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苗圩谈产能过剩:不再新增产能项目

2014/04/01 08:49财新网

工信部部长苗圩谈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及电信与汽车业改革

几年前,当吉利准备收购沃尔沃之时,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跑完各部委,完成全套审批程序。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意见不一。工信部曾经专门组织研讨会分享吉利的国际化经验,发改委则因时任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对收购有异议迟迟不表态,几致收购流产。

2014年3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有望终结类似现象,将并购的决定权还给企业。

这份文件的全称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下称《意见》)。尽管《意见》还只是原则规定,但其中诸如取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前置审批、放开优先股等内容仍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意见》发布当天,沪指即上涨1%。股市以大涨显示对未来改革的期待。

《意见》改革力度之大引人注目,并不止于为上市公司松绑,给各部门部署的下一步工作要求也相当明确,几乎都有具体指向。

比如,取消对公司并购重组及各类资产转让行为的前置审批,代之以加强事后监管;以及取消部门之间互为前提的审批,代之以并联式的审批,旨在为企业构建一个更自主、宽松的市场环境。

再比如,要求财政部修订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政策,这是试图从税法上解决过去多年来制约国内跨地区并购的政策障碍——出于保住GDP和税收的考虑,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本地企业被外地企业或中央企业收购。此外,如人社部承诺将从失业保险基金出资设立稳定岗位补贴,以鼓励企业在兼并重组时稳定员工队伍;国土资源部将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对于退回或置换工业用地的企业支付土地补偿费以用于企业安置职工、偿还债务等。

《意见》在此时出台,有很迫切的理由。

过去十年,中国在钢铁、水泥等行业累积了远超市场需要的产能,新一届政府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来压缩部分产能。但和以往不同,这份新出台的文件没有在具体行业提出具体的压缩目标,而是从机制与体制上着手,取消各种事前审批,解除税收束缚,加强补贴来让企业能够更自主、更方便地实施并购或资产处置。

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改革目标。这意味着政府要退后一步,官员要让出手中的权力,惯性和利益巨大,操作不易。这份文件是朝向市场化方向一个相当有力和务实的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由工信部牵头来制定,此前由12部委组织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也由工信部牵头,而不是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改委。

在各类并购重组和重大项目投资问题上,过去发改委一直是核心的审核部门。为了能够拿到批文或路条,再牛气的企业领导人和地方大员也不得不在发改委各科室门口排队等候。

这使得外界增加了对工信部在新一轮改革中角色的期待。上述为并购松绑的改革,都需要各部委进一步出台细则予以明确,作为部际协调小组的牵头部委,工信部仍有督促之责。

自四年前苗圩接任工信部部长至今,工信部一直给予外界开放、改革而务实的印象。工信部在电信领域放开虚拟运营商,引入竞争;同时在对微信的监管上坚持审慎的原则; 为互联网电视打开方便之门,发放4G牌照,鼓励创新。现在,关于汽车行业是否应该放开50∶50对外合资比例限制争论又起,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冲破地方保护,以及FDD-LTE标准的4G牌照何时发放,均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工信部在这些问题上如何抉择,未来是否会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担当更有分量的角色?3月18日,全国“两会”闭幕不久,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北京万寿路27号的工信部18层会议室接受了财新记者的专访。尽管一开场就声明当天主谈产能过剩与产业政策, 但随着采访的深入,对于财新记者更关心的电信、汽车业改革等问题,他也一一作答。一如三年前被财新记者在全国“两会”上堵住时一样,无论多么敏感的话题,他都全程保持微笑,坦然作答。

当市场遭遇自主知识产权

从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又在中国汽车总公司生产部工作多年的苗圩,对于技术,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在2013年9月参观“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时,兴致勃勃地去了爱立信、上海贝尔、华为、中兴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展台,看了各种高科技产品,然后通过TD-LTE现场与青奥会的工作人员通话。

中移动2013年能够正式启动基于TD-LTE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得益于苗圩的支持。TD-LTE是4G时代的两种国际标准之一,另一国际标准为FDD-LTE。2013年3月,苗圩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还谈到,因为速度原因以及基站规模和终端问题,4G发牌需要两三年时间。仅仅五个月之后,他在中移动邀请下在杭州B1快速公交车上体验了4G上网、下载,对其4G技术的成熟度的看法大为改观,随即表示年内即可发牌。他也迅速付诸实施。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国有电信运营商发了TD-LTE标准的4G牌照。

4G发牌的过程,显示了这位现年59岁的部长的一些个人风格:务实开明,热爱技术,以及愿意接受改变。

苗圩有“少帅”之称,42岁执掌东风汽车,年过50岁即出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55岁执掌工信部,在中央核心部委的“一把手”里也是较为年轻的一位。

虽出身国企,苗圩上任以来的多次公开发言中都表现出对市场选择机制的尊重,以及对政府权力的克制。

在2013年3月举行的第二届岭南论坛期间,苗圩做客《财新下午茶》时强调,企业不用刻意区分国企民企,工信部的立场是更多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正好99%是民营企业”。

苗圩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在对微信的监管上,他的态度非常明确,首先是不能让电信运营商借助垄断地位来遏制增值服务,然后鼓励各方商业化谈判,用市场手段解决。对审慎监管原则的坚持,给微信留出了难得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三网融合”层面,工信部早在2012年就率先给广电系统的天威视讯、电广传媒发了互联网业务的牌照。

在汽车领域浸淫多年的苗圩并非电信技术专家,但他乐于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宽带网速慢受到消费者批评,他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还没表态的情况下,就先在电信领域推广宽带普及提速计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苗圩对媒体表示,4G业务资费过高是一个事实,“最终还是要靠竞争,通过竞争一定能够把资费降下来,达到人民满意的效果。”

此次接受财新记者专访,苗圩一如既往强调竞争的作用,也对如何达成竞争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谈到4G资费问题,苗圩认为根本办法不是靠政策管制、管控。“这是管不住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竞争更加充分的市场格局。”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市场份额更分散,分布更均匀,不能中国移动一家独大。

工信部从2013年开始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无疑对促进竞争有正面作用。但是,在FDD问题上,政府干预市场的痕迹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各级政府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冲动。

在3G时代,中国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并未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上网速度慢,用户体验差,升级乏力,这令着力发展这一标准的中国移动饱受煎熬,转而寻求在4G上寻求突破。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同时发了TD-LTE牌照,FDD 牌照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发放时间表。这使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大规模部署FDD LTE网络的想法受阻。在3G时代,这两家公司受益于FDD技术和CDMA技术,正对中国移动形成赶超之势。它们没有TD技术的积累,更愿意选择FDD LTE标准来组建4G网络。

但是,显然是为了给TD-LTE留下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中国至今没有发FDD的牌照。作为主管部长,苗圩在此次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不会不发展FDD,但什么时候发,怎么发,需要经过试验后再决定。”

决策者虽然已经想好改革的路径——市场化,但是,到了具体的问题上,执行者们难免还会在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下动作变形,特别是在尊重市场还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发生冲突的时候。

汽车业也是如此。对于近来业界要求放开合资股比的呼声,财新记者近期从工信部内部获悉,是否放开合资股比,业内分歧很大,还有很多老同志坚持要保留50∶50的股比,决策层也考虑到要给发展自主品牌留些空间,目前倾向于暂时不调,继续研究如何平衡分化的观点。“你也不会希望满街跑的都是外国车吧?”工信部内部人士称。

在反对者看来,坚持合资股比并没有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和中国自主品牌。对于这一敏感话题,苗圩显然也在反复权衡。苗圩当年任东风汽车总经理时,正是通过与日产合资将东风从破产边缘拯救出来。中国的三大汽车厂商是合资股比限制的受益者,但它们的独立能力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苗圩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曾坦言,“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自主品牌必须尽快培养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沃尔沃建筑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作为沃尔沃集团成员之一,是全球知名的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生产不同型号的挖掘机,轮式装载机,自行式平地机,铰接式卡车等产品。分别在瑞典,德国,波兰,美国,加拿大,巴西,韩国,中国和印度设有生产基地,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另外,其高效优质的客户服务和融资服务,满足了全世界建筑设备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沃尔沃建筑设备依靠其强有力的经销商网络和最近推出的租赁服务,在全球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能源开采,林业开发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等。在欧洲和美洲,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公司逐步加大了在亚洲,南美洲以及东欧市场的投资额。例如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沃尔沃建筑设备(韩国)研发中心,沃尔沃建筑设备(波兰)有限公司和沃尔沃建筑设备(前苏联)有限公司。沃尔沃把其一贯坚持的严谨、务实而又人性化的理念充分融入于所有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使得沃尔沃的产品无论在质量,安全性能、价格以及售后服务上,都得到业界同行和客户的首肯与青睐。  这些年来,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研发人员还在积极创新,开发新的工艺和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产品维修的成本,从而使沃尔沃在全球市场上更具优势和竞争力。1995年,沃尔沃建筑设备成为沃尔沃集团全资子公司。同年,沃尔沃建筑设备成功收购了生产轻型工程机械的法国Pel-Job集团。1997年,又合并了加拿大平地机生产商Champion公司。1998年5月,再一次将韩国三星重工业建筑设备公司收入旗下。  2007年初,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完成了对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企业—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临工)70%股权的投资。2007年4月底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收购了英格索兰公司的道路发展部,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系列,沃尔沃建筑设备的客户群和分销网络也获得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新工厂位于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开始投产。投产初期以生产履带式挖掘机为主。2003年4月14日第一台中型挖掘机VOLVOEC210B成功下线,2004年4月26日第一台小型挖掘机VOLVOEC55B成功下线。  2004年8月20日,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签定了二期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新土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毗邻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金桥工厂,新厂区面积将是原来的两倍,用于满足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中国的长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