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抑后扬两项产业政策 风电产业直面“成长烦恼”

2014/10/17 10:16中国能源报

近日,“先抑后扬”的两项产业政策文件先后流出,令风电业者喜忧参半。先是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抛出下调陆上风电电价意见稿,几天后,纸上谈兵近10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突然爆出已出台试行考核办法,并开始向政府机构和企业征求反馈意见,瞬时间整个行业在五味杂陈中热闹起来......在此背景下,9月2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代表、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就如何在新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下“推动风电发展、建设绿色中国”举行研讨会,总结我国现阶段风电发展的得与失,探讨行业核心问题的解决之道。

方兴未艾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会上指出,总体来看,中国的风电产业已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8277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6.6%,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早在4年前,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并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世界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总装机现已达39万千瓦,仅次于欧洲。

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旗舰企业,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便是其中之一。龙源电力总经理李恩仪预计,今年底其风电装机将超过1300万千瓦,有望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

但中国风电的客观标签却是“大而不强”——装机容量绝对值已位居世界第一,但风电在全国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指出,我国风电产业还处在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升质量的“爬坡”阶段,风电仅占全社会用电量2.5%,而欧盟、西班牙、德国装机占比分别达到13%、21.8%和18.4%,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20.9%和10.2%。

李恩仪也认为,在前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我国风电产业方兴未艾,目前正处在平稳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国家实现节能减排、改善自然环境的目标任务很重、压力很大,风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按照“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的要求,我国到2015年、2020年要分别实现1亿千瓦和2亿千瓦的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现在已临近“十二五”末期,李恩仪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十三五”风电发展的规划工作,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以确保按时达标。

成长的烦恼

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中国风电产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多位参会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着诸多掣肘,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路线指引,事业发展导向性不够明确;技术储备及创新驱动不足,市场支撑后续乏力;区域格局规划不明朗,并网和消纳不畅。

史立山在会上透露,针对这些行业难题,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着力从规划、审批层面解决弃风限电等突出问题,同时加快电力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加快蓄能电站建设等手段实现电网跨区互补、多种电源互补,并抓紧研究以清洁能源供热的相关扶持政策,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

而对风电的直接从业者而言,骨感的盈利能力更是切肤之痛。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虽然风电机组价格有所下降,但受限电、CDM收益骤减等因素影响,风电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由于受到限电和风资源下降的双重影响,全国风电亏损面高达50%以上。

从未来趋势看,随着优质风电资源越来越少,收益水平也会自然降低。与此同时,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利益各方期望值普遍较高,各项补偿、缴费等项目开发成本不断攀升,加之未来几年风电机组大规模出质保期,运维成本将大幅增加。在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风电盈利能力更趋脆弱几成必然。

在此背景下,李恩仪建议,要实现风电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完成国家风电规划目标和节能减排任务,应继续加大对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风电正常合理的盈利水平,增强产业投资开发信心。

弃风限电仍无根本性好转

参加研讨会的政商两界代表及行业专家一致认为,风电接入和消纳是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弃风限电依然是困扰风电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风力资源禀赋突出的三北地区,弃风限电仍无根本性好转。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稍早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由于限电因素而产生的“弃风”限电损失电量为91亿千瓦时,全国“弃风”率约为10.5%,同比上升约0.5个百分点。

我国出现明显的风电限电现象开始于2010年,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2011年、2012年限电量持续大幅增加,2013年以来形势虽有所好转,但局部地区限电依然比较严重。“今年受来风小的影响,弃风量可能会小一些,但绝对量少不了太多,特别是三北地区。”史立山指出。

与会专家建议从三方面着手,解决这个行业难题:一是按照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法律规定,加强监管,掌握风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实际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督促解决限电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明确电网企业的责任,充分调动电网的积极性,确保风电项目与配套电网同步投产,打通局部地区送出瓶颈;三是在风电集中开发地区通过优化各类发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发展储能技术、发挥跨区电网错峰调峰作用等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满足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的需要。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页岩气产业政策初稿拟定

“2013年国际页岩气技术交流会暨中美非常规油气合作交流峰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杨雷在会上表示,《页岩气产业政策》初稿已经拟定,目前正在相关部委进行讨论。 分析人士认为,2012年底,国家能源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页岩气的补贴政策,而随着国家能源局和国土部进一步加大对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技术上的不断成熟,我国页岩气行业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产业政策拟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年产量最高达到1000亿立方米。 为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页岩气被确定作为一个独立矿种。而在此之前,我国页岩气招标仅是邀请招标,被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在此之后,页岩气市场对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 在“2013国际页岩气大会”上,杨雷表示,《页岩气产业政策》对页岩气开发的准入、监管、环保、对外开放等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更具操作性。同时,政策将鼓励外国公司开发我国页岩气,政策可能还包括会给予页岩气产业有关“鼓励投资尽快回收和加速折旧政策”等实质性扶持措施。 据介绍,《页岩气产业政策》将明确鼓励投资多元化,其中主要偏重于对外资适度开放,即允许合资公司持有矿权,并将页岩气列入国家外商产业投资目录。同时,可以灵活开展对外合作,除了产品分成外,对外合作还将探讨其他模式。而且,针对页岩气的产业政策还包括加大财税支持等。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措施将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对页岩气开发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国内页岩气开采技术进步。并且,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将使产业链多家公司收益,包括技术服务商、设备提供商、钻采技术领先的油服类企业及化学制品企业。 科研攻关力度加大 随着全球能源吃紧,新能源日渐成为各界蜂拥争夺的高地。2012年,页岩气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革命,近万亿级市场吸引各路资本竞相布局,同时引爆了二级市场上相关股市行情。 目前,由于我国页岩气生产仍处在基础识别和技术储备阶段,只是初步掌握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等技术,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缺乏的难题尚未攻克,未能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距离规模化开发尚有距离。 然而,在好政策、有利前景的吸引下,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步骤加快,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设备生产,数据采集分析等企业将获得巨大收益。但是,由于投资较大且回收周期相对较长,短期跟风炒作仍存风险。 杨雷指出,页岩气改变了全球的能源战略格局,随着页岩气的发展使清洁能源天然气大规模利用得到很好的推动。而且,对我国来说,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2012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发布《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后,我国已经开展了两轮页岩气招标,投资主体大大增加,为页岩气多元化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012年底,能源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页岩气的补贴政策,每立方米页岩气利用会补贴0.4元,页岩气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国土资源部已经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开展了多项页岩气的调查,钻了很多的井。目前,差不多已经钻了超过80口井,水平井27口,其中30多口获得了工业气流。 杨雷表示,除国土资源部开展了一些页岩气基础性的资源调查工作外,国家发改委或能源局也从科技、研发中心、装备、示范中心等方面做了四位一体的科研攻关:一是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有很大的投入。二是设置了页岩气研发中心,给了很多装备和设备的投入。三是装备的国产化,支持国内企业进行国产化的实验。四是依托示范工程,能源局已批准了三个页岩气的示范区,包括四川、重庆和陕北。 产业发展仍需政策扶持 杨雷指出,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要真正能够实现规模化、工厂化,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我国能够真正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必须能够有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相关的规定,并且在征求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办法。其次是环保方面的问题。环境问题涉及到页岩气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生产的监管问题。而页岩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规范,比如,页岩气开发会耗费大量的水,还可能对地下水会不会污染。并且,天然气放空很可惜,如果用装备把这个收集起来卖成钱,既环保又有经济性。据悉,美国2012年出台了政策,今后天然气的生产不准放空。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推进页岩气开发科技攻关,包括示范区建设、资源评估等工作。其中,要加大政府支持和推动的力度。目前,《页岩气产业政策》已经有了一个文本,包括产业的准入、环保、监管及对外开放等问题,都有一些更细致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会明确一些财税支持、用地优惠等。 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副司长车长波介绍,下一步,国土资源部页岩气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开放市场,有序竞争,加强调查,科技引领,强化监管,加快开发,政策扶持,协同行动”,继续完善出台符合页岩气勘查开发实际的探矿权竞争出让办法,既要吸引社会资金,又要防止一哄而上。 车长波表示,页岩气勘查开发具有初期高投入、高科技、高成本、高风险、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加上我国页岩气有利区条件差,部分区域水资源匮乏,迫切需要价格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需要在管网运营采取开放灵活的政策措施。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按照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委研究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细则,支持页岩气的产业发展。[详细]2013-04-02 09:54

后政策时代来临 钢铁业发展要靠“内功”

从2005年出台首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至今,我国钢铁业已经走过政策密集规划期,产量也从3亿吨向7亿吨迈进。随着各种规划产生的效应开始递减,钢铁业在进入“后政策时代”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此时,正是各大钢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品种质量和差异化、塑造核心竞争力等苦练“内功”的时刻。回顾已经出台的各项钢铁产业政策可以发现,行业发展延续着提高装备容量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区域并购重组等“由点到面”的整合思路,行业政策正从“重总量”向“重结构”的方向逐步调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固定资产增速也维持高位,钢铁业经历了大幅扩张期,产量和产能都出现飞速增长,行业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然而在进入2010年以来,钢铁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此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增速已经开始下滑,行业增长也随之进入缓和期。由于原材料成本以及钢材价格的双重挤压,不少钢铁企业都在微利和盈亏平衡线上挣扎。在这种背景下,结构调整就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对比“十二五”和“十一五”的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可以感受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着眼点。事实上,目前出台的各项钢铁业政策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未出现太多“新变化”。与此同时,在国家调控方针下,钢铁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这就意味着,行业依靠政策刺激而获得发展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我国钢铁业的区域整合初显成效,已经打造了一系列大型产业集团,生产集中度有所提升。不过,行业依然面临着来自上游原材料端以及下游需求端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并未出现显着提升。如何在新形势下取得发展,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是摆在每个钢铁企业面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发展难题,关键要从打造企业“内功”开始。首先,我国钢铁业应该提高生产创新能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需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据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介绍,世界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3%,而我国只有1.1%左右。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也不大。通常情况下,研发是一个公司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在低迷的市场周期中,拥有强劲研发能力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优势。其次,钢企应该加大产品的差异化发展。目前,我国中小钢企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品种上,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同质化倾向严重,大型企业也曾出现“一窝蜂”上马高端化产品的现象。目前,监管层开始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对于“量大面广”的产品则更加强调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最后,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改善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形成资源和能源、交通、环境相容,符合市场供需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详细]2011-12-21 09:53

多项产业政策将密集出台 力促结构调整

引导投资方向 指导目录将调 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望在两会前后出台。“总的来说,此次调整很大。”消息人士透露,部分产业振兴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政策精神,都将在新版目录中有所体现。这些调整还体现在信贷支持、资本市场融资、财政支持、土地供应、电价等方面的变动上。 消息人士透露,在2005年版目录中,“大型乙烯建设(东部及沿海80万吨/年及以上、西部60万吨/年及以上)及现有乙烯改扩建”属于鼓励类项目,但在新版目录中已被删除。由于2007年版目录(征求意见稿)没有对外发布,2005年版目录出台距今超过5年,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版目录类似调整较多。 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该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 鼓励类主要是鼓励在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对于鼓励类投资项目,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于淘汰类项目,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 此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另一利器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也将在做出较大调整后于近期出台。该目录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附件,是实施项目核准制的重要基础文件。目前,中国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两种制度,核准的范围即由核准目录规定,现行核准目录涵盖企业投资项目的范围不到20%。 加强准入管理 多项规范将出 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对外公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只是2011年提高部分受限行业门槛的第一个动作,相关部委出于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目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加快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工作。这将对相关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日前表示,2011年还将制订并出台合成氨、尿素、磷肥、含氢氯氟烃、木材等行业准入条件。其中,合成氨准入条件研究拟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征求意见稿。 除此之外,工信部今年还将发布氰化物、三聚氰胺、稀有金属、温石棉、氟化工方面的产业政策与管理条例,研究提出碳纤维、菱镁、涂料、染料、胶粘剂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省区和企业,适时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生产企业名单,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社会投资投向,制订下达稀有金属、萤石、耐火粘土生产指令性计划。 早先,工信部修订并发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分别提高了焦化行业和电石行业的准入门槛。 推进结构调整 新兴产业领衔 多位证券公司研究员认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后的市场空白将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填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早先了解到,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可能在“十二五”规划中单独占据一章节;而在规划出台后,七项战略新兴产业将分别发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中期发展目标。至于具体出台时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作为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的分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时间肯定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改造的传统产业也将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在2010年11月25日完成专家论证环节后,各部委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存分歧,在发改委上报国务院之前尚需较大修改,考虑到与“十二五”规划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衔接,该规划出台日期将在两会之后。 此外,对于钢铁、水泥、风电设备、多晶硅、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维生素C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关部门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针对上述行业所存在的结构问题做出调整。 可以预见,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产业结构调整风暴将再次刮起。但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提醒说,用行政手段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不利于部分行业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可以适度宽松。”[详细]2011-01-26 09:25

风场小霸王,徐工XCA900L8极致设计彰显王者风范!

近日,徐工XCA900L8闪亮登陆内蒙古恩辉风电场,凭借出色的转场能力、超高的效率,赢得客户的赞誉。[详细]2024-07-29 17:54

科尼叉车,您身边的风电组件搬运专家!

在风电领域,巨大的运输成本可能占到风力发电机组总成本的10%到25%,组件搬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详细]2024-07-17 10:2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