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将达1.25万亿美元

2014/11/13 09:36华夏时报

APEC再次吹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角。

“明年考虑加大在美国的投资,主要用于租赁仓库和增加在当地的客服和售后力量。”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宁波元彬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据官方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而这些投资近70%的份额将集中在APEC成员身上。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秘书长李伟群博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同全球二十多个股权投资行业协会交流,大家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悄然向中国转移。

也许正如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桑杰夫·桑亚尔所言,在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呈现长期性庞大状态的驱动下,未来中国的角色将由“世界工厂”转换成“世界投资人”。

“世界投资人”

APEC落幕,全球经济困境依旧,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能否在APEC会后更加给力,备受瞩目。

11月8日,在APEC会议期间,普华永道发布调研报告显示,亚太地区企业CEO们的信心普遍提升。67%的企业家计划未来一年增加其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在APEC所有21个成员经济体中,投资都将有所增加。而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位列最热门投资目的地前5位。

据称,该报告采访调研了在APEC经济体开展业务的635位企业CEO,其中包括腾讯公司马化腾和中粮集团宁高宁等行业巨头。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吴卫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决策者的投资计划。46%的受访者对未来一年的营业收入增长“非常有信心”,高于去年42%和2012年的36%。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热的投资目的地,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高储蓄率和经常账户盈余,也将成为亚太和全球的最大投资人。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复星今后的海外投资将更多地转向亚太地区。该公司近年来海外并购非常活跃,最近复星国际以2.44亿欧元收购了葡萄牙一家医疗机构51%的股权。

主营户外用品的王家东对记者表示,公司虽然规模尚小,但从事跨境电商必须具有全球化眼光。“我们公司每年从德国等地挑选样品,然后针对在美国、澳洲的客户进行定制化设计生产。由于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我们也在东南亚考察寻找代工厂商。”

中国官方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累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出境旅游等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发展给亚太和世界带来的机会和利益是巨大的,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

据相关智库机构统计,近10年(2004-2013)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年均占比达到70%左右。2013年,中国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另一方面,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83%来自APEC成员。

李伟群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六种外币实现直接交易,给对外贸易投资带来很大的便利,另外,从关税来看,此次APEC会议承诺成员间的平均关税从17%降到5%的话,大幅降低,所以大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预期都比较乐观。

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悄然兴起。“以并购为例,几年前中国企业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美元的项目,现在很多是几亿、几十亿美元的大宗交易,并且每年的交易笔数也在增加。”李伟群说,“从投资深度来看,投资主体对项目公司持有股权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以前都是小股比,现在是大股比,50%以上很常见,甚至还有100%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整合产品、整合企业、整合产业都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资金饥渴

那么,“世界投资人”1.25万亿美元的投资大礼包主要将投向何方?

在李伟群看来,此次APEC会议提出的“互联互通”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利好。

首先,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共识就是,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力度,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受益于股权投资,近年来中国一些新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在天使投资、创投基金的推动下,一些实验室和早期项目都得到了资本的推动。”

技术贸易将成为未来亚太乃至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据新华社快讯,11月12日上午,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双方就尽快恢复和结束《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大产品范围谈判达成双边共识。

据了解,ITA涉及75个经济体,旨在通过削减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推进该产业贸易自由化,参与的成员国涵盖全球97%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额。

另外一方面就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比如高铁、机场、港口码头。“我们有丰富的建设经验,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比如规划中的中国到新加坡,中国到俄罗斯这样的长距离高铁运输项目。”

吴卫军表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未来3-5年投入达到560亿美元,中国成为最热门地区,将有37%的基建项目投资投向中国,美国以19%的占比位列第二。

不过,中国对外投资仍然存在靠国有企业一条腿走路的弊病。从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3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来看,国有控股企业有80家,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只有20家。

一家专门做海外工程的民营企业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非常希望能扩大在亚太、东南亚地区的业务,但相比国有企业,目前国家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还是太小,企业融资困难,项目缺乏信用担保是主要难题。”

据他介绍,目前该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伊朗和印度,为这些国家建设钢铁、冶金类厂矿项目,年业务量在1个多亿。“像伊朗这样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一些国际因素,资金非常缺乏,国内融资成本高达16%左右,非常希望中国企业能带去投资。”

“但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自有资金有限,一年只能做几个项目,每年大概有四五个2000万至4000万美金的项目,因为融资问题搁置。”该高管称,“除了融资难,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稳定性不高、政策不透明的风险也不容小视,需要国家层面加以协调。”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张国宝近日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经济议题。如今企业“走出去”面临两个困难:一是融资难,二是担保难。

他建议,除了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银行外,国家也可以考虑成立类似于民生银行这样的民营资本进出口银行,为民资“走出去”提供信贷服务。担保方面除了中信保外,也可以成立民营担保公司,以更加开放的思路解决“走出去”难题。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破万亿!连续5年全球第一!什么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开放共赢,推出一系列扩大[详细]2022-04-21 09:29

1月我国对外投资超500亿 近四成资金流向制造业

2月1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表示,2017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9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32.7亿元人民币(折合77.3亿美元),同比下降35.7%。与2016年12月相比,环比微降4.6%。虽然今年1月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数据抢眼。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79.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3.1%。制造业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6年的13.4%提升到37.5%。 孙继文介绍,今年1月,对外投资流向制造业的比例大幅增加。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的资金达22.9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7倍。与此同时,流向房地产业以及文化教育和娱乐业的比重降幅较大,同比分别降低84.3%和93.3%。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外投资在制造业领域逆势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因素的推动,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可以预见的是,制造业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企对外投资的“热土”。 ●制造业领域逆势同比大增79.4% 今年1月我国对外投资总额虽然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却出现逆势增长的局面。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增幅同比增长79.4%,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三成。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2016年1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787.6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向制造业的投资106亿,同比增长87.8%。在去年增幅较高的前提下,今年制作业对外投资依然呈现近80%的增长。 和振伟表示,对外投资在制造业领域逆势增长,首先与国际产能合作有关系。国家鼓励在12个领域全面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就包括化工、电力、工程机械制造、船舶、汽车等,所以说政策鼓励是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年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个在备案制不变的前提下,对投资企业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文件。我们解读这种核实其实就是严控金融类的投资,比如文化、娱乐等领域。鼓励实体投资,对于企业而言,制造业显然是实体投资的首要选择。”和振伟说。 去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牵头的国际产能合作“十三五”规划已经成型。根据规划内容,“十三五”时期重点推动“走出去”的将是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汽车、农业等行业优势富余产能,包括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的优势装备,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 在政策支持方面,具体包括提高境外直接投资管理水平,完善备案制;以“建营一体化”等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发展;提高装备出口便利水平等。此外,将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比如逐年增加“两优”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援外优惠贷款)规模,提高“两优”贷款优惠度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新增长点 孙继文介绍,今年1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0.6%,比2016年全年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和振伟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国际上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尤其特朗普上台以后,在外投方面一直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以此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新的增长点。 “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基本上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论是修路、造桥,还是援建学校、电厂,都需要机械制造。‘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年来,制造业比重有所提升,肯定与之有很大的关系。”和振伟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认为,增强中国全球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王国刚表示,一方面,不动产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有很大份额,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对较薄弱的领域。另一方面,在这一投资过程中可以发展多边关系,凸显中国更加公平、透明的对外开放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投资虽然增速较快,但所占份额并不高。 比如今年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比重仅为10.6%。去年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比不到9%。 不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欧和北美地区。比重分别为30%、29%和25%。[详细]2017-02-17 10:08

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44.1%

商务部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全年完成营业额10589.2亿元人民币(折合15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16207.9亿元人民币(折合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表示,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为亮点。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 对外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受到重点关注。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分别为310.6亿美元、203.6亿美元和49.5亿美元。其中对制造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2.1%上升为18.3%;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4.9%上升为12.0%。 并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领域成为热点。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施并购项目197起和109起,占我国境外并购总数的26.6%和14.7%。海尔全资收购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家电业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并购项目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地方企业占据对外投资主导地位,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表现活跃。2016年全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87.2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6.7%增至87.4%。其中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直接投资604.6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5.5%。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多,带动出口作用明显。2016年全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815个,较上年同期增加91个,累计合同额2066.9亿美元。亚吉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成功实施。[详细]2017-01-20 09:41

9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 同比增56.9%

商务部于10月18日召开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发布前三季度以及9月当月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中外媒体提问。 中国9月份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9%。1-9月份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 1-9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国吸收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9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90.3亿元,同比增长4.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4家,同比增长2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2亿元,同比增长1.2%。 二是服务业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吸收外资增势不减。1-9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307亿元,同比增长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288.6亿元、436.7亿元和754.4亿元,增幅分别为92%、166.7%和73.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38.8亿元,同比增长95%。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涨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173.2%、38.3%和54.9%。 在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67.4%、12.2%、9.7%和4.6%。 三是主要来源地投资持续增长。1-9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5746.2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4%,同比增长4.3%。其中,美国、德国、英国、瑞典、韩国增幅分别为67.1%、118.9%、95.8%、51.7%和28.3%。同期,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05.9亿元,同比增长48.7%。9月当月,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0.3亿元,同比增长223.5%。 四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1-9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17.6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78%、285.9%、145.5%和91.3%。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360亿元,同比增长8%。长江经济带区域实际使用外资2846亿元,同比增长8.3%。9月当月,长江经济带区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37.7亿元,同比增长14.8%。 五是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1-9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0家,增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340家。投资额较大的企业所属行业既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医疗仪器、工业自动控制、集成电路和芯片等制造业,也包括工程技术研发、医疗、养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云计算、生物燃料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 六是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1-9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17.2%,分别占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5%和18.8%。 对外直接投资: 1-9月, 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折合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9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元(折合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9%。 对外承包工程。1-9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587亿元(折合1001.5亿美元),同比下降0.7%,新签合同额9722.9亿元(折合1478.3亿美元),同比增长7.4%。9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01.5亿美元,同比下降16.3%;新签合同额15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对外劳务合作。1-9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4万人。9月当月派出3.8万人,9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2万人。[详细]2016-10-20 09:37

中企投资100亿英镑在苏格兰建基础设施

3月21日,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与中国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富(英国)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详细]2016-03-23 10:0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