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现有体制的形成与格局
改革的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中国工业的最大变化是:市场机制的建立选择了轻工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业务的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中国长期以来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国有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1983年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国家对国有企业推行“利改税”的改革,企业承包一定份额的利税,并建立了企业 经营盈利目标。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传统国有企业改革重要的转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两权分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大中型企业实施承包经营。1987年底,全国预 算内企业承包面达78%,大中型企业达80%。
承包后的国有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产权关系和政企不分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改变。企业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私有化依然不合法,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重工业企业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方向背离,企业经营的困难进一步显现。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十三大还提出建立合理价格体系、实行政企分开、 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针,但依然施行的是“按劳分配”,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不承认国有企业作为法人应该享有法人财产权,认为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 山、银行、铁路等一切国有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
改革的第二阶段(1983-1992年)涉及到工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实施了经营承包责任制;但由于传统国有企业存在市场供需矛盾与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矛 盾,而且企业追求盈利,出现了很多短期行为,如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减少设备折旧、压缩研发开支等;由于产权不清,承包制甚至导致了一些国有资产侵权行为。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总体上是在市场需求不畅的情况下实施改革的,也因此导致了改革矛盾的深化和改革的艰难。
图1:中国工业发展的3个阶段
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明确工业企业产权关系
改革并不顺利,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引发了“姓资”还是“姓社”的大讨论,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才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同年,党的 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开始,从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过渡到“按资分配”与“按劳分 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992年,全国各城市经批准建立了近400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全国股份制企业达到3700多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规定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充实和发展了“两权分离”理论,提出了国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
改革的第三阶段(1992-1998年)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水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建立。这一阶段,市场调节对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 用,国内需求与国外贸易增长,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迅速增长,快消费品和一般贸易品得到快速发展,中国轻重工业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得以缓解。
责任编辑:Le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与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座谈交流
7月29日,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中国中车总经理(总裁)马云双在中车总部会见大连理工大[详细]2024-07-31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