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微刺激投资额或超6万亿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面前,中央层面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定向发力的“微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配套措施,推出了一批重点项目。据专家估计,各省市今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或已经高达6万亿元,由于国家对影子银行的全面监管,加上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如何保证资金来源成为落实这些项目的最大挑战。

今年3月初四川上调投资计划值,推出的5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88万亿元,年度投资4151亿元。此后广东也推出3.67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年度投资约4500亿元,高于2013年的4200亿元。而浙江、河南的目标更为雄伟,年度计划投资额分别为6400亿元和1.2万亿元。黑龙江、河北、重庆、上海、广西、福建等多省也纷纷扩大投资额稳增长。据专家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市今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高达6万亿元。

这轮定向“微刺激”措施内容涵盖税收、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以及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等。为配合“微刺激”政策的落地,各地陆续出台措施,推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交通投资是落实“微刺激”政策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胡方俊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公路领域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是落实国家“微刺激”的关键,银行对这类项目支持力度比较大,车购税补贴已经向这两种路倾斜,今年安排的车购税同比增长25%,达2779亿元。

地方对铁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7月初,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等14个铁路项目近期先后开工建设。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我国东西向最长的高铁沪昆高速铁路正在按进度建设,深茂铁路也已动工建设,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尚不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项目面临资金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铁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记者,今年的8000亿元落实很慢,由于资金不到位,部分项目的建设速度很慢。

日前,国家发改委对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批复。这个项目的投资额不断攀升,何时能全面开工还没有时间表。“2011年,原铁道部向国家发改委报送的项目建议书预计,该项目工程投资预估算是1463亿元。今年7月底,发改委对项目可研批复称,该项目投资估算总额1930亿元。由于原材料、人力成本、征地拆迁等费用的上涨,这个项目最后可能需要2500亿元。”王梦恕表示。

胡方俊表示,交通领域落实国家“微刺激”政策,也加大了对国省干线的建设,但是由于国省干线不能收费,近些年,国省干线的规划、建设,形成以养代建的模式,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今年铁路安排投资8000亿元,上半年完成1996亿元,完成额不足全年的1/4。公路安排投资1.47万亿元,上半年完成5872亿元,完成额不足全年的40%。项目落实情况关系“微刺激”效果,有些地方狠抓项目落实,像四川就提出下半年千方百计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将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情况清理检查,2014年6月底以前已安排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力争9月底前全部开工;逾期未开工的,视情况收回已拨付资金。

消息人士表示,由于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向社会资本推出的这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很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发改委最近也在密切关注各投资领域最近有什么新的苗头,面临哪些挑战,“微刺激”效果如何。发改委日前发文称,正积极协调推进北京新机场、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拉萨至林芝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表示,这轮“微刺激”对经济的拉动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性产业投资对经济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比如修铁路就要用水泥、钢材(3120, 14.00, 0.45%)等材料。二是投资还会产生乘数效应,投资铁路,带来对水泥、钢铁的需求,这又会拉动对水泥、钢铁产业的投资,对这些产业的投资也会产生联动效应,只是这些联动效益可能会滞后一些。

“2008年的4万亿起到了杠杆投资的功能,当时的思路是,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投资,地方投资又带动直接、间接的金融投资,这个总数超过十几万亿,是灌溉式投资,一些落后、污染性行业本该控制又放开了。相比于2008年的投资,这次投资是定点、定向、有控制、有限制、有目标的投资。”张孝德说。

责任编辑:T-mac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微刺激 投资 资金
相关阅读

地方大型基建首先受益微刺激 更多手段酝酿实施

大型基建首先受益“微刺激”  更多手段酝酿实施 今年第二次定向降准于6月16日正式实施,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目前符合条件的银行已获准降准0.5个百分点。据受访业界人士估算,包括本次在内的定向降准已释放流动性约2000亿元左右。 连续两次定向宽松之后,“微刺激”还能走多远? “微刺激”还会以什么方式进行下去?这已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悬念。 货币政策仍以定向为主 “未来货币政策实施空间仍很大,很可能仍以定向宽松为主。”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石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还没必要降息。 市场的这一判断与高层近期的表态一脉相承。 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智库演讲时表示,中国政府对经济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它的下限不越过7.5%,或者说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增长,使得上限CPI不越过3.5%,让人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经过连续两次的“定向降准”之后,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经率都已经下调了0.5个百分点。 接下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会不会也纳入其中? “目前四大行并不缺钱,主要可能通过再贷款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信贷额度。” 民族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陈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政策已初显效果,未来还可能会继续出台定向降准举措,不过国有四大行很可能难以覆盖,因为担忧资金会流向房地产等领域。 有媒体称,央行[微博]目前正在研究抵押补充贷款(PSL)的创设,其目标是借PSL的利率水平来引导中期政策利率,以实现央行在短期利率控制之外,对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引导和掌控。 据悉,PSL这一工具和再贷款非常类似,但再贷款是一种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市场猜测,未来PSL有可能将很大程度上取代再贷款工具,但再贷款依然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篮子当中。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这样,央行可以借逆回购、再贷款、定向降准、PSL等很多工具体系来调控基础货币。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看来,当前的宏观管理思路正在转向“宽货币+宽信用+宽财政”,重点是“宽信用”,而适度放松存贷比可能是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选择。其依据是小微、“三农”和其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领域放松存贷比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对上述领域信贷资产占比,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增强有助于降低上述领域信用风险爆发的概率。而存贷比放松配合非标融资监管硬约束(127号文),可以引导金融机构表内信贷承接表外融资,表外通道业务融资链条缩减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不过,虽然二季度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两次加码,但对于货币政策取向,央行将其定性为“微调”,并强调货币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仍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大型项目或是货币宽松主要受益者 已经披露的实体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形势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其中房地产市场走势疲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仍不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个城市房价指数显示, 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15个。这也是自2012年6月以来房价下跌城市所占比例最大的一次。 这一形势下,国务院6月初已经下发通知,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察。 近期包括广东、浙江等多个省份也出台了针对不同领域的稳增长政策实施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全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同比增长6.6%。 值得注意的是,基建项目向民间投资开放的力度明显加大。 6月16日,陕西发布了39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涉及交通、水利等六个领域,总投资约2704亿元。 5月底,湖南长沙举行的民间投资项目对接会上,该市政府发布面向民间投资开放的86个项目,覆盖重大城镇片区项目、产业投资、交通市政、生态景观整治、棚户区和安置房、社会事业等六大领域,总投资达1010亿元。 有媒体统计估算,陕西、湖南、重庆、河南等地,近期向民资开放的投资项目达数百项,总额超过9500亿元。其中,地方基建在内的投资项目呈现加快落实的迹象。 有发改委人士称,当前80个试点项目,民资已涉足两成。#d1cm#page# “不过吸引民资进去需要一个过程,不会那么快地让80个项目短期内全有民资入场。”陈伟对记者说。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公开表示,中国经济处于“准通缩”已成共识,需要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近期要考虑下调存准和利率。“没有足够的投资,经济增速会下降,就业会受到影响,收入增长会放缓,消费扩大也会落空。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侧重长期引导资金成本下降,近期要侧重适度下调存准和利率。”他说。 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看来,货币增长方面,5月M2同比增速小幅加快,也体现了央行对流动性投放的态度很可能发生了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货币信贷增长超预期,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708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 徐高看来,分细项数据中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维持在上月40%的较高水平,但房屋按揭贷款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却依然有限。 “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应该是近期货币宽松的主要受益者。5月城投债继续放量也表明,5月流动性投放很可能延续了向基建投资倾斜的‘定向宽松’的特点。”徐高还表示,“从5月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增速的加快,以及投资到位资金中财政部分的加速来看,财政支出力度的加大应该是在向基础设施投资倾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5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速较去年同期(12%)翻倍,达到24.6%,全月共支出近1.28万亿元。创22个月的最高值。在徐高看来,这表明财政终于开始向实质性的“积极”迈出了一步。 “如果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降,国家会相应推出有针对性的投资项目。”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 “微刺激”效应尚存分歧 与以往相比,对于政策落实决策层似乎比以往更加重视。 国家税务总局[微博]近日下发加急通知,要求全国税务机关迅速开展对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 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部也开始内部盘点稳增长的项目落实情况。 事实上,在通过货币政策微调总量管理之外,行政和财政领域的“改革红利”也是“微刺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减税还在继续。 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将自来水、小型水利发电等特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6%、5%、4%、3%四档征收率合并为一档,统一按现行简易税办法,执行3%的征收率。据估算,这样每年将为相关领域企业减轻税负约240亿元。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决定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随后的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措施包括取消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靠财政发力也不容易,因为盘活存量比较困难,刺激力度可能不大。并且也需地方配套发力,否则很多项目投资落实不了。”陈伟表示。 虽然地方政府对基建充满热情,但由于今年土地出让收入明显减少,资金备受困扰。近期有消息称,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和投资银行及评级机构接触,开始尝试对海外发债进行融资。 在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看来,在决策层“微刺激”和出口持续复苏的背景下,预计经济增长势头有望在今年夏季持续改善,从而支撑二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反弹。当前实体经济初步改善的迹象应有助于缓和决策层大幅放松宏观政策的压力。 “房地产下滑的更多负面影响将在秋季和2015年逐步显现出来,随着房地产持续下滑,‘微刺激’效果消退,预计经济增速会再次放缓,从而可能迫使决策层进一步放松政策,包括房地产相关政策。”汪涛表示。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则认为,未来数月决策层对经济增速的担忧有望缓解,尤其是在预期下半年外需变强的情况下,其他重点改革领域(包括国企改革方面)将取得进展。“今年三季度的宏观经济都有望重回去年三四季度的‘最佳组合’。”宋宇称。[详细]2014-06-23 08:41

“微刺激”渐显成效 稳增长经济政策重在落实

4月以来的“微刺激”已渐显成效。继5月制造业PMI创年内高点、外贸出口告别负增长以及CPI及PPI反弹、5月下旬发电量数据改善后,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工业生产、消费继续恢复。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4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比上月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毋庸讳言,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微刺激进入了定向时代。先看金融政策上的一些最新变化。日前国务院提出了“定向降准”政策,实际上就是要微调货币政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降准备金率,来实现有限度的放松。为兑现结构性货币宽松政策,央行近日宣布,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均各自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准率)0.5个百分点。央行希望以“精准滴灌”式的政策来代替“大水漫灌”政策,这样可以避免货币政策过度放松,造成刺激过度,并引发资产市场价格再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实压力下的有限政策放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新逻辑,也是判断未来政策走向的依据。央行日前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0万亿元,比上月少1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174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708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央行的政策变化之外,一向让市场感觉刻板谨慎、只关注工作风险的中国银监会,也开始考虑采取行动,适度放松对银行业的监管。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准备通过让存贷比随着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这显示出金融监管层在经济压力之下,在政策方面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实际上,央行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还不止于此:中央近期加大微调政策力度愈见明显,中国数家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已于近期获得1000亿元人民币再贷款,以支持“三农”工作。此外,还出台定向支持政策来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领域扩大2014年铁路投资规模、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国家重大基建项目等。这些现实说明,货币政策的执行部门、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在适度放松政策以支持发展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共识,并开始采取行动。不过,这些回暖迹象是否表明中国经济的回升势头已经确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的情况并未改变,稳增长措施的效力也会随着资源投入的增多而呈递减态势。更何况,受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影响,较充裕的流动性并未惠及实体经济,需要加大金融市场结构改革的力度,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从这个角度出发,当前我国明确“定向宽松”、规范金融政策导向显然不够,至少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抓落实。去年以来政策密集落地,仅今年3月以来出台的重大政策就有十多项,其中的一些落实情况差强人意,国务院会议因此决定,对已出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国务院的考虑可能是,通过强化政策落实,进一步打通政策执行层面的各种梗阻,提升政策效率,并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二是推改革。当前国务院正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取消和下放审批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项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才能为财税改革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中央要对地方“放权让利”,沿着阻力最小化的方向切入改革。如果中央能做到“放权让利”,调整好央地关系,相信下阶段财税改革将更为顺畅一些。[详细]2014-06-16 11:31

2023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RCEP推介会在京召开

潮涌东方,有朋自远方来。2023年2月17日下午,RCEP框架下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对接交流会暨2023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3 CICEE)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展现了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深度融入RCEP、加速拥抱国际经贸合作、推动工程机械产业与RCEP协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会上,2023CICEE组委会向RCEP国家群发“邀请函”,并与中联重科、海瑞克、山推股份、潍柴雷沃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现场签订参展协议。 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郑美云、商务公使衔参赞吴月婷、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经济事务参赞娜迪娅、老挝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宽赞燕素提、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洪福盛、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叶青文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0余位驻华使、领馆外交官、贸易投资及行业组织代表。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郑超、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越、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长沙市政协副主席、市会展办主任李舜、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李晓斌等湖南方面省市领导,以及徐工集团、中联重科、海瑞克、山推股份、潍柴雷沃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拉法基豪瑞集团、中国电建、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电子、中国中材、中土集团、葛洲坝集团、中煤科工、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接驳国际经贸 拓展合作半径 自2022年1月1日以来,RCEP已在14个国家生效实施,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作为RCEP中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加入RCEP,是加快区域经贸合作、实现融通共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打开重要窗口。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越表示:湖南主动汇融入全球化大潮与RCEP,积极扩展国际“朋友圈”,“2022年,湖南全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300亿元,增长27.6%,占外贸总值的32.5%,较RCEP生效前的2021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 长沙市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在致辞中提到:“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以来,关税减让、贸易便利、要素流通等一系列实际利好,大大推动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造纸、制药等一批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扬帆海外走向世界。”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紧紧抓住了RCEP这一重大机遇,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工程机械全球销售网络平台。 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经济事务参赞娜迪娅代表RCEP国家驻华使团致辞,菲律宾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洪福盛分享菲律宾国家基础投资和建设现状。中国电建集团、拉法基豪瑞集团、山推股份等中外企业分享各自在RCEP国家参与项目建设情况,并就进一步融合发展、深度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全质提升蓄势 赋能产业未来 推介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秘书长周贤彪代表CICEE组委会细致阐述了2023CICEE的突破之处。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市会展办主任李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23CICEE组委会将用心打造“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更高更高、产业服务功能更优、会展平台功能更强”的世界工程机械舞台,创新办展形式,聚焦重点国别、优势产业、特色区域打造专业展、特色展。新增了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工程装备高峰论坛等5场国际高峰论坛,致力推动工程机械产业扩大开放,深化与RCEP成员国工程机械产业的经贸合作。加速产业发展、释放区域发展潜力、致力成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中阿合作、RCEP融合的新窗口和新平台。[详细]2023-02-17 17:45

专项债早发快发 力促投资“开局即冲刺”

近日,多地迅速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潮。作为稳投资、稳增长重要工具,2023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详细]2023-02-07 09:18

广东省水利厅:2023年力争水利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

“2023年,广东将力争水利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充分发挥水利重大项目对投资拉动的牵引作用。[详细]2023-02-06 09:1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