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党和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思考与研究。”方新说。

方新表示,前些年针对科技资源重复、低效使用而导致浪费等问题,通过改革进行了专门调整,但调整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将科技资源尤其是科研经费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调配时,是否要根据科研课题的行业及发展规律给予相关行业部门一定的自主决策权,以建立科研工作的快速响应机制。

“举例说,大熊猫的生命体征出现问题,科技人员要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但在经费申请方面,由于需要逐级上报和多方协调,很可能造成研究时机的延误。”方新表示,科研计划和经费配置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模式去管理。“举国体制办大事”是我国的优势,这对集中系统性的科技领域,如航天、核能、深海研究等是适用的,但对以生物医药、信息通信为代表分散的科技领域则存在一些问题。

“归根结底,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在科技资源配置改革上,要集中什么,分散什么;集中多少,分散多少;怎么集中,怎么分散等,这都需要认真研究。”方新说。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对此,我非常赞同。”方新表示,开展科研管理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科研工作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方新认为,从提高效率来看,严格管理科研经费是正确的,前提是要尊重科研工作的规律。如每年年底,科研经费未使用完须收回的规定就值得商榷。因为科研工作本身具有不可预测性,还存在经费拨款不及时等问题,如有时经费拨款到位已接近年底,在这种情况下,经费收回是不合理,值得考量。因此,应根据科研工作的规律,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以人为本须放在重要位置

“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出成就,关键在人。”方新表示,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公平成长、竞争和发展的机会,人才身份平等是基本的起点。”方新表示,不断探索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基本规律,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和谐氛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的长效机制。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人才要发挥其强大智慧和创造力,平等很重要。”方新表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消除阻碍人才工作发展的一切障碍,营造一流的人才工作环境。

弘扬和传播科学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我觉得还应把科学精神加进去。”方新说,“我更希望这段话表述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塑造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科学精神从‘五四’运动提出到 ‘十三五’时期,恰逢一百周年。将科学精神加进去,不仅科学精神是我们自主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新时期更应将其发扬光大。”方新说。

方新表示,在科学界,屠呦呦先生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屠呦呦先生获奖,对我们科技体制改革有三点启示:一是科研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科研选题要力求将科学前沿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福祉相结合;二是从事科研工作要付出长期不懈、锲而不舍的努力;三是开展科研工作需要团队合作。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方新说。

“求真惟实、理性质疑和勇于批判等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方新表示,科学发展没有平坦大道,对待科学需要一种纯真的态度,让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屠呦呦”脱颖而出,科技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未来五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正加快展开

未来五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正加快展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将渐次落地。未来还将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其主体地位出台一系列举措。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五年应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将落地 在专家们看来,未来五年我国势必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非常重视实现核心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强调在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特别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寻求自主研发突破,这将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李红军博士直言,本着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启动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新一代人工智能、深海空间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未来将有更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高度战略地位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出。 一批重大项目未来将渐次落地。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今年以来,多地相继成立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2月19日,相关部门发文,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后,国家第二批先导区名单。“新增先导区5个,体现出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家层面的布局已经逐渐从单点应用示范走向更为广泛的多区域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在‘十四五’期间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华安证券报告指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中长期来看,科技创新项目的布局将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学科的科研,后续一系列技术研发都需要强大基础学科的支持,另外是与民生相关的项目,比如此前2030重大项目提及的健康保障、公共安全、老龄化科技等,这些也体现出科技发展惠及民生的宗旨。”盘和林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要发展,本身就需要创新,企业的创新对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方面,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中心,高校、科研院所跟企业联合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及了多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包括“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等。 毕马威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未来应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一些创新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联泓集团、联泓新科董事长、中科院化工新材料创新联盟理事长郑月明表示,创新驱动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第一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是发挥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优势,开展协同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第三是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郑月明表示。 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新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就是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也是科技体制机制完善的重要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为了科研人员,坚持改革依靠科研人员。科技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听取科研人员的一些意见、建议、诉求,通过座谈会和我们主动调研等方式,及时和他们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获得感能够最大化。”王志刚表示,要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在“破”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加快变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队伍的组织和运行方式。科研管理必须彻底抛弃以管为主的思路,不要给科研人员设置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实施预算考核、目标考核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国家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建立开放式创新环境,让环境具有极强的容错机制,从而保证各方面的天才都能得到发现和发挥;对于应用研究,必须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新型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系统化的应用研发能力。”朱岩称。 (来源:经济参考报)[详细]2021-03-23 10:14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在即 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

创新是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6日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要围绕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的问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前沿技术部署,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 王志刚还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 完善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也是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的热点议题,多个民主党派准备提交相关提案。据获悉,这些提案集中在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 王志刚在发布会上介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建设13个应用数学中心。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高速铁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薄弱。二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王志刚说。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在科技研发方面,我们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给予支持。”他说。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过去40多年里,中国在科技和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还要承认,在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方面,我国与美国差距很大。 “同时,中国产业创新的系统能力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是中国整体的国际创新能力还是远远不够,劳动生产率不高,在全球排名比较靠后,与我们总量排在前面形成对比。”薛澜说。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王志刚介绍,2020年,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减免税额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了27.5万家和22.3万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快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企业布局科研平台以及共性技术平台,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特别是要引导激励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 自1999年起,原冶金部、机械部等部委所属242家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拉开了科研院所转制的序幕。但转制以后,不少曾经承担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等使命的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问题,导致严重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九三学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把转制院所纳入国家科研支持范围。依托综合研发实力较强的行业转制大院大所,牵头、整合有关方面科研力量,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等领域给予重大项目立项和经费倾斜。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由于前期研发成本相对较高,产品和市场都不稳定,因而很难产生利润,或利润很低,缴纳的所得税也较低,享受的税收减免也少。而大企业利润较高,反而可以享受较多的所得税减免,成为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方。 九三学社中央另一份提案建议,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拉大同大企业扣除比例的差距,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王志刚介绍,将开展“四唯”清理行动。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着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是国外一家公司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文献记录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目前是大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重视ESI没有错,但简单以ESI作为唯一或者核心评价的尺子就错了。比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某学科ESI排名前1‰就是省级双一流,2‰就不是了。这种唯ESI导向会严重扭曲、误导科研发展。” “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与我们国家的学科设置差别较大,用别人现有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大学。”李志民称。 王志刚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统筹配置,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介绍,国家科技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推行青年科学家项目。 “要给他们搭更高、更大的平台,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让他们独立承担任务,牵头组织国家项目,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大胆创新,同时也为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培养一批未来能够领军挂帅的青年后备军。”解鑫说。 (来源:中投网)[详细]2021-03-03 10:05

一图读懂:“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详细]2022-12-15 17:40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村综合改革等资金208亿元

日前,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156亿元,支持各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补[详细]2022-11-11 17:43

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发改投资〔2022〕16[详细]2022-11-08 09:0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