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进一体化 首都经济圈6月份出规划

2014/03/12 14:40经济观察报

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第一点就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

这一次总书记出马,进一步加强了市场对推行多年但进展缓慢的首都经济圈规划和发展的新的想象力。

顶层设计的力量

“预计发改委在今年6月出台首都经济圈规划,这就是习主席说的顶层设计。”北京市规划委一位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个规划肯定会让三地都满意的,我只能说这么多。”

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河北是在推进首都经济圈规划进展中最积极的一方。

早在2011年5月,河北省就编制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规划,并在当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环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峰会。当时来京参会的有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纪平,这个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一个设在河北省发改委的机构。

北京市政府部分并没有人出席这次会议,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主要是河北单方面的规划,当时王纪平表示,和北京的对接还在进行中。在峰会的讨论中,河北省参会人员明确说,有必要在国务院层面形成一个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例如成立一个由副总理牵头的办公室。

河北省的被动地位可见一斑。

情况发生实质性改变,出现在2013年。2013年3月以后,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就打造首都经济圈两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但戏剧性的是,这一次是由在合作关系中被传统上视为更为强势、更有话语权的一方,到另一方城市签署协议。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组成的北京代表团,亲自到天津、河北签署协议,而天津代表团则是去到河北签署协议,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顶层设计的力量已经开始隐现。

据了解,目前正在编制的首都经济圈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牵头。至于规划编制的进展情况、顶层设计方面出台规划是否会成立跨区域的协调部门,经济观察报向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进行了求证,该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暂不接受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认为,首都要减负,北京中心化也应有取舍。

“现在加强京津冀一体化,是非常及时的,北京市中心的中心,功能需要做疏解。”黄其森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黄其森认为,北京头顶上被称之为“中心”的帽子实在太多,政治、文化、科教、金融,都是中心,舍不得任何一个中心外移,抱在怀里不撒手,使得区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社会不公现象突出,“大城市病”也越发沉重。

艰难的历程

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不同,北方区域的区域协同发展明显滞后。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环首都贫困带的概念。2007年左右,河北的一些县市在进行发展、招商引资时还是以解决环首都贫困带的名义进行。

直至今日,除了北京房地产开发的溢出效应,带动了河北周边三河、燕郊等地区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外,河北的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资源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原首规委总建筑师谢远骥表示,北方天气比较寒冷,环境污染严重,最重要的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地方各自发展,省市之间的联系沟通也存在障碍。

谢远骥表示,现在来看,例如河北唐山一带的工业产业,已经过时了,属于需要淘汰的产业,落后产能要淘汰,引进资金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南方城市在引进外资方面有更多的进展,这需要有灵活的政策配套。

“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需要有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例如实行联合办公,以及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能源的分配如水源,这都是非常基础的东西。”谢远骥说。

区域协同所带来的房地产开发、产业发展,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对房地产开发效益的带动,更为直接。在北京人口不断增加、房价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大量在北京工作的人群,已经成为河北近京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购买力量。如果首都经济圈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房地产开发依然会成为该区域有想象空间的领域。但是如果产业得不到联动,这依然无法带来良性循环。

华银(地产)集团董事长庞文剑在河北涞水县开发地产项目,同时也在进行工业园区的招商和运营。2007年庞文剑就来到了涞水,并把公司总部迁到了这里。7年过去了,他对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和变化有最直观和深刻的体验。

“作为首都经济圈的一部分,河北特别希望与北京实现对接。”庞文剑说,从区位来说,这种对接是很容易实现的,以涞水县为例,与北京接壤长度达到110公里,与房山和门头沟,就隔着一条河,而规划中的廊涿(新七环规划路线)、张涿(新七环规划路线)、张石以及在建的京昆(京石第二通道)四条高速均从涞水县经过。

现实是,涞水县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与北京近在咫尺,有大量人口都在北京务工。“河北近京14个市县,有多少人在北京务工,这就是北京的虹吸效应。”庞文剑说。

庞文剑开发的地产项目华银天鹅湖,绝大部分都卖给了北京人,但是他在参与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实验区的运营、招商的过程中,发现诸多障碍待解。

“要实现联动,北京必须考虑好自己的定位,将产业、资源分离出来。”庞文剑说,这并不是意味把北京不要的产业都搬来河北。

“北京不要的,我们也不要,如果把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产业,都搬来河北,以后依然需要进行治理和升级换代,例如雾霾,风一吹,还是到了北京。”庞文剑说。

庞文剑认为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实验区的定位,不是北京的产业转移,而是北京的产业延伸,即北京已有的产业,现在要扩大产能、发展相关产业,但是没有地,或者成本太高,可以转移到河北来,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更名为北京北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国北车于2009年12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03.2亿元。总部设在北京。中国北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成员。现有下属企业26家,其中全资子公司20家,控股公司5家,分公司1家。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相关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维修及服务;相关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及设备租赁业务;进出口业务,与以上业务相关的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信息咨询业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