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折射水泥标准尴尬 兼并重组或是出路

2013/10/24 09:12法治周末

产能过剩的困局一直笼罩着中国的一些行业,这其中水泥行业一直屡受诟病。

近日国务院再次发文要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果不能提高行业生产标准,落后产能将长期存在。

“现在水泥行业普遍反映产品不好卖了,钱难赚了。”北京市一家水泥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张同(化名)感叹道。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据张同介绍,早在2012年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实际产能就已达到了28亿吨以上,加上尚未退出的落后产能,当时我国水泥产能就已经超出了当年水泥实际需求8亿吨。

为积极稳妥化解水泥、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专门化解相关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水泥网总编辑张敏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张敏认为,此次《指导意见》中针对水泥行业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具体治理措施,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水泥行业会出现一次倒闭的浪潮?

“倒闭潮应该不会出现,但是兼并潮倒是很有可能。”张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通过政府力量淘汰一批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再整合一批企业,未来水泥行业将会出现更多实力雄厚的大型优质企业。”

产能过剩的“伏笔”

尽管国内水泥厂不断地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对水泥的需求却并非一直如此强烈。近几年,高铁等建设项目逐渐减缓、房地产市场也受政策制约,对水泥的需求也就逐渐降了下来

张同回忆,2008年以前曾经有段时间水泥销售特别紧俏,那时候江浙一带限电,甚至有钱都买不到水泥。

据张同介绍,当时大家都跟疯了似地抢购水泥,有的人甚至为了买水泥还要去“托关系”。

在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看来,水泥行业的走势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基建项目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张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当时我国4万亿元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爆炸式发展,使得短时期内对钢铁水泥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于是一股“水泥热”便迅速蔓延开来。

“那时候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往往只要比银行利率高的行业就会去投,当看到水泥需求量如此之大时,很多人就都蜂拥而至。”张同说,尤其是2006年到2008年期间,国内开始大批量地上马水泥项目。

“随后问题也就出现了。”张同认为,尽管国内水泥厂不断地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对水泥的需求却并非一直如此强烈。近几年,高铁等建设项目逐渐减缓、房地产市场也受政策制约,对水泥的需求也就逐渐降了下来。

“国外建造一个水泥厂一般要28到32个月时间,国内最快也要14个月的时间。很多人本打算建好水泥厂后三五年内收回成本开始盈利。但是,有的水泥企业甚至连工厂都还没有建好,水泥市场便开始走下坡路了。”张同表示。

“现在水泥产能过剩,早就没了昔日的风光。”张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前水泥价格快降到成本价了,以前能卖300多元一吨的水泥,现在只能卖上200多元,很多企业只是维持成本。

据张同介绍,现在有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已经被大企业所兼并,有的企业则已经停工或者关闭了部分生产线,还有一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自身产品类型,或是通过从事环保型生产项目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