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集团驱动桥厂托架班:勇于创新的“兄弟连”
柳工集团驱动桥厂托架班“青年文明号”创建于1997年,2001年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今年,他们又获得国家“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的荣誉。一直以来,这支22人的清一色男青年团队,以“兄弟”般的凝聚力,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工作岗位上演绎出了别样青春风采。
集思广益搞技改
托架班的任务,是生产各种系列轮式装载机托架。在工作中,这是一支富于创新、凝聚力很强的队伍。班长李荣深感骄傲的是,2012年,全体组员齐心协力,摸着石头过河,以创新之举,完成了托架线的高效生产改造。
图为托架班的组员们在讨论托架生产线上遇到的问题
过去,一条托架线生产多个机型的托架,改变一个机型,就要更换相关的部件,这得花上半天的时间,颇费时费力。班组最忙的时候,一天24小时连轴转生产,大家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忙则思变,班组决定摸索创建“加工岛”,以提高生产效率。
建设“加工岛”,需重新布局设备的位置。让需求量大的机型,实现单一流转生产,不更换机型,新增生产线,但场地规模不增加,这难度不小,是否可行李荣心里也没底。为此,他召集组员一起商讨,每挪动一台设备,就共同讨论由此带来的影响,并给出解决方案。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改造,新托架线投入使用,生产效率令人满意:一件零件平均流转距离从过去的275.5米缩短至206米,原来最忙时需要42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22人;日产量从270件提高到320件。此技改项目荣获2013年度广西装备工业先进工艺、工装及优秀设备改造成果一等奖。
九成组员“多面手”
能够集思广益搞创新,这与班组成员熟悉托架线各岗位技术密不可分。
托架班有22名员工,有限的人力和高产的需求,让大家平日忙得团团转,有家的无暇顾家,未婚的没空谈恋爱。
很多班组都是一人一岗,倘若大家都是“多面手”,互相都能顶替对方的岗位,这种紧张的局面也许会有所缓解。李荣和组员们为此想出个好办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工。
这样一件长技术又省时省力的好事情,激发了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组成员经常利用班会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并充分利用“老带新”方式,提升班组整体技能水平。
如今,托架班九成队员达到了这一目标,随便放到哪个岗位都能胜任,偶尔缺个人手也不怕了。
生产过程安全第一。2009-2013年,托架班青年文明号连续5年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全面推行区域安全管理。
经大家共同商议改进,新的生产现场环境舒适,物料摆放整齐,需要的工具都摆在随手可得的地方,不仅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成为其他班组竞相学习的对象。
和谐团队兄弟情
一直以来,托架班兄弟情深,干活拧成一股绳。平日下班后,班长李荣经常召集大家一起小聚,畅所欲言,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尽力帮忙解决,这种氛围其乐融融。
有一年,班组来了一个名叫强仔的大专生,专业知识出色,但性格有点孤傲,和其他队员交流不多。作为一个和谐的团队,组员们都很着急,不想让任何组员孤立在外。李荣和组员们先后找他多次谈心,但强仔愣是没什么改变。
于是,大家转变做法,下班后一起喝点小酒,打羽毛球也把他叫上,趁机慢慢“同化”他。一次,强仔在外开车出了车祸,班组立即组队去看望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从那以后,强仔积极融入集体,还主动组织活动。
李荣说,托架班“青年文明号”一直是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兄弟”情谊是班组情感的基石,会一直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