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繁荣在走老路 新一轮全球危机或明年爆发

2014/02/19 09:24中国证券报

2013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我看来都是在向危机爆发前的形态回归,而且是在酝酿着新的、更大的危机爆发。

冷战后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实体产业外移,虚拟经济膨胀。发达国家开始转向金融产品生产,并用这些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实物产品相交换,资产泡沫与贸易逆差由此膨胀。然而,2007年资产泡沫破灭后,危机开始爆发,发达国家想走回发展实体经济的老路,提出所谓“再工业化”,但未见成效,被迫走向老路。

QE缩量 宽松货币依旧

先看美国。美国股市去年50次创新高,道指涨幅为27%,标普指数涨幅为30%,纳斯达克指数涨幅34%;日经指数涨幅57%;欧洲指数17%。不仅股市,近两年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也在迅速上涨,在美国2013年的房价也上涨了13%,有300多个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危机爆发前。

如果有实体经济复苏支撑,股市和房地产的繁荣是正常的,但是直到2012年美国GDP才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直到2013年11月,美国的工业指数才回到危机前的最高点。所以,股市和地产的繁荣,不过是在走回原来导致金融危机的老路,是新的泡沫形成。

美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还可以看其市盈率。美国罗索2000指数反映中小企业股价水平,去年其平均市盈率居然高达75倍,道指和标普的市盈率也在17-20倍之间。去年中国经济要好于美国,但A股的市盈率去年只有9倍。因此美国股市好,并不是经济好,而是靠超宽松流动性支持。

美联储表示要退出QE,从今年开始每个月要减少1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额,这个消息自去年12月初公布后,美国股市不降反升。美国人说,这说明我们的股市不是靠货币堆起,而是依靠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然而实际情况是,进入2013年12月以后的头两周,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230亿美元。去年美联储全年货币发行量是5630亿美元,123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新增货币的五分之一。美联储还是依靠增加流动性支持资产价格,维持市场信心,只不过手段有所变化。货币投放从美联储购买财政部国债,变成了向金融机构收购烂资产,其中的手段之一叫“逆回购”,即美联储用现金收购金融机构的各类资产。去年美联储把金融机构申请逆回购的定额上限从5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到12月又提高到30亿美元。去年12月美联储仅一次逆回购就给100多个美国金融机构发送了2300多亿美元的现金,回购了不知什么样质量的一批各类债券。所以伯南克在今年1月3日进行的最后一次在职演讲中说,美国不会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方法有变化,是“用特殊的方法来维持QE”。其实就是让这些金融机构继续发金融产品,让中国等其他国家来买,以此形成资产项下的顺差,然后去维持经常项下的逆差,还是玩的危机前这一套。是泡沫就有破的时候,今年可能还破不了,但是到明年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很大。2013年美国货币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前几年新增QE和新增M2总量差不多是相等的,但2013年的QE差不多是10000亿美元,M2只增加了5600亿美元,说明新发出来的货币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外漏。去年欧元开始走强,还有大量资金进入日本,可能都与美国货币外流有关。

日本实体经济难恢复

再来看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发生资产泡沫危机的国家,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危机爆发后,虽然历经20多年,也想尽办法,但日本经济始终没有走出低迷。从日本的案例可以观察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走向。自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实行了比美国还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按安倍的设想,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就是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然后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超宽松”,引起民间投资需求,最终带动经济增长,这就是安倍所谓的“三支箭”。2013年我们已经看到,安倍的第一支箭射得比较猛,100万亿日元已经发出来,第二支箭——财政也射了一部分,关键是第三支箭怎么也射不出去。观察日本私人设备投资,直到去年11月份仍是负增长,一大批日资品牌大企业不断关掉设在本土的工厂,靠出售资产来过日子。这些企业的股票卖得好,利润增加,是他们把本土和海外的资产都卖掉,靠暂时性提高利润提振公司股价。这背后反映的是日本实体经济并没有因为超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相反,日本超量供应的货币,主要是流入股市,只能点燃虚拟经济的虚火。

战后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出口强国日本,到去年末已经连续18个月出现贸易逆差。长期支持日本出口和贸易顺差的电子产业,去年第一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去年前11个月,日本本土卖了640万台平板电视,其中在本土生产的只有20万台,其他都是进口,最主要是来自中国。过去日本的液晶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日本夏普公司去年在本土设立的液晶工厂已经卖得只剩下两家。而到2012年底,中国跟他们的技术差距只有两年,世界最先进的液晶工厂有十几个在中国布局。从日本的情况可以看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的因素,即使在危机爆发后也仍然没有消失,而是在继续发生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酝酿出新的、更严重的危机。

欧洲经济增长受阻

三大经济体当中,只有欧洲看起来还不错,但2013年整个欧元区的增长率是-0.5%,还在往下掉。欧洲与美日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是强迫压低国债,压低赤字占GDP比重,以保持财政的平衡和可持续。但这仍解决不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所以欧洲失业率到现在也没有减少,还是在13%以上的水平,最高时候达到15%以上。欧洲经济好的一面,是那些主权债务风险较高的国家,其国债收益率在降低。比如希腊国债收益率最高时超过30%,2013年回落到8%;爱尔兰国债收益率已经到了3%。这是一个好的标志,但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产业始终起不来。

欧洲央行给再多的货币,也没有人投资,因为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从欧洲拿了钱之后,想给企业投资,企业不要贷款,最后把所谓经济援助的贷款,提前还给央行。现在欧洲商业银行存放在欧洲央行的超额储备是空前的,欧洲央行不得不打算对超额准备金实行负利润政策,逼迫商业银行把钱拿出去给企业贷款。过去欧洲内部南、北欧的情况有些类似与中美经济关系。即南欧国家靠高负债从北欧国家进口,所以德国、荷兰等国有贸易顺差,经济增长也不错,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南欧国家的财政与贸易赤字都被大幅度压缩,北欧的出口就受到抑制。欧元区是个高度封闭的贸易圈,八成左右的贸易都是在内部发生。没有了南欧的进口,就没有了北欧的出口,也就没有了德国等北欧国家的经济增长,要想往欧洲以外走,就得与中国这样的国家较量,又较量不过,所以即便是压缩了主权债务,实现了财政平衡,但还是解决不了经济增长这个关键问题。

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我认为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点很可能在2015年7月份左右。这场危机最先还是会在美国爆发,还是以资产泡沫破灭为特征,并且会导致美元体系的崩溃。下一次再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比上一轮还剧烈。因为如果再爆发金融危机,发达国家能拿什么来拯救自己?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已用尽,金融体系的危机靠什么救呢?金融体系垮掉了,本来就衰落的实体经济就会垮得更快,货币就会失去支撑,金融危机会与货币危机一起走来。

如果国际货币体系崩溃,中国最大的危险是出口受冲击。去年以来,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格局都在向次贷危机爆发前回归。中国经济增长情况中,投资增长率下降,居民收入与实际消费增长率也在下降,真正回升的需求是出口。自新千年以来到次贷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就是靠出口拉动,但如果新危机再次打破中国出口复苏,中国经济“保7”的希望就很渺茫。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过剩,而出现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就是分配差距太大了。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一个是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过大。所以未来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革重点放在提高企业效率上面,比如放宽市场准入、减少项目审批等,这基本是在延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简政放权的改革思路,但是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后,目前中国经济体制中的矛盾已经从生产流通领域转向分配领域,需要调整的是企业与居民,以及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不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如果改革的重点摆放不准,改革就难以收到明显效果。

展望未来20年,发达国家会在长期的危机不断消耗掉经济实力。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只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如果以城市化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为推动力,中国经济未来20年具备实现年均9%经济增长的能力。所以,未来20年只有中国有能力实现扩张,而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则都处在收缩阶段。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就能成为新的世界主导力量。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环比下降 全球经济复苏短期压力加大

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分[详细]2022-04-15 10:34

世界银行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

世界银行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基于对新冠疫苗将广泛推广使用的预估,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 报告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萎缩4.3%后有望在2021年恢复增长。新冠疫情造成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可能在今后较长时期抑制经济活动和收入。为支持经济复苏,各经济体近期首要政策重点是控制疫情蔓延,确保迅速且广泛部署疫苗,同时进行投资改革,将更少依赖于政府债务的可持续增长作为目标。 报告说,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收缩幅度较小、中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更加强劲,2020年全球经济崩溃程度略低于此前预估,预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分别萎缩5.4%和2.6%。其中,美国经济收缩3.6%,中国经济有望增长2%。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分别增长3.3%和5%,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3.5%和3.6%,中国经济有望增长7.9%。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可能出现不同的增长结果。在感染率持续上升、疫苗延迟推出的不利情况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被限制在1.6%。但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进程加快,全球经济增长或可提升至近5%。 报告援引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的话说,尽管全球经济看似已步入温和复苏,但要确保复苏势头,为强劲增长创造基础,决策者仍面临重大挑战,涉及公共卫生、债务管理、预算政策、央行和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他表示,为克服疫情影响、应对投资风险,需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灵活性,加强透明度和治理。 (文章来自新华社)[详细]2021-01-08 10:08

这个论断,谭旭光两个月前就提出了!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4月14日21时(北京时间15日9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为1990271例,死亡病例[详细]2020-04-15 09:42

解读8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略有放缓 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很大

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主要指标有升有降,工业生产略有放缓,服务业增长加快,同时市场销售保持稳定,投资略有放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评价当月经济指标时表示,总的来看,月度因为有各种因素影响会有一定波动,从1-8月份总的情况来看,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他提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也确实存在着下行压力。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增速回落,特殊因素影响部分工业生产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7%,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回落。另一方面,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464亿元,同比下降4.3%。 对于8月工业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工业增加值低位徘徊,制造业承压态势不改。内外需均形成拖累,各行业均有放缓。 8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略有放缓,除经济本身存在的下行压力之外,8月当月的特殊因素影响了部分工业生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今年8月份工作日是22天,上年同期是23天,对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速度会造成一定影响。 当月一些气候性因素对部分地区的工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8月份全国登陆的台风是三个,比历史常年多1.2个,其中“利奇马”台风强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强的台风,对东部地区省份工业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8月经济数据下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美不确定性导致的企业信心不足,同时叠加工作日、台风因素的影响,以及不排除数据异常点的可能性。“2019年以来,经济数据呈现明显的超高波动性,7-8月的经济数据是否意味着经济破位下行,我们仍然持很大的怀疑态度。” 从累计数据看,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4%,付凌晖认为,稳定增长的态势还是在持续的。下阶段,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有比较多的稳定条件。 工业升级发展的态势在持续,一系列工业发展的政策效力也在持续显现,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将为企业提供很好的支撑。从未来发展的情况来看,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加大,近期推进贷款市场化报价利率机制的形成,实施了降准,这些都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未来还有很大潜力 “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付凌晖提到,从数据来看,目前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062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比1-7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236963亿元,增长4.9%,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45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付凌晖分析,从前期情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并不高,主要是由于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举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影响了基础设施投资能力。 除今年以来的减税降费实施持续制约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增速,诸建芳表示,土地收入近期也由于监管的趋严而有所减少,因此基建的资金来源仍有较大约束,若缺少进一步的财政支持,则后续的基建相关融资来源将较为有限。 但付凌晖表示,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有不少有利条件,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专项债的发行,将明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今年提前发行,这样有利于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 付凌晖提到,中国经济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接近8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60.1%,中国消费增长处于需求升级和扩大非常快的阶段,从主要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和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9.8%和12.8%,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5.3和3.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服务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付凌晖表示,根据内部测算,目前服务消费增长仍然保持在两位数。“消费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是在提高的。” 另一方面,汽车消费在6月排放标准切换、降价促销因素过后仍然疲弱。8月汽车类消费增速为-8.1%,较7月回落5.5个百分点。 诸建芳表示,受到前期汽车消费促销对后续需求透支的影响,汽车消费增速进一步回落。不过,他也提到,9月汽车消费可能较8月有所回暖。9月前期需求透支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且汽车市场的迎来传统旺季、地方性车展活动较多、中秋节假日等多重利好因素可能带动汽车消费小幅回暖。 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付凌晖在评价8月经济运行情况时称,主要指标有升有降,工业生产略有放缓,服务业增长加快,同时市场销售保持稳定,投资略有放缓。“但总的来看,月度因为有各种因素影响会有一定波动,从1-8月份总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他提到,当然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也确实存在着下行压力。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金宏观分析师易峘、袁越等人认为,继7月工业增速降至4.8%后,8月再下探至4.4%。由此推算,三季度GDP增长比二季度(6.2%)再下台阶的可能性明显上升。目前,有空间、更有必要及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才可能支撑GDP增长不滑出年初设定的6-6.5%的区间。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卢燕津分析,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融资。往后看,在增长承压背景下,政策仍有望助力流动性层面的改善。 “目前仍然无法看到经济趋势性下行的因素,经济数据悖论明显,在重视稳增长的同时,应当保持足够的定力;既要保持对经济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又要避免轻易采用强刺激措施,以免透支稳增长政策工具箱,以及引发不必要的负面效应。”邓海清表示,在房地产韧性极强、房地产调控政策微调,基建投资发力,宽信用政策发力,汽车见底回升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再叠加中美阶段性缓和,7-8月的经济数据难以成为常态,货币政策也无需“降息”、“大水漫灌”等强刺激,重心仍然应当放在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文章来自澎湃新闻)[详细]2019-09-20 09:43

中联重科入选波士顿咨询“2018全球挑战者”榜单 引领行业发展变革

8月8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全球挑战者榜单》。在入选的全球100家新兴[详细]2018-08-10 10:0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