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和产量50强揭晓

2013/09/17 09:20中国煤炭报

日前,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的2013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和2013中国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揭晓。

2013中国煤炭企业100强排名以煤炭企业2012年营业收入为依据。神华集团以3439.69亿元高居榜首,冀中能源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分别以2228.43亿元和1937.73亿元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河北开滦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和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分列第四位至第十位。今年前10名的企业,去年也均在前10名之内,只是部分企业的位次有些变化。

煤炭产量50强名单以煤炭企业2012年煤炭产量为依据。神华集团以4.57亿吨的产量继续位列第一。有7家企业煤炭产量突破亿吨,除神华集团外,还有中煤能源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冀中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与上年相比,亿吨级企业还是那些,只是第四位到第七位的顺序有所变化。产量在5000万吨到1亿吨之间的企业有10家,比上年增加1家。产量50强2012年煤炭产量全部超过千万吨。

2012年煤炭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次入围100强的企业发展水平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经营规模继续扩张,速度放缓。100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37778亿元,较上年增长18.15%,增速大幅回落25.69个百分点。千亿元企业达到16家,较上年增加2家。71家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45家企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煤炭产量继续增长,增速下降。100强共完成煤炭产量28.4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8%;产量较上年增长8.7%,增幅回落10.38个百分点,为“十一五”以来最低值。在92家煤炭生产企业中,64家产量同比增加,28家产量同比减少。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债务负担加重。100强2012年净利润1507.62亿元,比上年下降26.33%,其中一成企业亏损,三成企业非煤产业亏损,七成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收入净利率为3.99%,比上年下降2.41个百分点,其中九成企业收入净利率下降;资产负债率继续上升,达到65.62%,比上年提高3.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5.33个百分点。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100强2012年共投入研发资金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为1.41%,较上年小幅上升。从研发的专利产出看,共拥有专利10757项,比上年增加4289项,增长了66.31%。其中,拥有发明专利1584项,比上年增加578项,增长了57.46%。

五是煤炭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100强中7家企业产量超亿吨,52家企业产量超千万吨。100强非煤产业营业收入20623亿元,比重首次突破60%。其中,煤化工板块经营规模最大,完成收入2170亿元,占非煤总产值的10.52%;煤电装机规模突破1.1亿千瓦,完成收入1564亿元。

六是兼并重组和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100强中,40家企业在2012年实施了130余项并购重组活动,38家企业拥有47家上市公司,其中煤炭类上市公司达到26家。兼并重组热点颇多,如神华集团重组国网能源、皖能电力、巴蜀电力,陕西省第三大能源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重组成立等。

责任编辑:David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煤炭企业 能源 煤矿
相关阅读

2022年中国煤炭企业50强发布

为提高行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带头作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连续19[详细]2022-08-10 09:22

助力国家能源发展,徐工LW500HV Super装载机批量交付煤矿企业

日前,徐工LW500HV Super装载机批量交付陕北大型煤矿,强强联合,助力国家能源发展[详细]2022-07-22 09:43

彰显硬核实力 徐工7吨装载机交付某西北地区某大型煤炭企业

日前,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后市场服务,徐工7吨级大吨位装载机成功交付西北地区某煤炭企业,全面彰显大[详细]2021-01-14 08:56

在罕见的低油价冲击下 煤化工成煤企利润新增长点

近日,煤炭企业2015年报纷纷出炉。一些前期转型现代煤化工的煤炭企业普遍亮出了相对上佳的成绩单。在罕见的低油价冲击下,现代煤化工依然表现抢眼,已成为不少煤炭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显示出煤炭产业转型延伸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92.71亿元,同比下降1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428.7%,由2014年盈利7.67亿元下降为2015年亏损25.2亿元。但公司新投入运行的煤化工产业充分体现产业转型成效,2015年实现利润15.03亿元,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煤能源董事长李延江表示,一年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公司煤炭业务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亏损。面对严峻形势,公司及时调整经营思路转型发展,2015年在煤价下跌、限产减产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发展煤化工和挖潜增利6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了煤炭业务亏损扩大的势头。 中煤能源煤化工产业力挽狂澜并非个案。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公司2015年累计生产成品油20万吨,超额设计产能4万吨,平均超产率125%,成为“十一五”期间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中超负荷最多的项目,煤制油项目全年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 此外,神华集团2015年煤化工实现毛利55.5亿元。其中神华包头煤化工项目累计生产煤制烯烃62.38万吨,同比增长18.82%;实现营业收入53.11亿元,实现利润3.18亿元。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表示,面对煤炭市场形势的剧烈变化,神华集团煤炭清洁开发体系正在形成。一批稳定运行的煤炭清洁转化示范工程相继建成,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成效显现,所产柴油硫含量低于百万分之一,远低于柴油国Ⅴ标准。 此外,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大省区的不少煤炭企业,现代煤化工项目也都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开展煤制天然气示范的内蒙古汇能集团,相关煤化工项目2015年都创造了不错的业绩。 在当前煤炭行业全面亏损的情况下,一些早期转型发展现代煤化工的煤企,在去年却有不错的收获。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也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艰难时期,油价这么低,但中国煤化工不仅没有垮掉,反而成为稳定基石,本身就体现了这个产业的底子和潜力。[详细]2016-04-05 15:36

未来五年或一半以上煤炭企业退出市场

随着2015年进入尾声,“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三五”规划成为最近各行各业的热议话题,继续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已成为业内共识。这对已经全行业亏损的煤炭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或迫使一半多的煤炭企业退出市场。 11月4日,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课题组(下称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 上述报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煤矿开采和洗选企业数量要从2015年的6390家压减到3000家以内,到2020年,煤炭开采、洗选行业的失业人数估计分别为67.1万人和19.1万人。 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较去年下降8.6%;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10%,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5.2%。 中国煤控项目组核心组成员、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提出上述目标是基于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公众健康等约束条件的考量。 从目前的煤炭消费情况,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不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5.1亿吨。虽然当年全国煤炭产量实现了本世纪以来的首次下滑,同比约下降2.5%,但煤炭消费占比仍为66%,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为11.1%。 杨富强指出,如果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值达到45微克/立方米以内,以及水资源的用量不超过747亿立方米,就需要达成上述煤控目标。 中国煤控项目组介绍,细分到各部门的具体耗煤量目标,电力部门煤耗仍为大头,要控制在13.87亿吨标煤内,占总煤耗51%;其次是制造业部门,煤耗要控制在11.73亿吨标煤,占比40.2%;建筑部门则要控制在2.4亿吨标煤内,占比8.8%。 今年6月,中国政府向巴黎第21次气候变化谈判框架大会提交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做出了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这对控制煤炭消费形成倒逼机制,2020和203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要控制在38、34亿吨以下。 因此,该报告建议,要健全煤炭企业退出机制,尤其是煤炭职工下岗再就业保障机制。“否则,煤炭企业对控煤的阻力会很大,比如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包袱沉重,想退出市场而不得。”中国煤控项目组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刑雷,也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煤炭行业的核心问题绝不是制定产量目标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行业的效益,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实现煤炭行业从量的增长变为质的提高,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抓住转型机遇,提高行业集中度。 对于“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国家政府层面曾提出过目标。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在62%以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指出,“十三五”期间,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其中煤炭作为控总量的重点,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详细]2015-11-05 11:4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