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讲述中国装备制造业背后故事

2013/12/16 08:25中国广播网

现在中国产业升级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所以这样的片子的出炉,又让大家更深刻的领会到了这一点,我们曾经那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需要改变,我们需要产业改革,需要转型升级,很多时候也就是这种大型制造业,大型的公司之间的一种博弈。其实制造业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而且看你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很有感触的是,就像讲到了说美国的一个公司,我记的非常清楚,叫做柏克德集团,就这些公司因为他们非常好,让他们贴上了美国制造的牌子,我们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公司,走出去,然后让我们也贴上中国制造的牌子,可是以前老百姓不了解这些,最多利用就是上市公司里的重工业或者说制造业的公司,而现在通过这部片子了解了更多,可能这就是这个片子的价值和意义。

姜诗明:今天咱们这个栏目跟公司有关,我就要再说两句。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这个片子里面选了十几家公司,其实中国的制造业有很多的公司,甚至也有很多上市公司非常有名的,但是从制造业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他们大部分产品是中间产品,就是说它的产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不是直接和老百姓对接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老百姓确实也没必要知道的,有些可能做的比较好的,可能在公众、媒体曝光率比较高,大家都会比较熟悉的,好像它就是在中国占领了很重要的经济总量的比重,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中国太大了。这次我们片子的选择,很多公司都是原来大家没有听说过的,比方瓮福集团,连我不知道瓮福集团是做这么多的事情,实际上它不是单独生产某种东西,是生产整个成套的装备在走出去,实际上通过它作为一个龙头整合了中国很多装备制造的技术,通过它来牵头参与国际的竞争,我们才看到我们今天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其实咱们讲,好酒藏在深幽巷,好东西有时候不见得大家都知道,因为好的东西也不是每个人都用到,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但是我们能看到的,今天中国的高铁,中国人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距离越来越短了,为什么?有高铁,和高铁相关的很多的装备,车就不用说了,这也是高铁过程当中很多的准备来源都是中国,主要是中国,再一个就是即使我们有些先进的设备从国外进的,但是其实与它配套的很多东西也来自中国,比方大型的飞机,都有中国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些老百姓看不到,他也没有必要知道,但是在中国应该说在整个国际工业舞台上,其实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说从一个制造大国到强国这种升级,我们看什么?其实就是看装备。咱们讲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根本,就像你要想做一份菜,你总要有一个好锅、好勺,你不能说拿着锈锅去做菜,那么实际上中国今天经济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中国工业化路能走的这么远,事实上和中国自己能够制造重大的装备有很大的关系。

记录片很难拍,这个过程很讲究,《大国重器》拍了多久?有多少人参与?

姜诗明:整个时间从策划到准备大概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参员不多,总导演,大概一共三四个编导,但是外延的就多了。我们摄像都是非常优秀,大家看这个节目播出来以后普遍反响比较好的都是说镜头拍的非常漂亮,其实在拍摄上我们的编导花了很大的工夫,有的时候在一个工厂里,其实他也吃了很多苦。大家知道现在中国什么都快,我们在拍戏,很多企业也不是特别配合、理解,因为大家都很忙,说这个怎么老师拍不完啊?拍电视几分钟就拍一个,20多天怎么还没有完啊?都急了。我们在前线做节目的编导有的时候确实很辛苦,只能通过他们的工作去让大家看到,事实上从这个结果看来,因为隔行如隔山嘛,一个车间的工人,他怎么会理解一个摄影师,说拍拍就行了,怎么老在那反复拍,他也不知道这个镜头里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在镜头里,现场的调度、用光、运动的轨迹,包括一些组织的拍摄,都是有深思熟虑的过程的,就像我们不懂机器怎么设计出来的一样,他也不知道你这个片子为什么要这样,但总体来说大家慢慢慢慢就理解了他们是这样的,这个片子出来以后大家更明白了,原来我们工厂这么漂亮,他们也不知道,工厂还是可以这样。

纪录片最难的就是,拍摄的过程当中,要找一个角度,要把它拍的很美。但是拍机器,尤其是像大型,装备制造业它的机器是一气呵成的,比说那个机器一运转起来很难叫停,所以在拍摄之前,大家都要商量好怎么样去做。

姜诗明:其实纪录片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重复,有些东西因为有的东西转身即逝的东西,你要是重复的东西反倒是不是它本来的东西或者不是鲜活的东西了,工业的现场就是这样,包括炼钢炉炼好了,说开始照,说你没拍好重照一次,不可能了。像有些设备,像二级床这种设备要求的精度非常高,如果你对现场,对人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有一点干扰,他一下失误,那一台设备,几百万就没了。所以我们拍这个片子,第一个人家接受拍摄这个单位他们很慎重,我们也是非常慎重,也怕我们会干扰人家,但是即使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也会尽量的能够做好这种充分的准备,所以周期相对来说就较长一点,不是说拍几个人,一遍没走好,日常这么走,说我们这次拍的不是特别好,重走一遍,上去说没拍到,重新再放一次,不太可能。

这部专题片的配音是非常著名的李立宏老师,他的大家最熟悉的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大国重器》为什么找一个当时给饭菜节目的专题片配音的老师去配?

姜诗明:在这之前配过很多我们之前做的国企备忘录,是李立宏老师配的,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我想《舌尖上的中国》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既是他的成功,也可以说他稍微有点偏差,看一些电视节目,最后大家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声音上了,这也对做电视来说稍微感觉有点遗憾。我们用李立宏老师并不是因为他配的《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之前我们和他合作过很多次,重要的是李老师非常好合作,我们一起合作的时候,他特别的认真、负责,我们所有的编导都非常喜欢他。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李老师,特别在非故事性的题材,他的声音恰恰使这个作品充满了很强的故事性和人文色彩,其实吃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大家可能吃大家更容易理解,其实说着说着我都差点流口水,他确实很诱人,我们也想通过《大国重器》具,通过他的配音,让我们冷冰冰的东西更接近的日常生活,虽然我们平常接触不到,但是通过这样的片子让《大国重器》走进老百姓生活。其实你在每天一日三餐的时候,其实后面都有《大国重器》做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有道理的,就是李老师的声音太好了,太诱人了,大家没有办法表达就觉得听他的声音很好,想流口水。

大国重器

为全面展现30年来中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记录和传播为振兴中国装备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及事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大国重器》拍摄制作历时两年多时间,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记录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大国重器片》共6集,每集为50分钟。第一集《国家博弈》,第二集《国之砝码》,第三集《赶超之路》,第四集《智慧转型》,第五集《创新驱动》,第六集《制造强国》。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