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明年经济增长率降低至7.1%

2014/12/15 09:31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落款日期为12月12日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央行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估是7.4%,是1990年来最慢的一年,明年经济增长率料降低至7.1%,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将拖累任何因出口加速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刺激,但预计就业受影响不大。

  报告全文如下:

  2015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马骏 刘斌 贾彦东 洪浩 李建强 姚斌 张翔

  内容提要

  本报告对 2015 年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 GDP 增速从 2014 年的 7.4%略微放缓到 2015 年的 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虽然 2015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定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就业弹性,我们估计,2015 年 GDP 增长 7.1%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 年的水平基本相当。

  我们预计各项改革措施对促进结构调整的效果将逐步显现,2015 年的经济结构将继续得到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民生支出、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将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增强。

  我们对消费物价走势的基准预测是,2015 年 CPI 涨幅为 2.2%,与 2014 年相比变化不大。影响 CPI 涨幅的有多种因素,包括食品价格、国内外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其中,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国际收支方面,我们的基准预测是:2015 年,出口增长 6.9%,比 2014 年加速0.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5.1%,比 2014 年加速 3.2 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与GDP 的比值为 2.4%,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我国房地产政策松动超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结构性改革措施较快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等。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减少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

  一、 经济增长与就业预测

  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一)预计 2015 年实际 GDP 增速降至 7.1%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2015 年实际 GDP 增长 7.1%,增速比 2014 年降低 0.3 个百分点;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8%,比 2014 年减速 2.7 个百分点;201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 12.2%,与 2014 年相比变化不大;出口增速从 2014 年的 6.1%上升至 2015 年的 6.9%,进口增速由 2014 年的 1.9%上升至2015 年的 5.1%。

  2015 年 GDP 增速有可能继续放缓的大背景是我国面临的“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从供给面上来看,改革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潜力,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大、制造业“赶超效应”弱化导致生产率增速放缓等结构性因素仍会继续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下行压力。

  从需求面来看,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1)国际经济复苏等因素使我国出口增长略有加速;(2)2014 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疲弱导致 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减速,而房地产投资的减速及其对相关行业的负面溢出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速的还有许多其他短中期因素。部分正面因素包括简政放权、对外开放等改革措施所带来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投资热情的增加,基建和棚户区改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

  的推动等。负面因素包括由于杠杆率过高、不良资产率上升和制造业利润率受压所导致的部分制造业投资减速等周期性压力。

  我们对 2015 年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条件包括:(1)发达经济体的 GDP 增速从 2014 年的 1.8%加快到 2015 年的 2.3%;(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略有下降,全球贸易情况基本稳定;(3)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条件指数(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广义货币增长率与基期水平之差值的加权平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2015 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2015 年的财政脉搏(经过周期调整后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上年的变化值)与 2014 年相比也保持基本稳定;(4)201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主要由于 2014 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减速引起,没有考虑其它大的外部冲击。

  我们对 2015 年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速高于预期(如,乌克兰地缘政治冲突如果得到缓解,可能提升欧洲的市场信心、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松动(如大城市取消限购、按揭贷款首付比率下降、按揭利率下调等)导致购房者信心提升。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以及恐怖主义活动升级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量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降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抑制我国出口增长。关于国外经济增长、美国加息的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情景分析见本报告第四节。

  (二)预计城镇就业将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在基准情景下,虽然 2015 年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将保持基本稳定。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将提高。 2008 至 2013年,我国 GDP 增速从 9.6%下降到 7.7%,降低了 1.9 个百分点,但受益于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从 41.8%上升到 46.1%,增加了 4.3 个百分点,使得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求人倍率明显高于 1(表明虽然经济增长减速,但劳动力市场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支持这个判断。

  给定目前的经济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和就业弹性,我们预计,假设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在 2015 年能提高 1 个百分点(过去几年的年增幅都在 1 个百分点以上),7.1%的 GDP 增速可以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 2014 年预计的水平基本相当。另外,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定义为15-59 岁的人口)比 2012 年减少 244 万人,下降约 0.3%。依据人口结构与总和生育率的估算表明,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长期持续。在此背景下,假设城镇

  化速度和劳动参与率不出现大幅变化,7.1%的 GDP 增长意味着 2015 年的城镇失业率不会出现明显恶化,甚至可能继续改善。

  (三)经济结构将继续改善

  尽管我们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在 2015 年会所有放缓,但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提升、各项结构调整措施的逐步落实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经济结构有望在多个方面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加强。

  从支出法角度来分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估计在基准情景下,2015 年三大需求来源对实际 GDP 增长的贡献分别为:最终消费贡献 50.9%,比 2014 年估计值提高约 0.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 46.8%,比 2014 年估计值降低约 0.9 个百分点;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 2.3%,与 2014 年估计值基本持平。这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将有所下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所增强,需求结构有望继续得到改善。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虽然商品房住宅开发投资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及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预计将继续减速,但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环保、节能、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将提升在民生领域和绿色产业的投资比重,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政府力推的减少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改增等改革措施将继续帮助提高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新一轮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增速,提升我国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潜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 物价走势预测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 2015 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涨幅为2.2%,与 2014 年的 2.0% (预测值)相比变化不大。

  影响 2015 年 CPI 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第一,食品价格涨幅。我国食品价格年度涨幅的长期平均水平为 4.5%(2000-2014 年平均值), 但 2014 年前 11 个月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仅为 3.1%。从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和供给面对价格的长期反应来看,农产品价格涨幅有回归长期趋势(即扩大)的可能,但考虑目前的气候、粮食丰收情况及国际食品和石油价格走势,我们的基准预期是明年我国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产出缺口。影响产出缺口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人口等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增长潜力的变化、一些部门对过剩产能的消化、出口增长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房地产投资减速对需求的抑制等。综合判断,预计 2015 年国内产出缺口不会明显恶化或改善,因此产出缺口对 PPI 的影响趋于中性,由于产出缺口变化导致的 PPI变化及其向 CPI 的传导将比较有限。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根据 IMF等机构的最新预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但降幅比 2014 年收窄。根据这个趋势,尤其是能源价格的变化,预计 2015 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降幅将逐步变小。

  上述对价格指数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诸多上行和下行风险。上行风险包括国际经济超预期增长,使得全球负产出缺口较快收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突然上涨;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力度大于预期,对大宗商品套利投资加剧;我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较快复苏而受益等。对我国通胀的下行风险包括国际和我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美国加息力度过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等。

  三、 进出口预测

  我们的基准预测结果为:2015 年,按海关口径计算的贸易出口(按美元计价的名义值)增长 6.9%,比 2014 年加速 0.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5.1%,比 2014 年加速 3.2 个百分点2;经常项目顺差与 GDP 的比值为 2.4%,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

  影响 2015 年我国出口前景的正面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发达经济体市场占我国外需的 50%左右,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回暖,将改善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一致性预测所估计的明年欧美日经济增长加速约 0.5 个百分点,有利于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第二,政府采取的各项稳定外贸的举措以及上海自贸区和扩大内地延边地区的开放战略也将有利于推动出口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继续显现,发达经济体转向低成本国家进口,将抑制我国出口增速的潜力。从进口方面来看,虽然明年我国投资增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下降,但降幅估计比今年较为温和,有助于提升我国名义进口增速,使其向正常趋势回归。

  我们对 2015 年进出口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包括:(1)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 1.8%上升到 2015 年的 2.3%;(2)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

  我们对进出口的基准预测面临若干风险。如果国外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预期,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形势。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加息快于和力度大于预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国际经济情况明显恶化、国际汇率波动导致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明显升值等。对进口预测的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超预期调整,进一步抑制对国外大宗商品进口的需求等。

  四、不确定因素与情景分析

  (一)国外经济增长的情景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2.2%上升至 2015 年的 3.1%,欧元区经济增速从 2014 年的 0.8%上升至 2015 年的1.3%,日本经济增速从 2014 年的 0.9%降到 2015 年的 0.8%。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速预计恢复到其增长潜力,美国甚至可能超过潜力。在美国,较为健康的居民资产负债表和良好的就业增长势头将提振消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和存量资本的老化将推动资本性投资的加速。欧元区的复苏步伐由于乌克兰冲突的影响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迟缓的结构改革继续抑制其经济增长潜力,但欧元汇率贬值将有助于 2015 年经济增长的缓慢回升。日本推迟第二轮消费税上调和激进的量宽措施有可能使明年经济表现稍稍好于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总体来看将略有好转,但仍然低于潜在产出。俄罗斯和巴西等经济体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而将面临较大困难,但一些出口导向型的新兴经济体则会受益于 2015 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

  我们以 IMF 的预测作为国外经济增长的基准情景。但是,这个基准情景面临诸多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比如,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问题是否能得到较快缓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影响其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前景。苏格兰举行的公投可能激励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其他欧洲地区的分裂主义活动。第二个不确定性是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和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目前的市场预期是美国将于 2015 年年中开始加息,此后两年中加息近 200 个基点,但如果其加息步伐明显早于或快于预期,则可能导致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大幅度资本流出和增长减速。其他风险包括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恐怖主义袭击、埃博拉等疫情的大范围传染、汇率大幅波动等。

  鉴于上述不确定性,我们分析了在 2015 年三种国际经济增长的情景下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前景。三种情景分别为:(1)高情景,假设美国经济增速为 4.1%、欧洲为 2%、日本为 1.3%;(2)基准情景,假设 2015 年美国经济增速为 3.1%、欧洲为 1.3%,日本则为 0.8%;(3)低情景,假设 2015 年美国经济增速为 2.1%,欧洲与日本经济增速分别为 0.6%和 0.3%。在高、基准和低三种情景下,我国 2015年出口增速预测值分别为 8.9%、6.9%及 5.0%。

  (二)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冲击

  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和力度明显超出预期,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量流出和汇率大幅波动,并导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冲击我国的出口需求。

  2013 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市场对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和加息预期不断升温。今年 9 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平均预计 2015 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触及 1.375%,2016 年年底触及 2.875%,而 3 月份的平均预期分别是 1.125%和 2.4%。关于美联储加息的时点,目前 FOMC 成员的平均预期为在明年 6 月首次加息。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存在一定分歧。近来,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以及美国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市场加息预期有所增强: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公布的联邦利率期货交易数据,9 月底市场预期美联储有73%的概率会在 2015 年 9 月开始加息,而 12 月 10 日的数据显示,这一概率上升到了 94%。

  未来美国加息的步伐和力度可能会对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再次产生冲击。前几年美元流入较多、资产价格被推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从去年开始面临资本流出、汇率贬值、资产价格下行和经济减速的压力。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等货币自 2013 年 5 月开始贬值,贬值幅度曾一度达到 20%以上。为了应对货币贬值和热钱流出,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提前加息,但大幅加息会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如果美国实际加息的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会再次受到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对一些小型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即使对美国加息有充分预期,相对其资本市场容量来说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仍会对其汇率和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内部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私人和公共部门杠杆率攀升、银行信贷规模较快扩张、宏观经济失衡加剧等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风险在资本外流背景下容易顺势爆发。

  过去一年多来,巴西、南非、印尼、印度和土耳其受美国加息预期影响冲击最大,这五个国家从我国的进口占我国出口总额大约 7%。我们估计,假设由于美联储加息的力度超预期而使这五个国家出现资本外流和经济减速,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需求降低 10%,则将会拖累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大约 0.15 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分析

  除了国际因素之外,影响我国明年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是国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近年数据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 20%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 10 个百分点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拖累 GDP 增长约 1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对相关产业链(如水泥、钢铁、化工、机械、家电、家具、能源等行业)的影响,其对经济冲击的累计效应可能达 2 个百分点。

  2014 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销售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正在减速。我们认为,房地产销售是房地产投资的重要领先指数,销售下降至少会通过两个渠道对未来房地产投资形成下行压力。第一,许多商品房的销售是开发商的预售,销售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才完工,因此销售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投资量。第二,销售下滑会使开发商对未来销售收入和售价预期变得悲观,导致开发商减少购地和开发新项目。

  我们通过一个分布滞后模型来考察 2014 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下滑对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该模型的情景分析结果是:根据过去几个季度的房地产销售情况,并假设未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速相对 2014 年 2 季度分别下降 0、5 和 10 个百分点,则在上述三种情景下,201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比 2014 年分别下降2.5、3.6 和 4.6 个百分点。上述分析的其他前提假设包括国外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取向与力度不变。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 2010 年投入产出表来估计房地产行业(含建筑业)下行对其它相关行业的影响。基于完全消耗系数和投入产出数据,我们计算了各下游行业对上游行业的影响因子, 并基于影响因子,估计了房地产(含建筑业)实际产出下

  降 10%对各个行业实际产出的影响(见图 3)。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房地产(含建筑业)产出下降而受到明显冲击的行业包括水泥、矿业、钢铁、化工等。

  附录:关于预测模型的说明

  本报告中对 2015 年主要变量(如 GDP、CPI、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进口)的基准预测基于人民银行研究局开发的宏观计量预测模型。在研究中,就GDP、CPI 等主要变量的趋势判断还与三个 VAR 宏观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照和比较。在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和影响分析中使用了分布滞后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下简要介绍这些模型和方法。

  一、宏观计量模型模型总共包括 89 个行为方程及恒等式,其中描述主要经济行为的核心方程为20 多个。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短期内,由于价格和工资具有粘性,产出和就业由总需求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缺口对价格和工资产生影响,长期内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状态。长期内,产出由供给决定,价格充分调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呈垂直状态。模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总需求模块。该模块又被细分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出口和进口等几个部分。(2)总供给模块。该模块通过生产函数来确定潜在产出。(3)价格模块。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通胀由产出缺口、劳动力成本与非劳动力成本决定。(4)房地产模块。该模块包括了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两个主要部分。

  (5)劳动力与工资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了农村与城市的工资与就业等变量。

  (6)货币金融模块。该模块选择一种利率为外生变量,但可以将外生变量切换为M2 增长率。(7)财政模块。该模块包括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部分,而收入又细分为税收与其他收入,政府的投资支出为外生变量。

  二、VAR 宏观预测模型我们在分析 GDP 增长等主要变量时参考了三个向量自回归(VAR)宏观预测模型的结果。第一个属于传统的 VAR 季度模型,模型包括 17 个宏观经济变量。

  第二个 VAR 模型是上海卓越发展研究院与人民银行研究局合作研究的成果,我们称之为 Logit-VAR 月度预测模型。该模型涉及到 14 个核心指标与 14 个关键指标。预测共分三步:第一步,将核心指标转换为状态变量,旨在强化对经济周期的判断能力;第二步,用包含不同滞后期数的因变量(状态)与自变量(状态)组成的 VAR 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来估算参数,然后预测状态变量的未来最可能路径;第三步,将状态变量及水平数值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构建另一个 VAR 模型,用来预测水平值的增速。第三个模型是人民银行研究局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合作研究成果。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趋势增长和 冲 击 波 动 两 方 面 的 体 系 转 移 (regimeswitching),捕捉到了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区间。

  三、房地产模型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情景和影响分析基于一个分布滞后模型和一个投入产出模型。分布滞后模型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被解释变量,将滞后和当期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国外经济增速,货币供应量增速、利率、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为解释变量进行建模。关于房地产行业产出下降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即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经济学家范文仲: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复旦大学客座教授、雷曼兄弟原首席经济学家范文仲10日在“首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政策应从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个方面做出变革,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他认为中国如今仍是投资拉动经济为主,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在东部造一个高速公路,造价每公里2千万到3千万,在重庆造一个高速公路,每公里要1亿,因为全是隧道。这样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非常薄弱。” 演讲全文如下: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困惑期,是不是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呢?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个人的看法。 第一,大家都看不清楚当前的经济形势,这是肯定的,因为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的阶段,好像每年的政府工作中,都说今年的形势是复杂的、严峻的,每年都是这样的提法。然后我们看到一些负面报道,中国经济能不能保7,看到我们的PMI永远在50上下徘徊,看到银行有些坏账在反弹,看到有些过剩行业,现在确实利润率在负增长。一系列消息会使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产生困惑,这是非常自然的,而且这个担心对未来发展非常有影响。 第一个观点,我们现在并不是最糟的时候,我们远远经历过比这个更糟的时期,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1979、1980年,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面临我们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1990、1991年在治理整顿的时候,我们面临高的通胀,面临负的经济增长。我们再看1998、1999年亚洲金融[0.00%]危机,那时候银行坏账,外部统计达到20%以上。那时候的政府没有任何资源,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 我们靠什么渡过了这些难关呢?靠改革和开放,1979和1980年之后靠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靠搞乡镇企业,靠整个工业计划经济的转型,赢得了高速增长时期。1990、1991年,我们在那么困难的时候,人心相对比较低迷的时候,小平同志确定了浦东开发,证券市场重新开启,我们在一个很困难的关键点开启了非常重大的改革。 1998、1999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入了WTO,我们开启了房地产市场的改革,我们进行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中国又迎来了一个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改革都会改变既得利益,没有大的压力,很多改革是很难推进的。有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的压力,反而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动力,所以我倒觉得现在是一个中国经济转型积蓄力量再出发的一个重要时期。 第二,怎么看待这个时期,我们的动力从哪里来,用经济分析的手段来考虑。我们现在可能争论更多的,以前大家是靠需求,靠凯恩斯主义,靠三驾马车来分析动力从哪来。如果从传统的框框来分析,消费增长是比较慢的,投资增长肯定又会造成结构的一些恶化,进出口现在肯定是负增长。如果你用这种需求的角度,就找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丧失信心。真正要说经济长期增长,应该用新古典的增长模型,这就是吴敬琏老师上午说的供给学说,索洛模型,它的经济增长是根据A技术,K资本,L劳动力,这些长期的要素来推动。 所以如果要寻找中国长期的增长方向,就要换一个思路,就要从一个长期的因素来看待中国未来有没有这样的增长空间。我认为这个空间是有的。第一,劳动力,我们现在都说人口红利在减少,确实,如果还维持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现在的人口将会结构进一步恶化,老龄化的问题会加速到来。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做一些调整,不要以为计划生育是一个小的调整,但其实它是对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一个非常重大的经济改革决策,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虽然它不是短期内能看到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但是长期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方式。 第二是K,资本从何而来,我们很多学者研究中国资本[0.00%]的边际贡献率在下降,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光投资,它就在下降。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方式让K的效率提高,让它的规模变大,而规模变大并不是靠负债来的,那么中国经济就会有新的动力,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我觉得是有,我毕业的时候在财政部工作,那时候住的房子都是政府的,所以每个月只出一块钱的租金,但是也不是自己的,所以都没钱。跑到美国之后,我一看耶鲁教授的房子,20万美金一个house,还带花园,我就心想中国人这辈子也买不起,结果等我回国之后,中国已经在进行房地产的改革,通过房地产改革,明确产权,有了交易市场,市场再一定价,现在如果你在北京上海有个房子,二环或内环之外,你肯定是百万富翁,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房子,你就觉得太便宜了。这个巨大的财富的增长、资本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是靠改革,这个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通过改革把以前没有利用的这些经济资源明确产权,建立要素市场,使它变成资产,然后在金融杠杆进入,它可以抵押、可以贷款、可以留学、可以投资,把资产变成资本,那么这个K就有了。 所以大家现在想的这些K,我们通过更加的负债高杠杆化来增加投资,肯定是不能持续的,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方式,通过改革来使这种资本增加,这个空间将是巨大的,我们现在还有这样的空间呢?我在重庆工作过,我做过国资委和发改委的副主任,我们那个时候就牵头搞城乡统筹,在中国,包括在农村,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把我们现在还没有利用的经济资源通过改革变成资产,通过金融的工具把它变成资本,这在未来还有很多,就看到底有多大决心来推动这件事。我们都在考虑货币政策,大家在讨论财政政策,那都是在一个稳定的经济状态下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但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模式转换的阶段,再在原有的框架下讨论这些近期的、短期的因素,就很难对长期因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L可以变,K不仅效率可以提高,规模也可以大,那个A呢?那个技术呢?不知道大家怎么感觉,我觉得科技对整个经济动力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互联网信息科技对经济技术的影响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当年机械革命、电力开始应用,经过一百多年的酝酿,开始进入每个产业,改变每个产业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一样,我们现在信息科技正处在一个爆发点,我所以这一代人将会见证非常不一样的世界。就像在上世纪初巴黎博览会的时候,伦敦开始电话电报应用,冲水马桶出现,现代文明出现,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这是全球的趋势。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自己L的问题,把它的负面影响控制,把K的问题通过改革,使它不论在质量和规模上上升,我们通过全球的创新,我们能够把A提高,中国的经济能够再快速增长5到10年,应该是有这种可能的,我不是说一定能实现,因为要取决于政策的一些选择,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第三方面,我们看到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还是有正面结构性的变化,2003年的时候大家在讨论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甚至是不着陆,中国还在延续这样的状态吗?我们正在积极的变化,现在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已经使经济结构出现了,就在几年以前,我们在设想如果出口中国不行了,那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很多人说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一旦贡献下降,经济就会崩溃,但是就在过去短短三四年时间,我们的出口增长率从30%多下降到个位数,5%以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在几年时间就已经把出口拉动型变成内需拉动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但大家可能没有那么在意。 从制造业推动向服务业发展的转型,我们喊了很多年,但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第三产业的占比慢慢上来,占了半壁江山,结构已经在变化了。 第三,能不能投资拉动变消费拉动,我个人认为,在短时间内这个不会改变,而且中国所处的状态也不一样,环境也不一样,也不是必须要变成消费拉动,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在东部造一个高速公路,造价每公里2千万到3千万,在重庆造一个高速公路,每公里要1亿,因为全是隧道。这样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非常薄弱。 我利用国庆假期去山西看古建筑,我去看梁思成、林徽因的佛光寺,还有最早的木构建筑南传寺,这么美的建筑,就在穷乡僻壤,道路非常难走。不要说西部,就在山西,就有这样的投资需求。未来中国的投资还会有有效需求,还会有很大空间,中国经济增长还会有动力。 另外我们会变得更加开放,上午谈了很多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其实这一届党和政府开放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包括我们在谈的一系列的约定,都是建立在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另外自贸区的成熟经验推广到全国,这些开放的举措将会极大的有利于资源分配。还有“一带一路”在往外走,这都是大开放,我们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FDI对内投资,中国现在已经变成资本的输出大国,我们已经变成全球输出资产。所以一个方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深化开放。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企业家精神的转变,就像作为体制内的人,以前大家为政府工作非常荣耀,但是现在到私营企业工作也非常荣耀,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没有上过大学、中学的人创业,而是精英创业。去年一年注册的企业数目是中国企业总体数目的25%,再看创新能力,今年上半年创新的专利增长数量30%,过去三年中国专利数量增长率是全球第一。我们有一大批的国际化企业在崛起。 所以展望未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但是我们也要有发展的信心,我们现在不是要用一个周期内来看待中国经济,因为在这个周期中,在周期和周期的转换中,必然有一个摩擦期,必然是下行调整的震动期,但是未来我们要空间,如何走到这样一个彼岸,走到这样一个未来?内需要改革,使我们的资源分配更有效,产业部门之间,另外它的规模能够更大,能够通过我们农村城乡统筹发展,金融创新,通过负面清单推行改革,开始新的动力,包括计划生育的调整,都在寻找新的动力。 在外部要抓住这一轮世界经济科技变革的有利时机,现在就像电力发明改变世界一样,我们要增加革新。另外通过内外双修,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做好良好的鼓励机制,另一方面在金融方面要做好风险防范,中国在历史上是创新大国,但是因为金融机制没有跟上,皇权至上,所以扼杀了金融创新。但是如果中国能抓住这次机遇,中国可以在今后5到10年依然保持一个非常稳健的增长。[详细]2015-10-13 10:12

经济学家做客三一 解读“新常态”与“一带一路”

近日,三一邀请了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刘伟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黄益平教授两位经济学者,开展了两期《宏观经济形势》讲座,解读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梁稳根、唐修国、向文波、易小刚等公司高层领导出席讲座,集团各级干部、“雏鹰计划”全体学员均参加了本次讲座。 7.5% 2014年采取的是稳增长、微刺激手段,预计全年GDP增长率维持在目标7.5%左右。2015年经济有下行的压力,也有相对稳定的力量,出口、房地产和股市相对稳定,但也可能是风险,没有基础产业的发展,很难长期支持,关键是去产能化、去泡沫、去杠杆。 8.3万亿 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亚洲需要8.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三一在基础建设方面有深厚的机械基础和品牌力量,拥有很多实干的专家,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谈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 “五新”特征 2014年12月28日上午,刘伟教授以“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进行了专题讲座。 刘伟认为,所谓“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 “五新”特征,即新起点、新机遇、新变化、新挑战、新矛盾。在讲座中,他分别从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常态下的新失衡、新常态下的新政策、新常态下的新趋势四大方面系统论述,解读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与矛盾。 “政府的能力和效率有限,企业不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没激活,政府有钱也投不出去。”他认为,针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与新失衡,国家的宏观调控也从上世纪反危机时期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三天后,另一位经济学家黄益平教授来到三一主讲“中国经济转型与一带一路战略”。 “‘新常态’就是‘和过去不一样’。”在讲座中,黄益平从历史和世界纵横两轴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在他看来,2008年四万亿保增长走过头了,造成平均产能过剩从25%左右增长到35%左右,形成消费前期刺激政策后遗症。2014年采取的是稳增长、微刺激手段,预计全年GDP增长率维持在目标7.5%左右。2015年经济有下行的压力,也有相对稳定的力量,出口、房地产和股市相对稳定,但也可能是风险,没有基础产业的发展,很难长期支持,关键是去产能化、去泡沫、去杠杆。 谈一带一路:过程艰难,三一需找到切入点 当被问及“一带一路”对三一的影响时,刘伟认为,“一带一路”不是一般性战略规划,而是依附许多具体的项目,因此不仅有长远战略意义,更具有短期实际利益。但面临的问题主要在经济与文化。经济上,不是简单的贸易,而是面临资本输出问题。文化上,要把中国传统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过程将是非常艰难,充满阻力”。 黄益平则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货币制和国家组织,以此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难以适应新的现实,世行和IMF的改革不尽如人意,因为实际操控者其实都是美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是从基础设施入手,不直接改变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后院,以前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有美洲等后院。“产业往外走,经济要有后院,往西走,将亚、非、欧连起来,相互支持,相互提高,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支持此战略。”黄益平说,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亚洲需要8.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三一在基础建设方面有深厚的机械基础和品牌力量,拥有很多实干的专家,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而现在新投资保险和银行也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谈预测:出路在创新 在对2015年的经济预测中,刘伟认为不少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缺少产业支撑,主要是企业创新力仍存在不足,结构升级没跟上,增速有可能仍是下滑,而消费疲软仍会存在,反映到国家宏观调控方面,采取“稳中求进”的“松紧搭配”政策仍然比较合适。“控制速度规模只能治标,根源在于解决结构问题,出路就在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使得发展方式转变,从而才有可能推动结构转变。” 黄益平预测, 2015年全球经济可能会好,美国GDP增长率预计达到最近10年最高的3.5%,但日本和欧洲不乐观。中美关系在未来全球经济形势中越来越重要。[详细]2015-01-13 16:44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明年经济增长率降低至7.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落款日期为12月12日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央行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估是7.4%,是1990年来最慢的一年,明年经济增长率料降低至7.1%,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将拖累任何因出口加速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刺激,但预计就业受影响不大。   报告全文如下:   2015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马骏 刘斌 贾彦东 洪浩 李建强 姚斌 张翔   内容提要   本报告对 2015 年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 GDP 增速从 2014 年的 7.4%略微放缓到 2015 年的 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虽然 2015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定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就业弹性,我们估计,2015 年 GDP 增长 7.1%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 年的水平基本相当。   我们预计各项改革措施对促进结构调整的效果将逐步显现,2015 年的经济结构将继续得到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民生支出、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将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增强。   我们对消费物价走势的基准预测是,2015 年 CPI 涨幅为 2.2%,与 2014 年相比变化不大。影响 CPI 涨幅的有多种因素,包括食品价格、国内外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其中,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国际收支方面,我们的基准预测是:2015 年,出口增长 6.9%,比 2014 年加速0.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5.1%,比 2014 年加速 3.2 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与GDP 的比值为 2.4%,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我国房地产政策松动超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结构性改革措施较快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等。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减少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   一、 经济增长与就业预测   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一)预计 2015 年实际 GDP 增速降至 7.1%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2015 年实际 GDP 增长 7.1%,增速比 2014 年降低 0.3 个百分点;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8%,比 2014 年减速 2.7 个百分点;201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 12.2%,与 2014 年相比变化不大;出口增速从 2014 年的 6.1%上升至 2015 年的 6.9%,进口增速由 2014 年的 1.9%上升至2015 年的 5.1%。   2015 年 GDP 增速有可能继续放缓的大背景是我国面临的“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从供给面上来看,改革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潜力,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大、制造业“赶超效应”弱化导致生产率增速放缓等结构性因素仍会继续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下行压力。   从需求面来看,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1)国际经济复苏等因素使我国出口增长略有加速;(2)2014 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疲弱导致 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减速,而房地产投资的减速及其对相关行业的负面溢出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速的还有许多其他短中期因素。部分正面因素包括简政放权、对外开放等改革措施所带来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投资热情的增加,基建和棚户区改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   的推动等。负面因素包括由于杠杆率过高、不良资产率上升和制造业利润率受压所导致的部分制造业投资减速等周期性压力。   我们对 2015 年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条件包括:(1)发达经济体的 GDP 增速从 2014 年的 1.8%加快到 2015 年的 2.3%;(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略有下降,全球贸易情况基本稳定;(3)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条件指数(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广义货币增长率与基期水平之差值的加权平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2015 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2015 年的财政脉搏(经过周期调整后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上年的变化值)与 2014 年相比也保持基本稳定;(4)201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主要由于 2014 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减速引起,没有考虑其它大的外部冲击。   我们对 2015 年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速高于预期(如,乌克兰地缘政治冲突如果得到缓解,可能提升欧洲的市场信心、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松动(如大城市取消限购、按揭贷款首付比率下降、按揭利率下调等)导致购房者信心提升。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以及恐怖主义活动升级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量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降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抑制我国出口增长。关于国外经济增长、美国加息的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情景分析见本报告第四节。   (二)预计城镇就业将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在基准情景下,虽然 2015 年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将保持基本稳定。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将提高。 2008 至 2013年,我国 GDP 增速从 9.6%下降到 7.7%,降低了 1.9 个百分点,但受益于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从 41.8%上升到 46.1%,增加了 4.3 个百分点,使得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求人倍率明显高于 1(表明虽然经济增长减速,但劳动力市场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支持这个判断。   给定目前的经济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和就业弹性,我们预计,假设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在 2015 年能提高 1 个百分点(过去几年的年增幅都在 1 个百分点以上),7.1%的 GDP 增速可以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 2014 年预计的水平基本相当。另外,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定义为15-59 岁的人口)比 2012 年减少 244 万人,下降约 0.3%。依据人口结构与总和生育率的估算表明,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长期持续。在此背景下,假设城镇   化速度和劳动参与率不出现大幅变化,7.1%的 GDP 增长意味着 2015 年的城镇失业率不会出现明显恶化,甚至可能继续改善。   (三)经济结构将继续改善   尽管我们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在 2015 年会所有放缓,但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提升、各项结构调整措施的逐步落实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经济结构有望在多个方面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加强。   从支出法角度来分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估计在基准情景下,2015 年三大需求来源对实际 GDP 增长的贡献分别为:最终消费贡献 50.9%,比 2014 年估计值提高约 0.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 46.8%,比 2014 年估计值降低约 0.9 个百分点;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 2.3%,与 2014 年估计值基本持平。这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将有所下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所增强,需求结构有望继续得到改善。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虽然商品房住宅开发投资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及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预计将继续减速,但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环保、节能、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将提升在民生领域和绿色产业的投资比重,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政府力推的减少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改增等改革措施将继续帮助提高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新一轮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增速,提升我国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潜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d1cm#page#   二、 物价走势预测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 2015 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涨幅为2.2%,与 2014 年的 2.0% (预测值)相比变化不大。   影响 2015 年 CPI 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第一,食品价格涨幅。我国食品价格年度涨幅的长期平均水平为 4.5%(2000-2014 年平均值), 但 2014 年前 11 个月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仅为 3.1%。从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和供给面对价格的长期反应来看,农产品价格涨幅有回归长期趋势(即扩大)的可能,但考虑目前的气候、粮食丰收情况及国际食品和石油价格走势,我们的基准预期是明年我国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产出缺口。影响产出缺口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人口等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增长潜力的变化、一些部门对过剩产能的消化、出口增长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房地产投资减速对需求的抑制等。综合判断,预计 2015 年国内产出缺口不会明显恶化或改善,因此产出缺口对 PPI 的影响趋于中性,由于产出缺口变化导致的 PPI变化及其向 CPI 的传导将比较有限。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根据 IMF等机构的最新预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但降幅比 2014 年收窄。根据这个趋势,尤其是能源价格的变化,预计 2015 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降幅将逐步变小。   上述对价格指数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诸多上行和下行风险。上行风险包括国际经济超预期增长,使得全球负产出缺口较快收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突然上涨;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力度大于预期,对大宗商品套利投资加剧;我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较快复苏而受益等。对我国通胀的下行风险包括国际和我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美国加息力度过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等。   三、 进出口预测   我们的基准预测结果为:2015 年,按海关口径计算的贸易出口(按美元计价的名义值)增长 6.9%,比 2014 年加速 0.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5.1%,比 2014 年加速 3.2 个百分点2;经常项目顺差与 GDP 的比值为 2.4%,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   影响 2015 年我国出口前景的正面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发达经济体市场占我国外需的 50%左右,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回暖,将改善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一致性预测所估计的明年欧美日经济增长加速约 0.5 个百分点,有利于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第二,政府采取的各项稳定外贸的举措以及上海自贸区和扩大内地延边地区的开放战略也将有利于推动出口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继续显现,发达经济体转向低成本国家进口,将抑制我国出口增速的潜力。从进口方面来看,虽然明年我国投资增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下降,但降幅估计比今年较为温和,有助于提升我国名义进口增速,使其向正常趋势回归。   我们对 2015 年进出口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包括:(1)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 1.8%上升到 2015 年的 2.3%;(2)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   我们对进出口的基准预测面临若干风险。如果国外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预期,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形势。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加息快于和力度大于预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国际经济情况明显恶化、国际汇率波动导致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明显升值等。对进口预测的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超预期调整,进一步抑制对国外大宗商品进口的需求等。 #d1cm#page#   四、不确定因素与情景分析   (一)国外经济增长的情景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2.2%上升至 2015 年的 3.1%,欧元区经济增速从 2014 年的 0.8%上升至 2015 年的1.3%,日本经济增速从 2014 年的 0.9%降到 2015 年的 0.8%。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速预计恢复到其增长潜力,美国甚至可能超过潜力。在美国,较为健康的居民资产负债表和良好的就业增长势头将提振消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和存量资本的老化将推动资本性投资的加速。欧元区的复苏步伐由于乌克兰冲突的影响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迟缓的结构改革继续抑制其经济增长潜力,但欧元汇率贬值将有助于 2015 年经济增长的缓慢回升。日本推迟第二轮消费税上调和激进的量宽措施有可能使明年经济表现稍稍好于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总体来看将略有好转,但仍然低于潜在产出。俄罗斯和巴西等经济体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而将面临较大困难,但一些出口导向型的新兴经济体则会受益于 2015 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   我们以 IMF 的预测作为国外经济增长的基准情景。但是,这个基准情景面临诸多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比如,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问题是否能得到较快缓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影响其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前景。苏格兰举行的公投可能激励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其他欧洲地区的分裂主义活动。第二个不确定性是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和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目前的市场预期是美国将于 2015 年年中开始加息,此后两年中加息近 200 个基点,但如果其加息步伐明显早于或快于预期,则可能导致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大幅度资本流出和增长减速。其他风险包括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恐怖主义袭击、埃博拉等疫情的大范围传染、汇率大幅波动等。   鉴于上述不确定性,我们分析了在 2015 年三种国际经济增长的情景下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前景。三种情景分别为:(1)高情景,假设美国经济增速为 4.1%、欧洲为 2%、日本为 1.3%;(2)基准情景,假设 2015 年美国经济增速为 3.1%、欧洲为 1.3%,日本则为 0.8%;(3)低情景,假设 2015 年美国经济增速为 2.1%,欧洲与日本经济增速分别为 0.6%和 0.3%。在高、基准和低三种情景下,我国 2015年出口增速预测值分别为 8.9%、6.9%及 5.0%。   (二)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冲击   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和力度明显超出预期,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量流出和汇率大幅波动,并导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冲击我国的出口需求。   2013 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市场对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和加息预期不断升温。今年 9 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平均预计 2015 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触及 1.375%,2016 年年底触及 2.875%,而 3 月份的平均预期分别是 1.125%和 2.4%。关于美联储加息的时点,目前 FOMC 成员的平均预期为在明年 6 月首次加息。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存在一定分歧。近来,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以及美国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市场加息预期有所增强: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公布的联邦利率期货交易数据,9 月底市场预期美联储有73%的概率会在 2015 年 9 月开始加息,而 12 月 10 日的数据显示,这一概率上升到了 94%。   未来美国加息的步伐和力度可能会对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再次产生冲击。前几年美元流入较多、资产价格被推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从去年开始面临资本流出、汇率贬值、资产价格下行和经济减速的压力。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等货币自 2013 年 5 月开始贬值,贬值幅度曾一度达到 20%以上。为了应对货币贬值和热钱流出,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提前加息,但大幅加息会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如果美国实际加息的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会再次受到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对一些小型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即使对美国加息有充分预期,相对其资本市场容量来说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仍会对其汇率和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内部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私人和公共部门杠杆率攀升、银行信贷规模较快扩张、宏观经济失衡加剧等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风险在资本外流背景下容易顺势爆发。   过去一年多来,巴西、南非、印尼、印度和土耳其受美国加息预期影响冲击最大,这五个国家从我国的进口占我国出口总额大约 7%。我们估计,假设由于美联储加息的力度超预期而使这五个国家出现资本外流和经济减速,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需求降低 10%,则将会拖累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大约 0.15 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分析   除了国际因素之外,影响我国明年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是国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近年数据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 20%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 10 个百分点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拖累 GDP 增长约 1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对相关产业链(如水泥、钢铁、化工、机械、家电、家具、能源等行业)的影响,其对经济冲击的累计效应可能达 2 个百分点。   2014 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销售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正在减速。我们认为,房地产销售是房地产投资的重要领先指数,销售下降至少会通过两个渠道对未来房地产投资形成下行压力。第一,许多商品房的销售是开发商的预售,销售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才完工,因此销售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投资量。第二,销售下滑会使开发商对未来销售收入和售价预期变得悲观,导致开发商减少购地和开发新项目。   我们通过一个分布滞后模型来考察 2014 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下滑对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该模型的情景分析结果是:根据过去几个季度的房地产销售情况,并假设未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速相对 2014 年 2 季度分别下降 0、5 和 10 个百分点,则在上述三种情景下,201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比 2014 年分别下降2.5、3.6 和 4.6 个百分点。上述分析的其他前提假设包括国外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取向与力度不变。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 2010 年投入产出表来估计房地产行业(含建筑业)下行对其它相关行业的影响。基于完全消耗系数和投入产出数据,我们计算了各下游行业对上游行业的影响因子, 并基于影响因子,估计了房地产(含建筑业)实际产出下   降 10%对各个行业实际产出的影响(见图 3)。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房地产(含建筑业)产出下降而受到明显冲击的行业包括水泥、矿业、钢铁、化工等。   附录:关于预测模型的说明   本报告中对 2015 年主要变量(如 GDP、CPI、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进口)的基准预测基于人民银行研究局开发的宏观计量预测模型。在研究中,就GDP、CPI 等主要变量的趋势判断还与三个 VAR 宏观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照和比较。在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和影响分析中使用了分布滞后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下简要介绍这些模型和方法。   一、宏观计量模型模型总共包括 89 个行为方程及恒等式,其中描述主要经济行为的核心方程为20 多个。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短期内,由于价格和工资具有粘性,产出和就业由总需求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缺口对价格和工资产生影响,长期内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状态。长期内,产出由供给决定,价格充分调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呈垂直状态。模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总需求模块。该模块又被细分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出口和进口等几个部分。(2)总供给模块。该模块通过生产函数来确定潜在产出。(3)价格模块。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通胀由产出缺口、劳动力成本与非劳动力成本决定。(4)房地产模块。该模块包括了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两个主要部分。   (5)劳动力与工资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了农村与城市的工资与就业等变量。   (6)货币金融模块。该模块选择一种利率为外生变量,但可以将外生变量切换为M2 增长率。(7)财政模块。该模块包括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部分,而收入又细分为税收与其他收入,政府的投资支出为外生变量。   二、VAR 宏观预测模型我们在分析 GDP 增长等主要变量时参考了三个向量自回归(VAR)宏观预测模型的结果。第一个属于传统的 VAR 季度模型,模型包括 17 个宏观经济变量。   第二个 VAR 模型是上海卓越发展研究院与人民银行研究局合作研究的成果,我们称之为 Logit-VAR 月度预测模型。该模型涉及到 14 个核心指标与 14 个关键指标。预测共分三步:第一步,将核心指标转换为状态变量,旨在强化对经济周期的判断能力;第二步,用包含不同滞后期数的因变量(状态)与自变量(状态)组成的 VAR 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来估算参数,然后预测状态变量的未来最可能路径;第三步,将状态变量及水平数值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构建另一个 VAR 模型,用来预测水平值的增速。第三个模型是人民银行研究局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合作研究成果。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趋势增长和 冲 击 波 动 两 方 面 的 体 系 转 移 (regimeswitching),捕捉到了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区间。   三、房地产模型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情景和影响分析基于一个分布滞后模型和一个投入产出模型。分布滞后模型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被解释变量,将滞后和当期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国外经济增速,货币供应量增速、利率、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为解释变量进行建模。关于房地产行业产出下降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即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详细]2014-12-15 09:31

专家预期今年经济平稳增长 看好政府职能转变

2013年12月,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实际调查76人)显示,2013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23(取值范围1至9),比上季度回落0.21点。其中,反映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满意程度的即期景气指数为4.83,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反映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走势乐观程度的预期景气指数为5.63,微降0.41点。经济学家预期2014年国内经济保持7.5%左右的增长,对转变政府职能普遍看好。 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预期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美元逐渐升值。对于未来半年美国经济走势,29%的经济学家预期“加快向好”,比上季度增加7个百分点;69%预期“缓慢复苏”,减少6个百分点。52%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美元“逐渐升值”,增加8个百分点;37%预期“小幅波动”,减少10个百分点;11%预期“逐渐贬值”,增加2个百分点。 预期欧债危机形势好转。对于未来半年欧债危机形势,59%的经济学家预期“好转”,比上季度增加14个百分点;40%预期“维持现状”,减少11个百分点;1%预期“有所恶化”,减少3个百分点。 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于未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的经济学家预期“升值3%以上”,比上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42%预期“升值3%以内”,增加8个百分点;47%预期“基本稳定”,减少10个百分点;另有6%预期“贬值3%以内”,1%预期“贬值3%以上”。 预期2014年国内经济保持7.5%左右的增长 预期2014年国内经济保持7.5%左右的增长。24%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经济形势“好转”,比上季度减少8个百分点;67%预期“大致持平”,增加4个百分点;9%预期“恶化”,增加4个百分点。88%的经济学家预期2014年经济增速在7.2%至7.8%之间,预期高于7.8%和低于7.2%的均为6%;平均预测值为7.55%。 预期出口继续回暖。45%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出口增速“大致持平”;45%预期“上升”,10%预期“下降”。49%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进口增速“大致持平”;47%预期“上升”,4%预期“下降”。 预期投资增长基本平稳。16%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投资增长“加快”,比上季度减少12个百分点;63%预期“大致持平”,增加2个百分点;21%预期“放慢”,增加10个百分点。 预期消费平稳增长。18%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消费增长“加快”,比上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72%预期“大致持平”,减少6个百分点;10%预期“放慢”,增加1个百分点。 预期就业形势稳定。对于未来半年我国就业市场状况,78%的经济学家预期“就业稳定”,比上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21%预期“失业率上升”,与上季度持平;1%预期“失业率下降”,减少2个百分点。预期物价稳中略升。38%的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半年CPI“逐步上升”,62%预期“窄幅波动”。77%的经济学家预期2014年CPI涨幅在3.0%-3.5%之间,预期高于3.5%和低于3.0%的分别有9%和14%;平均预测值为3.2%。 预期各地区房价走势分化。对于2014年北上广深房价,预期“上涨10%以上”、“上涨10%以内”、“持平”、“下跌”的经济学家分别占38%、48%、10%、4%;对于省会城市,做出上述四项预期的分别占4%、54%、35%、7%;对于其他城市,分别占3%、23%、37%、37%。 看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对于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经济学家选择比重较高的依次是:地方融资平台风险(59%)、经济转型进展缓慢(58%)、中小企业经营困难(44%)、产能过剩加剧(41%)、城镇化过程中忽视质量(40%)、房价大幅波动(37%)、经济增长下滑(37%)、资源环境保护不力(33%)、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21%)、民间借贷风险(19%)、通货膨胀(18%)、节能减排压力较大(18%)、投资规模盲目扩大(12%)、出口环境恶化(8%)和劳动力短缺(4%)等。为此,经济学家建议: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和举措,经济学家目前满意程度依次是:政府职能转变(75%)、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改革(47%)、要素价格决定机制改革(47%)、土地制度改革(40%)、金融体制改革(40%)、人口政策及养老体制改革(33%)、加强法制建设(30%)、财税体制改革(29%)、户籍制度改革(26%)、垄断性行业改革(21%)、加强社会组织职能(21%),选择较少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4%)、科技体制改革(3%)、医疗体制改革(1%)等。 保持宏观调控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2014年宏观政策,48%的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应“保持不变”,44%认为应“适度扩张”,8%认为应“适度收紧”;66%认为货币政策应“保持不变”,18%认为应“适度扩张”,16%认为应“适度收紧”。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对于制约我国企业创新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家选择依次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67%)、缺乏充分的金融支持(如风险投资)(45%)、粗放增长仍有活路(45%)、教育缺乏对创新的培养(40%)、企业的短期行为(38%)、专利保护不力(34%)、缺乏优秀的企业家(27%)、创新成果转化不力(23%)等。经济学家认为,从制度、机制上克服各领域、各层面的短期行为,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详细]2014-02-25 09:46

视频:2014年九项改革方向影响中国经济

马骏:2014年九项改革方向影响中国经济。[详细]2014-02-24 09:0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