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炎:适应新常态 建设优秀工程机械企业

2015/03/25 09:48闽西日报

  3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在龙工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会议,向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宣讲全国“两会”主要精神,并结合此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对当前和今后龙工的工作任务的几点建议。

  李新炎说,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从失衡到优化再平衡”的新常态,龙工作为一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100强”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新的心态、新的智慧、新的作为去迎接新的挑战。他号召龙工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主人翁的姿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把龙工建设成为一家“基础扎实、经营稳健、效益良好、员工愉悦、社会赞誉”的优秀工程机械企业,继续为我市“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产业发展增亮添彩,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T-mac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不平凡的2016 不平凡的潍柴集团

无限风光在险峰。2016年,潍柴成立70周年,面对国际市场的风起云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潍柴从容应对,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降成本 灭亏损 抓创新”三大战役成效显著,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潍柴,经受住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以超越行业的增长速度,再次呈现了靓丽业绩。 盘点2016年,这一年,潍柴人勇往直前,奋斗不止,国内各主要子公司均呈现超越行业的增长业绩,海外子公司运营渐入佳绩。 时光易老,理想不灭。在潍柴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上,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了“把潍柴打造成中国制造业享誉百年的国际品牌”的梦想,这是潍柴迈向新征程的号角。 新的一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主席与卢卡申科总统见证,潍柴与马兹集团在京签署备忘录 2016年9月29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共同见证下,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与白俄罗斯工业部部长沃夫克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国潍柴动力与白俄罗斯马兹集团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合作生产发动机的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白俄罗斯共和国中白工业园内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柴油发动机,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预计达产后年产能达到20000台,标志着潍柴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在“走进海外本土经营”战略布局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分别作出批示,高度肯定潍柴创新发展70年成就。 2016年10月20日上午,值企业成立70周年之际,潍柴在文化宫隆重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分别作出批示,高度肯定潍柴创新发展70年成就。 70年来,潍柴紧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几经艰难转型、饱受市场锤炼,在打造民族动力第一品牌、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跨越。站在新的起点上,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了要“迈向高端 跨越百年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矢志不移地打造“五个潍柴”。 当天晚上的文艺演出上,谭旭光还作了《我还有一个梦》的演讲,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梦:未来30年,把潍柴打造成中国制造业享誉百年的国际品牌。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多项激励措施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2016年5月30-31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科技盛会。谭旭光董事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潍柴动力还作了科技创新典型经验书面交流。 为全面贯彻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潍柴先后召开科技人员座谈会,谭旭光董事长现场倾听科技人员心声,并先后研究发布了系列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了全员创新活力。 潍柴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潍柴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位列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3位、中国100大跨国企业第28位,继续蝉联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2016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发布,潍柴动力以233.86亿元的品牌价值成功入围榜单。这一年,潍柴还先后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16中国A股上市公司紫金创新奖”“最具创新的国有工业企业”等多个奖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成为行业内一颗璀璨的明星。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潍柴2016年经营业绩增长显著 2016年,潍柴继续实施了以“降成本、灭亏损、抓创新”三大战役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措施,在经济新常态下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激情,集团公司还举行了“迈向高端——大干100天”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激发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激情,为实现全年目标鼓舞了斗志。 潍柴国际化加速前行,海外业务板块全部盈利 2016年,集团海外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中凯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成功并购美国德马泰克公司。法拉帝业绩大幅增长,实现收入同比增长31.6%;从亏损到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林德液压结构性业务重组逐步见效,中国和德国制造基地完成布局。博杜安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战略新产品加快进入全球市场,制造本土化战略稳步推进。印度工厂具备了多品种生产能力,产品辐射南亚周边市场;潍柴北美公司非道路用天然气发动机获得美国EPA认证,开启了潍柴进军美国非道路市场之路。 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正式启动迈向高端项目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2016年企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都有了明显的优化,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2016年,潍柴WP13发动机成为市场新宠,火遍大江南北,引领中国动力跨入13L大马力的新时代。2016年4月,WP9H及WP10H高端发动机全新亮相,以寿命180万公里/3万小时树立起高速重型发动机寿命的最高标准。据了解,2016年,12升、13升发动机销售同比增长140%,锐动力产品上涨46%,农业装备动力销量同比上升312%。2016年6月,潍柴启动高端发动机项目,全面进军高端市场,挑战全球第一。 缔结联盟,潍柴让大型矿车用上“中国心” 2016年12月24日,潍柴动力与神华集团、熵零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决定成立国家大型能源装备产品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大型矿用卡车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推动中国大型能源装备产品升级。 这是一次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强强联合,在打造大国重器、突破国际垄断上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通过三方携手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有机融合,降本增效、创新创效,在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大国重器崛起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制造再升级,引领行业迈向高端 2016年,潍柴动力《基于装备智能化和工业大数据的高端柴油发动机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入选工信部2016年度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获批国家专项补助资金9000万元;中德合作高端液压件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建设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6年7月,国家科技部公布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潍柴卡车动力总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位列第二位,成为山东省入选的3个众创空间之一。近年来,潍柴正通过拥抱互联网基因,依托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数字车间,构建具有潍柴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并加快推进潍柴智能工厂建设和工业互联网规划,引领企业走在智能化制造的前列。 “黄金产业链”优势凸显,潍柴旗下陕重汽、法士特产销再创佳绩 早在2005年,潍柴动力重组湘火炬,着力打造“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黄金产业链,优势凸显。2016年,陕重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重卡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成为行业内表现最好的企业之一;法士特全年产销再过百亿,销售变速箱同比增长23%;汉德车桥全年产销桥总成同比增长60%。 2016年12月27日,亚星客车第6000台客车下线仪式在扬州举行。潍柴战略重组扬州板块以后,布局长三角战略,经过资源协同、研发投入、管理提升、文化融合,潍柴扬州板块驶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利税2.27亿元,销售收入和利税均为近十多年来最好业绩。 你是谁?谭旭光董事长深入一线为潍柴员工点赞 这一年,谭旭光董事长的足迹遍布西安、扬州、重庆、潍坊等各个业务板块,走遍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子公司,并亲自为一线员工写下了《你是谁》,为奋战在生产一线、忙碌在研发岗位上、奔波在海内外市场前沿的潍柴人点赞。 践行四个永葆,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在年度工作会议上,谭旭光董事长对领导干部提出践行“四个永葆”的要求,并将这一主题列入年度硬仗中。分4个维度、12项行动、34项子行动展开实施,实现了“四个永葆”理念的层层宣贯和落实,增强了干部员工自豪感与归属感。(本文来自潍柴)[详细]2017-02-05 09:11

2017年宏观经济报告:新工业 新消费 “新常态2.0”

发达国家政策转向,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规模接近极限,负面作用不断显现,2017年将转向财政政策,将使得新兴市场外部压力再度上升。 工业转型,消费升级,“新常态2.0”2012年以来以去库存、去产能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经济“新常态1.0”已基本结束,工业转型加快,消费升级,2017年将步入增速企稳的“新常态2.0”。 2017投资回升,GDP增速企稳2017年出口或仍低迷,消费可能透支,但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建投资上升的可能性较大,预测GDP增长6.6%左右,增速企稳。 PPI中枢大幅提高,CPI仍2%左右2017年PPI仍有上涨动力,但涨势不及2016年,PPI中枢将在4%以上。CPI涨幅大致保持2%左右,与2016年基本持平。 宏观管住货币,流动性紧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防控资产泡沫和宏观管住货币的要求,我们判断2017年新增信贷12.5万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速低于2016年,流动性紧平衡。 改革还在路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值得期待。[详细]2017-01-05 10:34

晋工机械:在新常态下打造新格局

行业不再“井喷”,但是,机会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企业来说却永远存在。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最近召开的上半[详细]2016-08-17 11:14

魏利:浅谈新常态下的工程机械行业服务

服务是所有工程机械厂商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所有前端工序的误差累积,同时保内[详细]2016-08-15 16:09

抓住新常态发展机遇 工程机械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新常态下,工程机械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加速加速海外布局,纷纷围绕这一战略进行布局,取得了可喜的成[详细]2016-08-09 09:3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龙工”,系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李新炎先生于1993年在福建龙岩始创;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3339),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境外上市的公司,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和“全国百家侨资明星企业”。公司始终秉承“靠人才,抓管理;上质量,创名牌;取信天下,跃居群雄”的治企方针,推行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自主开发及制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变速箱、变矩器、驱动桥、液压油缸、齿轮、管路、传动轴等核心零部件;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和路面机械等四大品类,型号超过200多种。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是“中国名牌产品”,“龙工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挖掘机产品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叉车和压路机等路面机械及其龙工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跻身国内外先进行列。公司始终坚持“销售代理制”这“一大原则”,不断强化“质量、服务、性价比”这“三大优势”,构建起遍布全国的龙工产品营销服务网络,在800多家一、二级重点经销代理单位中全面实行了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和融资租赁“四位一体”的销售服务机制,全面实行“24小时服务赔偿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销售渠道的畅通与售后服务的不断完善。2009年公司销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实现净利润超过8亿元,跃居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24位;营业利润率增幅全球第四,销售额增幅全球第五,平均资产回报率全球第六。公司在福建、上海、江西、河南四大基地拥有19家全资子公司。生产设备均采用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ISO9001:2008和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2001A认证。2006年,公司董事局在全面总结过去十多年跨越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国际市场的前沿,制定了2006~2020年“二轮创业”发展纲要,全面实施“国际化定位·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以效率推动未来,努力推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全力推进由“中国名牌”向“世界知名品牌”战略跃升,积极为建设国际化的一流企业,打造“百年龙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