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稳增长投资规模已超十万亿 资金来源待解

2014/07/04 10:02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投资稳增长的刺激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规模已经累计超过10万亿元。在土地财政萎缩和信贷紧缩等背景下,这么大投资规模的资金从何而来?

从地方政府最新的动向看,“拉拢”央企、引进民资成为其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向。目前多省份举办央企洽谈会,同时推出了万亿级引进民企的项目。有专为地方政府作PPP(公私合作模式)项目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的业务量翻了一番。”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地方需要发展,这既稳增长也不会造成全面过热,但他也表示,操作上存在风险,尤其要注意地方政府出现投资失误的情况。

地方推动对接央企

在中央 “微刺激”政策的主导下,各个省份陆续出台稳增长的刺激政策,上调或公布新的重点项目清单。其中,广东、海南、天津等5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到7.13万亿元;黑龙江最新公布了3000多亿元稳增长计划,加上之前几个省份公布的计划,地方投资规模已超10万亿元。

在这些项目中,除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能够获得中央的资金支持,其他项目在筹集资金方面有着较大的压力。

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工业项目仍是地方的重点投资领域。而央企历来都是地方政府需要“拉拢”的对象,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出台,尤其是排名垫底的省份对央企的需求更为迫切,多地政府一把手先后拜会央企和国资委,国资委和央企也给予了回应。

6月6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了“黑龙江省-中央企业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合作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出席推进会。

6月13日,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拜会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张喜武表示,国资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央企进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事实上,不仅是黑龙江和天津掀起与央企对接合作的热情。年初至今,寻求与央企合作的省市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河北、山西、江苏等十多个省份均专门召开针对央企的项目对接会。部分省份斩获颇丰,像陕西举办的中央驻陕企业与省属企业战略合作签约大会,共有37户中央驻陕企业与31户省属企业签订项目45个,签约金额约142亿元。

向民企伸出橄榄枝

除了与央企合作,地方政府同时向民营企业主伸出了橄榄枝。

6月23日,江西省面向非国有资本开放300个示范项目,拟引入2701亿元非国有资金;6月25日,甘肃省首批推出10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6月26日,广东省97个总投资2120亿元重大项目向民间投资招标;6月27日,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面向非公资本推出110个共2650亿元合作项目;此前陕西、湖南及河南等省份也纷纷推出了民企示范项目。

处于债务问题和资金需求双重压力下的地方政府,对PPP保持着较高的兴趣。而地方稳增长方案也明确提出鼓励PPP模式,“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将全面向民间投资开放。”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80个PPP项目的清单,其中部分项目就是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做的项目比以往多了一倍,而且原来一个合同一个项目,现在一个合同往往有几个项目,他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企对PPP的参与热情都挺高。”

不过,范为也指出,民间资本愿不愿意进还要看具体的项目及收益,“对央企来说,目前负债较高,加上部分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也是个问题。”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地方出招稳增长:多省份千亿投资紧跟国家战略

进入2月以来,稳增长的气息日渐浓厚。 2月5日,央行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为了遏制经济下滑,有可能继续实施进一步的刺激经济政策。 目前全国地方“两会”已经进入尾声,从会议期间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各地在稳增长方面的手笔也不小,多个省份都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阶段推出相应投资计划。 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换挡期,保持一定增速存在切实必要性,而地方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托底作用。 某中部省份发改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4年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增速为个位数,主要支柱产业大面积下滑。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使得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难度增大,进而对消费增长的支撑能力减弱。 他说,短期要将加大投资作为短期稳增长的重点,集中力量谋划支持一些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多数省份也表达出类似的想法,湖南明确,要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福建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490个、完成年度投资3500亿元,并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 李文海分析说,各省份与其说是在加大投资,不如说是在稳定投资,因为制造业受结构调整的影响,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造成的投资受限,而楼市仍在深度调整周期,房地产投资显然无法补位,基建投资和交通投资就成为地方补充弹药的重点领域。 此外,多个省份推出的投资领域都与国家战略布局直接相关。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作为发展重点。 从地方两会的工作报告看,不仅一带一路直接涉及的9省份作为发展重点,其他省份也普遍提到要利用这个契机发展与目标市场的交通、贸易与文化互通。 长江经济带涉及9个省2个直辖市,除了与“一带一路”相重合区域外,其他5个省、直辖市交通投资也是大手笔。 湖北提出投资850亿元布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贵州今年确保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力争1350亿元,同比增长13.9%。重庆市今年将加快渝黔高铁、渝万高铁等9个铁路项目建设进度,建成黔江至恩施、铜梁至永川、开县至开江高速公路。 有机构观点称,2015年仍然有大量基建投资政府主导,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功能对新发债务估计会造成较大影响,存量的相关债务特别是依托平台的贷款或信托产品如被划在地方政府责任之外,地方政府估计也会动用各种资源避免违约,防范金融风险也属政府任务。[详细]2015-02-06 16:19

地方密集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重点对接国家战略

在2014年即将走完全程的时间节点,各地陆续召开地方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全年经济发展状况,重点部署2015年的经济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对2015年经济发展的具体部署中,地方借势区域经济发展,以应对经济新常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更将明年发展的重点对接到国家的政策战略利好上,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成为了地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时考虑的重点。 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出台的重大战略后续必然会有相关项目以及财政等利好政策相配套,与之相关的地方能够享受到政策倾斜,以促使地方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得到优化,形成长远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谋突破 新常态之下,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之一。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河北转入新常态后的趋势性变化更为明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河北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大气污染严重的特殊问题,适应新常态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周本顺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最大的战略机遇,也是河北创新发展的最大机遇。近期,河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及其他重大项目。 根据《意见》,河北拟承接京津金融产业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引进各类金融总部来河北省设立产品研发、客户服务和数据备份中心等后台机构,打造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加强区域内各类资本市场分工协作,支持京津冀股权交易市场深度合作。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表示,京津是世界上少有的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集聚的区域,而京津的相关金融产业转移与功能纾解是河北发展的一个好的契机。 此外,12月23日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进一步提升长株潭增长极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发挥岳阳作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将其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各地紧抓国家战略机遇 将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级战略相结合并非湖南单例,多地借势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12月22日召开的海南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举全省之力,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 据会议透露,本月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 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把加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列入第一项任务。 徐逢贤表示,中西部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享受政策倾斜后,有望仍实现两位数的经济增速。 此外,今年获批的天府新区,以及国务院批复同意比照执行中关村[0.36% 资金 研报]先行先试政策的绵阳科技城,也成为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明年培育区域经济新引擎的重点。 “这为全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增长平台。”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应该把天府新区建设,放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深化西部大开发、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中考量。[详细]2014-12-25 10:27

地方重大项目投资已达6万亿 前7月固投增17.3%

受益于二季度开始各地政府陆续推出稳增长计划,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基本止住。多家机构称,即使7月不回升,也会在随后的1到2个月内进入上行通道。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1至7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长17.2%到17.4%之间,大体与上半年持平。 多数预测认为,1至7月投资增速将不会超过1至6月。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二季度经济微升,基建投资从20%升至24%是主要贡献,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地产投资从17.6%降至12%则是主要拖累。考虑到稳增长效应短暂,基建投资高增长的持续性存疑。传统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和企业盈利低迷令制造业投资难有起色;而房贷利率居高不下,地产销售尚未见底,对下半年地产投资持续构成下行压力,预计7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为16.8%,1至7月累计增速为17.2%。 华融证券分析师郝大明称,6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的通知》,下半年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可能比上半年到位,效果比上半年明显。地方政府大力实施投资稳增长,各省份稳增长投资计划大幅增加。二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同比高增长83.7%,支持三季度投资增长。下半年铁路投资和棚户区改造投资有望加速。预测1至7月投资同比增长17.3%,与上半年持平。 也有机构判断累计投资增速将从7月开始回升,达到17.4%。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坤表示,虽然货币依旧宽松,房地产调控放松范围与力度也在扩大,但还未能扭转房价走弱趋势,销量增速也在底部徘徊,这些先行指标显示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处于下行通道是大概率事件。相对有利的是,决策层对棚改支持力度加码,以及房地产销量底部平稳和调控放松所带来的预期,均会对房地产投资快速下行起到一定对冲效果。申银万国证券高级分析师孟祥娟认为,近几个月在房地产投资调整速度放缓、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积极,同时制造业投资回升的带动下,整体投资呈现企稳回升走势。 展望下半年投资增速的变动趋势,机构普遍判断回升在即,这和近期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稳增长措施有关。 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收集,今年3月初四川上调投资计划值,推出的5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88万亿元,年度投资4151亿元。此后广东也推出3.67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年度投资约4500亿元,高于2013年的4200亿元。浙江、河南年度计划投资额则分别为6400亿元和1.2万亿元,黑龙江、河北、重庆、上海、广西、福建等地也纷纷扩大投资额稳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份今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高达6万亿元。 交通银行认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缓慢回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说,房地产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首要因素,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已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额 同 比 增 速1 4 .1 %,6月 为12.5%,预计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低位运行,但投资大幅跌势有所缓解。上半年 制 造 业 投 资 完 成 额 同 比 增 长14.8%,由于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2%,连续2个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将带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22.8%,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对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等投资项目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中后期以来信贷投放提速将缓解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受限压力。综合判断,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缓慢回升,但相比上年的19.6%仍有明显的回调。 “房地产投资依然成为掣肘投资增速的最大力量,但从基建的角度来看,下半年财政投资或将对投资增速形成企稳力量,我们对投资增速的预期为‘短平长升’。”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详细]2014-08-13 09:03

新一波铁路开工潮袭来:成地方拉动经济救命稻草

一日之内,历经寒暑。 上半年GDP持续维持低位。就在地方GDP严重下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拍桌子痛斥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当月,铁路建设声势浩大地拉开了大幕。 驾着稳增长的马车,铁路投资一路从6300亿元蹦到8000亿元;新开通线路从6000公里扩张到7000公里。年初还在为铁路投资缩减、任务加重而担忧的铁路专家,现在已经开始预测年内投资创新高的可能。 “铁路建设要经验有经验,要速度有速度,缺的只是一声令下。年内如果再上调投资额,基本上调多少就能完成多少。”一位京沪高铁站站长自信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按照规划,今年计划投资的64个铁路新项目将在8月底前批复完毕,新一波铁路开工潮正要袭来。 省长的期盼 一季度数据确实太惨烈。 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的GDP增速回落。其中,黑龙江从去年一季度的9%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1%,河北由9.1%下降到4.2%,巨降了4.9个百分点;山西由9.5%下降到5.5%,下降幅度达4个百分点。三个省份的一季度GDP增速排在全国末尾。 而地方也是有苦说不出,一边土地卖不出去,一边减税、退税动作不断。于是,肩负着拉动投资重任的铁路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二季度开始,北京复兴路10号(铁总)变得繁忙起来。 事实上,就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出来的两周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西安召开铁路建设工作会议时就要求加快推进铁路建设。随后,铁总在4月30日上调年内投资计划,接近于历史最高点8340.7亿元;铁路全面投资的最高额新开工项目从44个飙升至64个。 不过,上半年由于铁路建设的惯例,铁路投资增长并不明显。 到了6月初,各省关于铁路建设的配套措施鱼贯而出。 6月6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主持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其中,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被视为甘肃完善铁路路网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错失的重大机遇。 6月24日,浙江铁路建设“八八计划”紧跟着出炉。按照计划,4年内(2014年至2017年)浙江将开工16个铁路项目,投资1350亿元,预计至2020年浙江铁路营业里程比目前翻一番,将达到4000公里。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资金问题,江西省发改委还专门组织召开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专项政银企对接暨政策性金融宣讲会,昌吉赣铁路客专项目和海西石化进出口基地项目获得了进出口银行25亿元的贷款。 而在地方政府完善配套工作的背后,包括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同江铁路大桥等14条铁路将正式拉开建设大幕,总投资约为3273亿元,接近铁路投资全年计划任务的50%。至此,今年全年,64个铁路新项目将在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一路绿灯 一路奔腾的铁路投资,既解决了增长难题,又解决了交通建设的薄弱环节,但铁路本身的问题谁来解决? 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左右,投资额为3.3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十二五”规划,覆盖全国的便捷、高效、铁路运输网络将初步形成,目标任重道远。 面对近年来铁路建设的高峰期,巨额的投资建设资金与滚雪球般越积越多的债务一直在不断地增长。 7月8日,铁路总公司正式招标发行今年第五期铁道债(企业债),年内共计发债900亿元。按照今年铁路企业债发行的额度为1500亿元,下半年还将发行600亿元铁道债。 对于依靠发债和贷款渡过难关的铁路,各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出台了《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年规模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铁路发展基金年内即将亮相。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对于铁路发展基金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他分析称,该举措对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很大帮助,部分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民企或将涉足该领域。此外,铁路发展基金的成立必然会带动诸多项目的快速发展,多个概念的股票已经率先启动,基建行业有望成为下半年托起大盘指数的重要力量。 支持铁路建设的不仅是发改委。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公开表示,对急需开工的控制性工程用地,允许申请办理先行用地手续,但须在开工建设前,落实好征地补偿安置和补充耕地两个方案。对于线路长、用地量大的项目,将会同铁路方面、建设部门专题研究协调,及时解决用地报批中的困难。 而在资金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去年不仅发放超过1000亿元的铁路项目贷款,还将发行总额度1000亿元的铁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不管是资金还是规划都得到大力支持,因为没有更好项目的时候,铁路一向是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投资项目。”一位接近铁总的人士表示。 铁路外交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铁路建设正迎来新的春天。 7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巴西时经停希腊罗德岛,会见了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铁路建设同样成为双方重要议题。巴西总统在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表示,他对中国的铁路发展成就溢于言表,称将巴西国家铁路的发展寄托在中国身上。 而被称为“高铁推销员”的李克强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频率最高时两次间隔不过一个月。 知情人士透露,高层对铁路“走出去”战略持续保持高度重视。“近一年来李克强总理曾亲自批阅5个关于铁路项目的文件,其中3个就是对外合作项目。”该人士透露,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与行业的壮大发展,这一方向将长久保持力度。 今年1月,由中国铁建总承包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此外,2010年到2013年的4年间,中国北车为非洲19个国家提供了1842台(辆)铁路机车车辆,总金额达3.5亿美元,成为非洲铁路装备的主要提供商。 国信证券分析师朱海涛指出,管理层频频在海外推销中国高铁,旨在把握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高铁建设热潮,扩大中国高铁影响力,推动高铁出口。预计未来10年间的新增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左右,对应海外高铁基建市场容量将达到2万亿,高铁出口市场空间广阔。[详细]2014-07-23 09:24

经济日报头版:多地奋力冲刺稳增长,为明年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详细]2022-12-22 16:1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