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2016/01/17 10:37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是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立足实情和发展实践,更好地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下各界关注、讨论的焦点。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外延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内,将处于突出位置,这一改革过程将为中国未来经济的行稳致远和健康活力发挥重要作用。
与全面深化改革一脉相承
“我们通过供给侧改革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具体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供给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果不能尽快优化供给管理,国内扩大的内需也会被国外更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所占领。”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但稳中求进的基调不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汤铎铎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流视角正在从“需求分析”转向“供给分析”。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次中央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概念凝练出来,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重视,以及对经济改革的决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俊江认为,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调整政策进步的一个表现。目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已经触底,未来再延续需求管理收益不高。而供给侧改革可以纠正之前的资源错配,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从“需求侧”转为“供给侧”,这个转变是我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长期战略。只有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才能增加有效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活力。
目的是更好地满足需求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学者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既要着眼当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侧”、“供给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有所侧重,两者应当长短结合,顺势发力。
“‘供给侧’和‘需求侧’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李佐军认为,不能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只有二者尽可能对称、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去多年来,我们过于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只是对其进行“纠偏”,而不是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双向的,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供给侧’需要市场需求来引导,两者不可偏废。”李俊江认为,不能强调了供给,就忽略了需求,供给的最终目的还是满足需求。应当在供给调整过程中,兼顾两者有效结合,考虑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变化,发挥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
汤铎铎认为,国家现阶段进行供给侧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舍弃“需求侧”的“三驾马车”,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性发展的政策。应当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短期和长期相互结合,“需求侧”、“供给侧”相互协调,推动经济发展。
以创新提高效率、增加新供给
供给侧改革如何推进?思路如何变为实践?这是摆在社会发展面前的急迫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等,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这些改革,多点突破消除‘供给侧’的体制性障碍。”李佐军认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属于供给管理,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层面。同时,还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通过这五个方面来解决供给侧改革的具体问题。
李俊江表示,加强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应当以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创新增加新供给。他认为,还应合理降低企业成本,给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实现实体经济顺利有序的转型。同时简政放权,为企业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最大限度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
在学者看来,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还应警惕改革带来的阵痛,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汤铎铎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债务问题要有心理预期,未来债务可能还会扩大,特别是对地方融资平台及“僵尸”企业的债务要有充分的警惕并做好防范。二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做好收入分配工作。
李俊江认为,“僵尸”企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应当循序渐进地关停并转,尽可能购并重组。同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对下岗员工就业再培训,消除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中联重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先进制造业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详细]2021-11-01 09:20

国家统计局: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初见成效

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我国能源供需形势相对宽松,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初见成效,油气勘[详细]2019-12-09 17:09

秒产超30吨 钢产量连创新高为哪般?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4.92亿吨,同比增长9.9%,再创历史同期最高值。二季度[详细]2019-08-02 14:39

湖南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 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实现转型

今年上半年,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工程机械等行业企业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从中联重科的产业布局而言,高空作业机械是中联重科实现转型提质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聚焦点。(来源: 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详细]2019-07-22 13:38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工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有力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稳步提高,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逐步增多。同时,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业供给质量提升。目前,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了67.4%和48.4%。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快于整体工业的增速。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进而带来发展后劲增强,这同样是上半年我国工业通信业运行的亮点。 据介绍,从工业的内部结构看,上半年非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上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上半年,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企业范围等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为6.36%,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与工业活动相关的各项指标表现也较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总体延续扩张态势,6月份为51.5%,连续23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工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前5个月增长7.7%,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上半年我国的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去产能成效明显。上半年钢铁去产能深入实施,电解铝、玻璃、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合规先进产能有序释放,供求结构有效改善。二是装备制造业增速回升。受汽车和电子行业带动,前5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三是适应消费和产业升级的产品增长较快。工信部统计显示,前5个月,智能电视、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分别增长23.2%、16.2%、85.8%、14.6%和33.7%。四是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前5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快于整体工业5.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也是上半年我国工业通信业运行的亮点。据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目前已达9200多家,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4%和47.8%,运营成本下降10%,实现利润平均增加11.2%。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了前5个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4.2%,增速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7月1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全面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调降家庭和企业用户互联网专线业务标准资费,有力促进了用户规模和电信业务总量的提升。[详细]2018-09-05 10:4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