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制造击败日本居亚洲第一 高铁卫星畅销

2016/01/05 09:44人民日报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高端科技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份额大幅上升

亚行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力量,日本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落后于韩国的9.4%。报告指出,2014年低端科技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28%,2000年则占到41%。

据悉,亚行基于经合组织数据,以1996年、2000年和2014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上结论。

报告中的产品是指制成品,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被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高端科技产品、中高端科技产品、中低端科技产品和低端科技产品。具体而言,高端科技产品是指航空航天设备、办公器械、通信设备、医学和精密仪器等。

这一数据与日本相关机构调研数据相吻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海外调查计划课课长若松勇对本报记者说,对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科技产品的生产来说,相关零部件产业的聚集非常重要。中国零部件产业的聚集对高端科技产业具有巨大魅力。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5年10月至11月针对日本企业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在日资企业的零部件本地供应率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达64.7%。

本报记者从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获得的资料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的航空航天设备及其零部件,以及药品、核反应堆和电机、电气等高端科技产品,出口总值均比2014年同期有所上升。

产品质量赢得客户认可与信赖

印度尼西亚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吴艳丽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不少高端科技产品进入印尼市场多年,深耕不辍,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印尼市场广大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尤其是电力、电子产品、通信产品、高铁技术与标准等颇受欢迎。中国中标印尼首条高铁项目,意味着中国在此领域的高端科技产品与技术标准走进印尼,印尼合作方已表示将派人员赴中国学习高铁技术。这有助于印尼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民众生活质量提升,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在泰国,北斗导航系统颇具影响力。自2011年起,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与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泰国是北斗导航系统的首个海外用户。2014年6月20日,泰国首批北斗地基增强站建成投入使用,未来规划在泰国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站220个,建设覆盖整个东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钧议对本报记者表示,系统建成后将为中泰合作项目——泰国地球空间信息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系统——提供高精度空间位置信息服务,也为北斗在泰国石油、电力、高速铁路、海上交通、智慧城市、精细农业等行业推广提供完整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泰国卫星导航技术的行业应用和产业规模。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品牌华为的知名度首屈一指。本报记者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华为1997年起在东南亚开展业务,已经与东南亚主要电信运营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超过65家电信运营商采用华为公司的解决方案。2011年华为企业业务和终端业务落地东南亚,服务该区域的企业客户及广大消费者,2014年华为东南亚消费者业务整体发货量超千万。

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核心推动力

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在发展世界级高速列车、无人机、智能手机、核电站等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水器、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等,中国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1月至10月,印尼从中国的进口额比2014年同期增加64.39%,其中,中国高端科技产品出口增加是重要原因。吴艳丽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印尼欢迎,是因为中国产品质量提升和价位优势。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印尼进口中国高端科技产品的比重还将不断上升。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日益得到国际认可,这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要求中国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保持已获得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对本报记者表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新的力度加大,这对产业升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今后,中国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中国过去的增长主要是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今后还是要继续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但要从直接干预经济转变为规范和培育市场以及服务企业和民众,让企业在市场中成为真正的主体力量。”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高端制造 高铁 卫星
相关阅读

金观平: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将持续扩大

近年来,有关“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传言,多次引发关于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的讨论。虽然一些外资企业在全球推进多元化布局,但总体看,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全球化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资本往往会主动调整全球生产能力布局,向低成本地区流动是客观规律。产业梯度转移也是一国工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受一些因素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包括国内加工密集型产业出现到周边国家寻求投资发展机会的现象,但整体看,目前制造业外迁规模不大,是企业正常经营行为,也符合产业发展客观规律。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等优势,仍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资热土之一。多年来,制造业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我国不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推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数据也表明,当前我国依然是外商青睐的投资选择地。今年前5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同比增长17.3%。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德资企业、超六成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围绕低碳领域加大在华布局,可见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未放慢。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使用外资的增速在不断加快。这表明我国制造业对各类资源要素的吸聚力正不断增强,外商对我国制造业投资呈现出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趋势,也表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制造业高水平开放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必要之举。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也能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贡献中国力量。 制造业高水平开放还会持续扩大。我国多次表示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理念,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一方面,支持外商加大在华投资,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全力支持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做优做精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构建制造业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为制造业开放合作搭建更多交流平台。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详细]2022-08-03 13:48

央视聚焦中集车辆:践行习总书记经济思想,坚持跨洋经营当地制造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一个多月以来,在全国各地引发了热度。7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就[详细]2022-07-27 16:25

中信证券:海外市场对国内工程机械下行周期的对冲影响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详细]2022-06-20 09:47

恒立液压2021年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关注国际化和多元化进展

恒立液压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3.09亿元,同比增长18.51%;归母净利润26.94亿元,同[详细]2022-04-27 10:01

中集车辆2021中期业绩出炉 营收大幅增长57.6%创同期历史新高

8月25日晚,全球半挂车和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中集车辆(301039.SZ/01839.HK)交出了[详细]2021-08-26 11:4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