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高铁牌 抓住工程机械海外发展新契机

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获赠一个中国高铁模型,李克强总理向其力荐这一高端的中国制造。11月底出访中东欧的李克强总理与匈牙利、塞尔维亚领导人共同宣布将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同时与罗马尼亚达成了合作建设该国高铁的意向。更早以前,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期间与泰方达成了“大米换高铁”的合作意向,中国高铁展览也随李克强总理一起走出国门。

随着我国领导人多次向世界推介中国高铁,中国高铁俨然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新名片,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体系的海外发展步伐,工程机械行业也将迎来“走出去”的新机遇。

2013 中国高铁“出海”年

2013年堪称中国高铁“出海”年。从泰国到马来西亚,从罗马尼亚到英国,中国高铁“出海”步伐显着提速,在全球市场的活跃身影令人印象深刻。

近两年间已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团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在利比亚、尼日利亚、阿联酋、阿曼、伊朗、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几乎都有普通铁路建设、电气化改造建设、高铁建设项目。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达260亿美元。

这一系列信息的背后是世界各国高铁投资浪潮的此起彼伏。按照目前各国公布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带动其他产业创造的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口机遇。“高铁”走出国门,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机械行业将首先受益。

超长产业链 拉动装备制造综合提升

高铁产业链长,对经济辐射产生了超强的带动力。高铁建设要经过基建、铺轨、车辆、电气化配置、运营及维护等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相关行业或企业受益。最先受益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桥梁隧道建设涉及的工程机械、水泥、建筑材料;其次是轨道铺设所涉及的钢铁、轨道生产加工、机床设备,还有运营前期的车辆和配置设施采购。而在最终的运营养护环节中,机车的零部件、养护耗材、车站运营将持续获益。

根据铁道部的相关数据对高铁总投资的各项构成进行测算,其中基建部分占40%~60%(包含桥梁、隧道、车站建设和铺轨等),占比最大。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吕莹接受采访时表示,前两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增长很快,近一两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经济环境、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出口受到影响。此次由政府出面推广高铁项目,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无疑是个大利好。他表示,高铁项目作为大系统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集中大量使用工程机械设备,会产生多品种全方位的产品需求。国产工程机械设备在国内高铁建设中,已经实践演练了很多年,也做了很多适应性的改进,技术和服务方面非常成熟。因此,对于高铁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工程机械行业企业非常重视,期待能有所作为。同时,吕莹表示,海外项目的实施,对于工程机械行业自身产业升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海外市场竞争压力更大,企业也面临当地气候条件差异、空间距离更远、售后服务难度加大等问题,对此,企业应有充分的预期,做好应急方案。

“高铁项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是在为中国制造树立招牌,中国制造业自身也要加快产业升级,做好迎接国际市场的准备。”白涌如表示,此次由国家领导人打出中国制造的招牌,对行业来说非常好,也是国内装备制造业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的体现。但从国内现状而言,对于化解产能过剩本身来说,可能效果不大。要具备国际竞争力,必须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最大的障碍就是产能过剩。企业要抓住当前的机遇,打开市场空间,加快升级步伐。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